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霞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10篇乳腺癌
  • 10篇腺癌
  • 7篇晚期
  • 6篇疗效
  • 6篇化疗
  • 5篇手术
  • 5篇肿瘤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治疗乳腺癌
  • 3篇榄香烯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小细胞
  • 3篇麻醉
  • 3篇非小细胞
  • 3篇肺癌
  • 3篇辅助化疗
  • 3篇NP方案

机构

  • 20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威县人民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邢台医学高等...

作者

  • 20篇李瑞霞
  • 5篇刘俊莉
  • 5篇郭治
  • 4篇孔祥顺
  • 4篇韩明强
  • 3篇张敏
  • 3篇靳毅
  • 3篇宋新霞
  • 2篇许奉军
  • 1篇许峰
  • 1篇张咏梅
  • 1篇张彦芳
  • 1篇吕修臣
  • 1篇杨彩云
  • 1篇张琼霞
  • 1篇柴瑞丽
  • 1篇宋诗芬
  • 1篇王风云
  • 1篇王凤云
  • 1篇魏素菊

传媒

  • 6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药物与人
  • 1篇首都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并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1.1%)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31.6%)和静脉炎发生率(3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李瑞霞
关键词:顺铂蒽环类
榄香烯联合NP方案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刘俊莉郭治张敏宋新霞靳毅李秀申王风云李瑞霞朱晓燕孙爱学
课题采用榄香烯联合NP方案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近期有效率达到了76.4%;1、2、3年生存率分别达到了88.2%、57.4%、33.8%。该项新技术创新点:NP方案化疗同时联用榄香烯注射液,抑...
关键词:
关键词:肺癌肺癌肿瘤治疗
HER1和HER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2016年
探讨HER1和HER2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病中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就诊治疗的乳腺癌的患者106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HER1和HER2蛋白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以上两种蛋白与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ER-1及HER-2蛋白在不同种类、不同分期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率,HER-2较HER-1表达率普遍更高,但仅有少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HER1和HER2蛋白均有相当高的表达率,二者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判断预后的有效检测指标。
甄勇郝建萍李瑞霞许奉军武如芳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麻醉;C、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液、地塞米松、2%亚甲蓝等制成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进行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D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联合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刘志江郭立云韩富强李瑞霞郭丽芳齐学勤
关键词:利多卡因肛肠手术硬膜外麻醉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术后止痛的最佳麻醉方式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术后止痛的最佳麻醉方式分析。方法将22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12例。A组接受硬膜外麻醉,B组接受局部麻醉。比较2组麻醉及止疼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术后留室观察时间短于A组,而术后12h时VAS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但术后镇痛效果却不如硬膜外麻醉好,两者均可应用于肛肠手术的实施,但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刘志江郭立云韩富强李瑞霞郭丽芳齐学勤
关键词:复方亚甲蓝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术后止痛
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药物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只应用乳腔镜保乳手术,B组给予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A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明强李瑞霞王建会许奉军胡素丽孔祥顺
关键词: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乳腺癌
基于超前镇痛探究复方亚甲兰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术后止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超前镇痛复方亚甲兰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术后止痛的效果。方法将224例肛肠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12例。试验组采用复方亚甲兰长效止痛剂(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2%亚甲兰)为止痛剂,对照组只采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地塞米松作为止痛剂,术后在创面注射止痛剂,观察在不同止痛剂作用下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时间短,疼痛评分减少,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复方亚甲兰长效止痛剂作为止痛剂,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在临床上推广。
刘志江郭立云韩富强李瑞霞郭丽芳齐学勤
关键词:利多卡因麻醉药物肛肠手术止痛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18含量的研究及意义
柴瑞丽宋诗芬李瑞霞马骏杨彩云许峰
课题研究通过测定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变化,证实白介素-18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炎症级联反应,且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关,探讨白介素-18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研究对100...
关键词: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清白介素
乳腺癌临床化疗效果与癌组织HER1和HER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化疗效果与癌组织HER1和HER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接受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化疗前后癌组织中HER1和HER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癌变组织HER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织HER2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发生淋巴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HER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化疗效果呈显著负相关,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化疗疗效无关,但与淋巴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癌组织HER1蛋白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癌组织HER2的表达则可能能够用于淋巴转移的病情发展评定,临床应给予注意。
郝建萍甄勇李瑞霞许奉军武如芳
关键词:乳腺癌
转移性乳腺癌出现脑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对转移性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再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以便于预防策略的实施和合理治疗计划的选择。方法随访的79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56例出现转移,其中再出现脑转移者61例。将随访资料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分析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情况、淋巴结转移与脑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再出现脑转移者中,年龄≤35岁组、激素受体阴性组、CerbB-2(2+)/(3+)组更易出现脑转移(x^2=24.92,8.28,4.02,P〈0.01或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和PR表达情况、CerbB-2表达情况、内分泌治疗、肺转移为首发转移位置为影响脑转移与否的显著性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ER和PR表达情况、CerbB-2表达情况、肺转移为首发转移位置为影响脑转移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年龄、ER和PR表达情况、CerbB-2表达情况、肺转移为首发转移部位为影响脑转移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
李瑞霞魏素菊
关键词:脑肿瘤继发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