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noncantharidin,NCTD)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特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经NCTD作用后的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Bcl-2、Mcl-1、Bax的表达。[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SGC-7901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经去甲斑蝥素处理SGC-7901细胞后,实验组G2/M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10μg/ml和20μg/ml浓度去甲斑蝥素均能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P<0.05),其抑制率与NCTD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Western-blot检测Bcl-2、Mcl-1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呈明显的剂量关系。[结论]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石铖张一昕李猛刘宇韩雪郝蕾王茜曹丽静郭秋红
-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胃癌细胞周期细胞形态
- 健脾温中益气方联合针灸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健脾温中益气方联合针灸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温中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30天。比较2组胃肠功能、胃肠道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8^(+)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CD4^(+)、CD3^(+)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CD3^(+)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中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可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胃肠道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 王影任欢李猛谢玲林林房彦乐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中药疗法
- 去甲斑蝥素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及对bax、bcl-2、半胱天冬酶3和细胞色素C凋亡相关因子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去甲斑螫素对人胆管癌细胞株RBE细胞抗肿瘤作用及bax、bcl-2、活化半胱天冬酶3和细胞色素C转录及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胆管癌RBE细胞,在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中干预一定的时间,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对胆管癌RBE细胞抑制作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V/PI)双染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ax、bcl-2、活化半胱天冬酶3、细胞色素C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胆管癌RBE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作用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AnnexinV-FITC/PI检测显示去甲斑蝥素能诱导RBE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有更高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显示bax、活化半胱天冬酶3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转录和表达升高,bcl-2转录水平降低。结论去甲斑蝥素对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bax、抑制bcl-2的转录和表达,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半胱天冬酶3诱导RBE细胞凋亡。
- 王天阳吕海涛李猛张小艳刘建华
- 关键词:胆管肿瘤斑蝥素细胞凋亡
- Lnczc3h7a靶向CTHRC6对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研究Lnczc3h7a靶向CTHRC6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0、HCT-116、Lovo、COLO320DM和DLD-1)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FHC,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zc3h7a在结直肠癌细胞株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中的表达。根据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转染方式分为Lnczc3h7a mimics组、Lnczc3h7a inhibitor组和使用空白blank plasmid进行转染的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CRISP-Cas9技术敲除Lnczc3h7a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nczc3h7a对CTHRC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T-29、SW-60、HCT-116、Lovo、COLO320DM和DLD-1中的Lnczc3h7a表达水平分别为:0.64±0.02、0.67±0.03、0.59±0.04、0.68±0.03、0.72±0.04、0.62±0.05,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的FHC(1.00±0.00),转染后,Lnczc3h7a mimics组中的Lnczc3h7a表达水平为(1.36±0.05)明显高于Lnczc3h7a inhibitor组(0.57±0.04)和空白对照组(1.0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1~3d后,3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不显著;转染第4、5d,Lnczc3h7a inhibitor组(0.84±0.06、1.08±0.06)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73±0.06、0.96±0.06)和Lnczc3h7a mimics组(0.67±0.05、0.91±0.04),同时,空白对照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高于Lnczc3h7a mimics组(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培养24 h、48 h时,Lnczc3h7a inhibitor组(447.96±46.19、467.23±45.36)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416.57±59.48、425.17±58.34)和Lnczc3h7a mimics组(416.57±59.48、425.17±58.34),同时,对照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高于Lnczc3h7a mimics组(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敲除的基因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Lnczc3h7a的表达已大幅度下降(P<0.01),同时Westerm botting结果显示已经完全没有Lnczc3h7a蛋白的表达。Westerm botting结果�
- 任鹏涛郝英豪阮红训秦晓宁张苑李猛
- 关键词: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
- DHA联合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联合去甲斑蝥素体外抗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以人胃癌细胞BGC-823为模型,利用NADH酶染色、吖啶橙染色显微镜观察人胃癌细胞BGC-823经DHA联合去甲斑蝥素治疗前后的形态,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DHA联合去甲斑蝥素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存活率,NADH酶染色、吖啶橙染色可见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检测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G0/G1细胞明显增加,G2/M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DHA联合去甲斑蝥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具有协同作用.
- 王晨宇李猛王天阳闫启超康建省
-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去甲斑蝥素人胃癌BGC-823细胞BCL-2
- ET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了解新型延伸服务模式下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ET)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对出院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肠造口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n=60)接受常规延续护理服务,观察组(n=60)接受ET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实施出院后个案管理服务。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造口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适应水平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适应水平、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的为肠造口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指导和心理情感支持,提升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适应水平及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整体生命质量的提升。
- 王影任欢李猛谢玲林林房彦乐
- 关键词:肠造口干预
- 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干预肠造口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肛肠外科的肠造口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干预组实施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评价2组社会心理适应得分、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得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社会心理得分、自我护理量表得分均提高,且干预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社会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王影任欢李猛谢玲林林房彦乐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肠造口自我护理
- TGF-β1对结直肠癌细胞株侵袭转移及IL-2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结直肠癌细胞株侵袭转移及白细胞介素22(IL-2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结直肠癌HCT116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0、5、10、15、20、30、50μg/L)TGF-β1处理24、48 h后,CCK-8法检测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体外增殖情况;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10μg/L TGF-β1处理组。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GF-β1对HCT116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TGF-β1对HCT116细胞TGF-β1、IL-22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中TGF-β1、IL-2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0、5、10、15、20、30、50μg/L TGF-β1溶液刺激24、48 h后,不同TGF-β1浓度处理组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光密度(O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μg/L TGF-β1处理HCT116细胞48 h后,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和迁移距离均明显升高(均P<0.01);TGF-β1处理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TGF-β1、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22、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TGF-β1可能促进HCT116细胞侵袭和迁移,但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影响不明显,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TGF-β1可能抑制IL-22蛋白的表达。
- 阮洪训秦晓宁黄炜李猛赵晶任鹏涛郝英豪林林
- 关键词:肿瘤侵润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