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3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胆碱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多发性硬化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依达拉奉
  • 1篇硬化症
  • 1篇用药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3篇李波
  • 3篇谭庆晶
  • 3篇季兴
  • 2篇李琳钰
  • 2篇李婛
  • 1篇马国靖
  • 1篇王荔
  • 1篇江志滨
  • 1篇张德敏
  • 1篇卢峰
  • 1篇原杰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治疗前后总发作次数、年均发作次数、生活质量、病灶数目及总体积变化,同时注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6~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及>36个月的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MS总发作次数、年均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束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发作次数、年均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数目无明显变化(P>0.05)但病灶总体积显著减小(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病灶总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季兴李波李婛王荔谭庆晶李琳钰马国靖原杰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利妥昔单抗多发性硬化
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单独组)和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组(联合组),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在30 min之内滴完,bid;联合组患者在单独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据此评定的疗效、长谷川智能量表(HDS)评分、日常生活力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1.48%,显著高于单独组(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1,P=0.002)。两组患者的HD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联合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丙二醛、内皮素-1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IL-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良好,且能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谭庆晶季兴江志滨卢峰张德敏李琳钰李波
关键词: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联合用药急性脑梗死炎性因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帕金森病为研究对象,采用足月妊娠产妇脐带处理后干细胞,于第2周期进行鞘内注射移植治疗。分析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均不同程度缓解,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较平稳。38例患者移植后UPDRS评分显著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有低热、头痛、腰痛、兴奋症状出现,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完全缓解。均未见抗移植物宿主病。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季兴李波李婛谭庆晶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帕金森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