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手术
  • 3篇疗效观察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异物
  • 2篇嗓音
  • 2篇嗓音声学
  • 2篇气管
  • 2篇气管异物
  • 2篇气管支气管
  • 2篇气管支气管异...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疗效比较
  • 2篇慢性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鼻内
  • 2篇鼻炎
  • 2篇变应性

机构

  • 15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李海霞
  • 6篇屈凤勤
  • 6篇李梅生
  • 2篇袁素荣
  • 2篇徐书华
  • 2篇孔秋艳
  • 2篇孙献军
  • 2篇朱运华
  • 1篇杨玉昕
  • 1篇豆颖
  • 1篇吴群
  • 1篇董鹏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医研究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按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三组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高剂量组患者给予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mg共5d,低剂量组患者给予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60mg共5d,对照组患者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18例比14例和7例),低剂量组总有效例数亦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未出现与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行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海霞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声门型喉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常规组35例和改良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拔管率及随访24个月患者生存率等。结果改良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拔管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可有效促进发音功能、吞咽及呼吸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不降低远期生存率。
屈凤勤李海霞李梅生
关键词:喉切除术声门型喉癌发音功能吞咽功能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后黏膜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后采集所有患者的上颌窦口后缘黏膜组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黏膜的结构变化,采用糖精试验法检测中鼻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结果①手术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黏膜表面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明显减少,杯状细胞明显增多;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大小不等,细胞与细胞之间出现排列紊乱、纤毛融合、粘连等现象;杯状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空泡变,桥粒连接不清,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细胞与细胞之间连接疏松,间隙变宽。手术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黏膜表面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细胞表面可见短纤毛以及微绒毛,纤毛排列较整齐、密集且粗细较均匀;杯状细胞之间间隙仍然较宽,但是形态基本正常,内质网与线粒体结构均正常。②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手术后黏液纤毛清除速率显著升高,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结构及其功能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李海霞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黏膜结构
异物网在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10月应用异物网取出圆球状、类圆球状气管支气管异物17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李梅生孔秋艳孙献军袁素荣屈凤勤李海霞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球状
纤维喉镜联合鼻内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比较纤维喉镜联合鼻内镜与单纯鼻内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纤维喉镜联合鼻内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鼻内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60/62)比80.65%(50/62)],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8%(6/62)比61.29%(38/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维喉镜联合鼻内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弥补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不足,其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单纯鼻内镜手术.
李海霞
关键词:喉镜上颌窦囊肿
双耳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对比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双耳突聋患者24例为对照组,单耳突聋患者196例为观察组,均采取综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单耳突聋)年龄45岁者占53.06%,显著低于对照组(双耳突聋)的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7.35%、14.80%和10.7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结论高龄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是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单耳突聋和双耳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不同,应给予高度关注。
李海霞
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方法探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不同的异物,研制和借用一些特殊器械,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出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61例,分析各类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特点。结果:61例患者支气管异物分别使用异物钩(31例)、笔帽螺丝取出器(11例)、异物网(13例)、特制微抱式三爪倒齿异物钳(3例)、细倒齿式食管异物钳(3例)等均顺利取出。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除已行气管切开的5例外,其他患者未行气管切开。结论:根据各类特殊类型异物特点和患者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器械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李梅生孔秋艳孙献军袁素荣屈凤勤吴群董鹏李海霞杨玉昕
关键词:气管疾病支气管疾病儿童
声带息肉围手术期嗓音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患者围手术期行嗓音训练对嗓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于我院耳鼻咽喉科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嗓音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周的嗓音声学分析结果。结果术后8周研究组在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及最高基频(highest frequency,F0-High)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频微扰(Jitter)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0)、最低音强(lowest intensity,I-Low)及振幅微扰(Shimmer)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息肉围手术期嗓音训练有助于患者嗓音的恢复。
屈凤勤李海霞李梅生徐书华朱运华
关键词:声带息肉手术期间嗓音训练嗓音声学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喉源性咳嗽102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喉源性咳嗽的患者辨证分为风邪困肺型、脾虚生湿型和肺肾阴虚型,分别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愈33例,显效6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92.2%。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
李海霞
关键词:辨证
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型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脾气虚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共78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39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组给予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为(2.43±0.70)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52±0.62)分(P<0.05)。结论: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型常年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海霞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脾气虚常年变应性鼻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