李舒丹
- 作品数:27 被引量:348H指数:7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慢性乙醇中毒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为研究大鼠慢性乙醇中毒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改变和机体损伤。方法 采用复制大鼠慢性乙醇中毒模型 ,观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抗氧化指标方法。结果 随着乙醇灌胃时间的增加 ,转氨酶出现上升 ;灌胃 4周后 ,SOD活力下降 ,GSH和GSH Px增加 (P <0 0 1) ;灌胃 8周后 ,SOD活力与GSH Px 含量上升 ,GSH和GST下降 (P <0 0 1) ;灌胃 12周后 ,GSH、GSH Px和GST减少 ,MDA较前明显增加。结论 大鼠慢性乙醇中毒模型存在肝损害 ,可能通过自由基损伤。
- 陈卫星邵浙新李舒丹徐根云厉有名虞朝辉
- 关键词: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乙醇中毒
-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片治疗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4年3月—2015年9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住的糜烂性胃炎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胃镜积分和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1.70%,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片治疗糜烂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且安全可靠。
- 戚薇薇李舒丹
- 关键词:康复新液兰索拉唑片糜烂性胃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TBi 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和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黏蛋白(LN)等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 L、AST、ALT水平,以及HA、PCⅢ、LN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且安全性好。
- 吕玉立陆浩炎李舒丹
-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 血管抑制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00年
- 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又译为血管稳定素,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血管形成抑制因子。肿瘤的血管生成对于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生长至关重要。近年已发现了许多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Hanahan等人于1996年提出了“血管形成开关的平衡假说”(balancehypothesis...
- 李舒丹厉有名
- 关键词:肿瘤血管抑制素
- 产后急性复发性重症胰腺炎1例
- 2007年
- 1病历摘要
女,35岁。主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月余,再发1d,于2006年5月12日入住我科。2月前行剖宫产下1女婴。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产后20d出现中上腹疼痛伴呕吐,疼痛剧烈。伴腰背部疼痛;门诊查血淀粉酶1383U/L,B超示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脂肪肝,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胰腺CT示胰腺形态饱满,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未见坏死灶。血酯甘油三酯4.87mmol/L,总胆固醇6.74mmol/L。
- 李舒丹张啸吕文张筱凤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剖宫产术
- 成人混合型过敏性紫癜并发小肠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成人过敏性紫癜是IgA介导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本例患者混合型过敏性紫癜以小肠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小肠出血治疗缓解后在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后再次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部位由近段小肠改至远端回肠,提示重型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onlein purpura,HSP)疾病进程的多变性及凶险性。
- 李舒丹金杭斌程思乐张筱凤赵宁
- 关键词:消化道大出血小肠出血疾病进程过敏性紫癜出血部位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李舒丹张啸张筱凤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D-二聚体患者血浆血液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轻症急性胰腺炎
- 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7
- 2002年
- 目的 复制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方法 每日予大鼠以1.5ml/100g的剂量灌食56度的白酒 ,4、8、12周后观察肝脏变化情况。结果 每日予大鼠灌食56度白酒1.5ml/100g可在4、8、12周时出现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各种表现 ,如脂肪变性、炎症改变及肝纤维化等 ,这些表现以12周时为甚。 结论 每日灌食56度白酒1.
- 李舒丹厉有名虞朝辉
- 关键词: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内毒素血症与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复制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初步揭示酒精性肝损伤与血浆内毒素水平之间关系。方法用10.2mol/L的酒精溶液 ,每日按10ml/kg分别给大鼠灌胃4、8、12周 ,通过股动脉采血后处死 ,收集血浆和肝脏标本 ,进行肝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经过4周以上的酒精刺激 ,大鼠出现肝组织损伤和血浆内毒素水平上升 ;停止酒精刺激4周后 ,肝组织损伤减轻 ,内毒素水平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结论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伴随内毒素血症 。
- 虞朝辉刘小丽厉有名李舒丹傅书珍徐根云
-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酒精性肝损伤
- 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观察被引量:9
- 2004年
- 李舒丹厉有名虞朝辉
- 关键词: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病理机制病理组织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