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止血带分次放气对股骨内固定术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效果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止血带分次放气对股骨内固定术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股骨下段骨折行限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A组采用5min内三段式分次放气的方法,观察B组采用10min内三段式分次放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设定一次性放气。分别于再灌注后1min(T1)、5min(T2)、10min(T3)、30min(T4)测定患者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结果观察A组及观察B组与对照组相比,T1至T4各时间点血浆MDA与SOD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B组T1至T4四个时间段的血浆MDA浓度均低于观察A组、血浆SOD含量均高于观察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止血带分次放气的方法对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曹凤刘忆菁李燕玲杨礼燕许燕刘佩蓉
- 关键词:止血带股骨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
- 医用眼罩
-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湿度传感器模块,眼罩本体包括眼罩底层、设置在眼罩底层两端的弹性挂耳带、设置在所述眼罩底层上的水凝胶涂层和棉垫放置槽;其中,棉垫放置在棉垫放置槽,为主要护眼层,水凝...
- 庄琳彭生刘佩蓉李燕玲
- 文献传递
-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室护士管理麻醉药品的模式与传统麻醉药品管理模式临床应用的效果,探讨一种安全、合理、高效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09年住院需行麻醉的手术患者2000例,1-6月住院行麻醉的手术患者1 000例为对照组,采用麻醉医生兼任的传统麻醉药品管理模式;7-12月住院行麻醉的手术患者为研究组,采用由手术室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间麻醉准备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麻醉药品损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麻醉准备时间、麻醉药品损耗率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手术室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新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减少麻醉准备时间,缩短各科手术接台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了手术医生满意度,确保了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一项实用的临床管理模式。
- 李燕玲沈金秀范冬莲曹凤
-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药品
- 气囊止血带不同放气方式在股骨下段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股骨下段内固定手术中气囊止血带不同放气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股骨下段骨折行限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血氧饱和度(SpO2)波形检测下根据血流恢复情况采用3段式放气,对照组采用止血带机器设定一次性放气,分别观察松止血带后30 min内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手术部位渗血情况及绑止血带部位及周围皮肤受压的状况。结果在松止血带后1 min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min、10 min和30 min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渗血、绑止血带部位及周围皮肤受压情况方面,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骨科手术中,对气囊止血带采用分次放气的方式,可以减少止血带对皮肤的损伤,避免引起患者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曹凤曹洁李燕玲杨礼燕许燕刘忆菁
- 关键词:气囊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