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疆羊种布鲁氏菌分离株的鉴定与L7/L12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离并鉴定新疆羊种布鲁氏菌。原核表达该菌的L7/L12蛋白,检测该蛋白的反应原性及进行部分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细菌划线培养、形态学观察、PCR检测以及生化试验进行布鲁氏菌分离鉴定。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表达并纯化羊种布鲁氏菌分离株的L7/L12蛋白,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经过测序与酶切鉴定,正确构建了表达载体p ET-28a-L7/L12.SDS-PAGE试验显示纯化的L7/L12蛋白为单一条带;经过Western Blot检测,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无跨膜区结构,不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α-螺旋为主并利用Phyre2服务器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三维模型。【结论】鉴定出该分离菌株,表达并纯化了该菌的L7/L12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后续该蛋白的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升江雅丽付强史慧君李爽孟露萍郭飞张辉陈创夫
-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蛋白纯化反应原性
- 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及其应用,该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用于检测布鲁氏菌。该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包括如SEQIDNO.1所示的F3引物、如SEQIDNO.2所示的B3引物、如SEQID...
- 陈创夫王震王勇程科健李爽
- 新疆特色文化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 在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以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新疆特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将新疆特色文化...
- 李爽
- 关键词:地理教学
- NF-κB信号通路调控布鲁氏菌胞内存活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本试验用布鲁氏菌强、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旨在探讨NF-κB信号通路与布鲁氏菌强、弱毒株在胞内生存的关系。采用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侵染0、4、8、24h后,裂解细胞收集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布鲁氏菌对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然后用布鲁氏菌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量;同时对胞内菌CFU进行计数。结果显示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可以强烈激活NF-κB信号通路,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对其激活作用较弱;同时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感染复数为80∶1、侵染时间为8h时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和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对NF-κB激活程度最强,且该通路参与产生TNF-α、IL-1β和IL-6;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11-7082影响布鲁氏菌在胞内的生存。因此,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胞内存活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的胞内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布鲁氏菌新型药物的研发、家畜布鲁氏菌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易继海张俊波李爽王熙楚张辉陈创夫
- 关键词: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
- E3泛素连接酶Nrdp1对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以及布鲁氏菌所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 研究目的:以布鲁氏菌宿主细胞小鼠巨噬细胞E3泛素连接酶Nrdp1研究对象,构建干扰和过表达Nrdp1基因的小鼠巨噬细胞转染模型;羊种布鲁氏菌16M侵染小鼠巨噬细胞,探究其对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布鲁氏菌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的影...
- 车召堂李爽王震李天森张辉陈创夫
- 文献传递
- 羊种布鲁氏菌新疆流行株015株sod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初步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构建布鲁氏菌015 sodc基因缺失株,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以热灭活的羊种布鲁氏菌新疆流行株015为模板,分别扩增sodc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序列;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模板,扩增Sac B基因,将扩增序列分别连至克隆载体p MD19-T simple上并测序,然后在双酶切后将上下游同源臂序列连接至自杀载体p GEM-7Zf+上,分别得到了p GEM-7zf-Δsodc,再将Sac B基因单酶切后连接至上述载体上,构建成同源重组自杀质粒pss。经8%蔗糖平板筛选鉴定Sac B基因的活性。将构建好的自杀质粒分别电转化至布鲁氏菌015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氨苄抗性筛选和8%蔗糖敏感筛选后获得了015Δsodc基因缺失株。对获得的基因缺失株进行PCR鉴定和遗传稳定性检测。通过检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cfu、缺失株免疫小鼠后体内Ig G,IFN-γ的水平,及脾脏cfu,对其毒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缺失株20代内未发生回复性突变,成功构建了具有非抗性基因标记的缺失株,并且015Δsodc细胞cfu、脾脏cfu,及IFN-γ的水平都显著低与亲本株015,说明毒力与亲本株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研究可为今后布鲁氏菌致病机理及新疫苗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
- 易德武张俊波王远志李默李爽张欢王杰陈创夫
- 关键词:布鲁氏菌
- E3泛素连接酶Nrdp1对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以及布鲁氏菌所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 研究目的:以布鲁氏菌宿主细胞小鼠巨噬细胞E3 泛素连接酶Nrdp1 研究对象,构建干扰和过表达Nrdp1 基因的小鼠巨噬细胞转染模型;羊种布鲁氏菌16M 侵染小鼠巨噬细胞,探究其对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布鲁氏菌诱导的巨噬细胞...
- 车召堂李爽王震李天森张辉陈创夫
- 布鲁氏菌rirA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构建布鲁氏菌rir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将rirA基因克隆至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rir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并对该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CR扩增出rir A基因全长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SDS-PAGE分析表明获得了约19.8 k Da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羊抗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无跨膜区结构,不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并利用Phyre2服务器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三维模型。[结论]成功构建了rir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所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并且作为胞内蛋白参与布鲁氏菌铁代谢的转录调控。
- 江雅丽王震李爽王勇李天森郭飞张辉陈创夫
- 关键词:布鲁氏菌原核表达反应原性
- E3泛素连接酶Nrdp1和SOCS-1对布鲁氏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6年
- 为了探讨E3泛素连接酶Nrdp1、SOCS-1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构建Nrdp1、SOCS-1基因的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简称为pLL3.7-N1、pLL3.7-S1和pLEX-Nrdp1、pLEX-SOCS-1);羊种布鲁氏菌16M(简称16M)侵染正常细胞RAW264.7及pLL3.7-N1、pLEX-Nrdp1、pLL3.7-S1、pLEX-SOCS-1组细胞,qRT-PCR检测Bax、Bcl-2、TNF-α的mRNA表达量,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干扰和过表达Nrdp1、SOCS-1效果最好的pLL3.7-N1、pLEX-Nrdp1、pLL3.7-S1、pLEXSOCS-1细胞模型;16M侵染各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的时间段pLL3.7-N1、pLL3.7-S1、pLEX-Nrdp1、pLEX-SOCS-1组细胞的Bcl-2和Bax的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pLL3.7-S1组细胞的TNF-αmRNA显著降低(P<0.05),而pLEX-SOCS-1组显著升高(P<0.05);pLEX-Nrdp1、pLEX-SOCS-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而pLL3.7-S1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Nrdp1、SOCS-1基因与16M诱导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为16M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江雅丽陈创夫车召堂王震李爽张欢张辉郭飞
- 关键词:布鲁氏菌SOCS-1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凋亡
- 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MEI1135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初步探讨BMEI1135基因在布鲁氏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以16M为模板利用同源重组和抗性替换的方法,构建羊种布鲁氏菌16M(简称16M)BMEI1135基因缺失株(16M△BMEI1135)。将亲本株16M、疫苗株M5-90、缺失株16M△BMEI1135在相同起始浓度下震荡培养,观察其生长变化趋势;将各菌株置于强酸、强碱、高盐、热休克应激条件下,观察其生存率;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比较其在胞内的生存能力,并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RNA,通过q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布鲁氏菌BMEI1135基因缺失株且20代内未发生回复性突变现象。与亲本株相比,16M△BMEI1135在体外培养生长趋势与亲本株相似,只是细菌的浓度存在一定差异;突变株体在外界应激条件下生存能力低于亲本株;胞内CFU显示侵染4 h后缺失株胞内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1);qRT-PCR检测到突变株的ULKI、Beclin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与16M的胞内生存介导的细胞自噬密切相关,该研究为16M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江雅丽王震陈创夫李爽李志强张辉郭飞
- 关键词:布鲁氏菌自噬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