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芹

作品数:32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5篇中毒
  • 4篇心病
  • 4篇主动脉
  • 4篇老年
  • 4篇冠心病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蛋白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房
  • 3篇平滑肌
  • 3篇起搏
  • 3篇膜片
  • 3篇膜片钳
  • 3篇膜片钳技术
  • 3篇静脉
  • 3篇钾通道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发病

机构

  • 19篇潍坊市人民医...
  • 14篇山东大学
  • 3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教育部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作者

  • 32篇李秀芹
  • 11篇菅向东
  • 7篇刘同祥
  • 6篇于玲家
  • 6篇王文君
  • 6篇王娟玲
  • 6篇郝军强
  • 6篇菅向东
  • 5篇阚宝甜
  • 4篇张娟
  • 4篇张忠臣
  • 4篇赵令时
  • 4篇林颖
  • 3篇牟延光
  • 3篇栾晓嵘
  • 3篇鲍庆秋
  • 3篇罗兴林
  • 3篇杨艳
  • 2篇韩晓虹
  • 2篇曾晓荣

传媒

  • 6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潍坊医学院学...
  • 4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海南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性急性盐酸中毒1例被引量:1
2020年
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和化工原料,常见于家居清洁、食品添加剂、除锈、皮革加工等,中毒病例常有报道[1].2018年7月2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收治1例职业性急性盐酸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临床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系化工厂电工,于2018年7月24日23点在维修电路时不慎跌入盐酸水池,被工友救出后自觉双眼灼痛、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甲强龙针500 mg静滴及对症支持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2院查体:T 36.5℃,P117次/分、R 23次/分、BP 148/81 mmHg、血氧饱和度89%.神志清楚,精神差,双侧眼结膜水肿,口唇水肿,右耳听力下降,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哕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马爽阚宝甜阚宝甜林颖张娟林颖菅向东
关键词:肺呼吸音结膜水肿中毒病例皮革加工
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血栓可发生在下肢、肝脏、盆腔、阴道旁等部位的静脉中,但以下肢多见。
李秀芹李秀芹栾晓嵘阚宝甜栾晓嵘林颖张娟韩振霞林颖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DVT风险评估模型
热休克蛋白在心房颤动结构重构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征,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心房结构重构是AF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种分子伴侣蛋白,由一大家族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参与保护机体免受各种形式的细胞应激,它们的经典功能是通过结合部分未折叠的蛋白质来防止异常蛋白质聚集,研究显示,HSP通过抑制心房结构重构,可以预防AF发生并减缓AF的进展。近年来,HSP诱导化合物如替普瑞酮(geranylgeranylacetone,GGA)、L-谷氨酰胺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概述了HSP在AF结构重构中的保护作用,并讨论了HSP诱导化合物作为AF的新兴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宋丽丽张瑞刘宝山王文俊李秀芹
关键词:心房颤动热休克蛋白
血清缺血修饰蛋白检测对冠心病诊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胸痛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130例,其中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97例、非冠心病33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50例、未行介入治疗47例,介入治疗置入单支架22例、多支架28例。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IM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析IM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IMA水平为(114.3±14.1)U/m L,非冠心病为(85.6±19.7)U/m L;介入治疗术前血清IMA水平为(118.2±15.7)U/m L,术后为(129.4±13.3)U/m L;单支架介入治疗后IMA升高(6.7±3.5)U/m L,多支架介入治疗后IMA升高(14.8±6.9)U/m L;是否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单支架与多支架间比较患者血清IMA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当血清IMA截断值为103.1 U/m L时,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75.8%。结论血清IMA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介入治疗可致血清IMA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球囊扩张次数及支架置入数目有关。
李秀丽邵静波张银环徐海年郑佳辉李秀芹李雅妮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缺血修饰蛋白介入治疗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周期性瘫痪致心电图异常被引量:2
2005年
牟延光王东李秀芹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增龄性变化研究
2008年
目的对不同月龄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老化特征。方法采用三组Wistar大鼠(分别为1月、6月、20月龄,各10只)主动脉组织制成电镜标本,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6月龄大鼠与1月龄相比基本相似,而胶原纤维增多,平滑肌细胞器增多。20月龄大鼠与6月龄相比,主动脉内弹性膜出现断裂,弹性纤维相对减少,胶原纤维相对增多,平滑肌细胞突起增多,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细胞器体积增大,数目增多。结论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它成分的超微结构显示大鼠发育性改变和老化性改变的特点。
李秀芹李宪秋刘同祥
关键词:增龄主动脉超微结构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2001年
李秀芹张朝林侯胜华王秀菊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
敌草快对Wistar大鼠半数致死量及相关脏器病理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敌草快对大鼠的急性毒性,明确其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不同浓度敌草快溶液染毒大鼠组织器官病理损伤变化。方法取敌草快纯品1 000 mg,注射用水溶解稀释至20 ml,配成50 mg/ml溶液。将99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1部分、实验2部分及空白对照组部分。实验1部分共36只大鼠,每组9只随机分为4个染毒组:100、200、300和400 mg/kg组,实验开始一次性分别给予100、200、300和400 mg/kg敌草快溶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3 ml灌胃。记录大鼠灌胃后死亡和中毒症状,测得最大耐受量和绝对致死量。实验2部分共54只大鼠,每组9只随机分为6个染毒组:200、220、240、260、280和300 mg/kg组,实验开始一次性分别给予200、220、240、260、280和300 mg/kg敌草快溶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3 ml灌胃。观察不同敌草快浓度时大鼠的存活情况。应用Excel软件利用寇氏法计算公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空白对照组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等剂量注射用水灌胃。所有动物于实验结束后均留取部分肺脏、肾脏、心脏、肝脏、脑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光镜观察。结果对大鼠敌草快最大耐受量为240 mg/kg,绝对致死量为300 mg/kg,半数致死量为280.58 mg/kg,敌草快染毒后,高剂量组(300、400 mg/kg组)与低剂量组比较,脏器损伤明显,肺脏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肺泡间隔增厚,纤维条索形成很少;肾脏肾小管、肾小球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心肌细胞肿胀,纤维间炎性细胞浸润;肝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中央静脉扩张,肝细胞肿胀,结构紊乱;脑组织灶状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敌草快染毒大鼠全身多个脏器受损,主要受损器官为肾脏、肺脏和心脏。随着观察时间延长,小剂量染毒大鼠脏器损伤逐渐稳定。
吴煜峥阚宝甜王文君张忠臣贾俊娥李秀芹韩杰于玲家菅向东
关键词: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刘同祥王景云李秀芹王娟玲郝军强赵令时
关键词: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严重缓慢心律失常X线检查静脉穿刺
毒蕈中毒事件一起
2018年
目的 对一起毒蕈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方法 对2018年7月山东省某地发生的一起毒蕈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对2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本事件是由于居民误食毒蕈后引起的中毒事件,经鉴定本次事件中的毒蕈为鳞柄白鹅膏。2例中毒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后期出现肝脏损害。经积极抢救与治疗,1例患者痊愈出院,另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经介入溶栓及后续治疗后痊愈出院。 结论 本次事件系居民误食以鳞柄白鹅膏为主的毒蕈引起,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
李秀芹李秀芹栾晓嵘阚宝甜栾晓嵘林颖张娟菅向东
关键词:毒蕈中毒事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