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100 H指数:3 供职机构: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抗氧化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血管慢性炎性反应,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在血管炎性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还表明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OX—LDL抗体(OX—LDL—Ab),其与OX—LDL特异性结合所介导的免疫损伤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对抗氧化药物在AS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一探讨。 李永玲 刘小平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治疗 血管炎性反应 低密度脂蛋白 特异性结合 氧化修饰 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拟诊断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基础状态下和腺苷负荷状态下的心肌声学造影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MCE造影图像采用QLab软件对微泡再充盈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求出各节段的A值、β值及其乘积A×β值。对各节段心肌灌注参数和其供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状态下,β值和A×β值随着供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在负荷状态下,A值、β值和A×β值随着供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且其储备值呈现出相同的趋势(P<0.01)。结论:心肌声学造影与冠脉造影相结合既可准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又可准确的评价心肌的微灌注,能帮助更好地选择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判断预后。 王海军 冯玉宝 孙雪芳 李永玲关键词: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肌声学造影 腺苷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近期临床观察。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0年4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共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STEMI患者中,从外院转入我院患者4例,转诊时间60~120 min。造影示单支病变10例(38.5%),双支病变7例(26.9%),三支病变9例(34.6%),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7.7%)。IRA为前降支15例(57.7%),回旋支2例(7.7%),右冠状动脉8例(30.8%),左主干合并前降支l例(5.32%);其狭窄程度IRA100%完全闭塞14例(53.9%),其中1例为支架内完全闭塞。95~99%次全闭塞7例(26.9%),70%~94%严重狭窄5例(19.2%)。24例(92.3%)成功置入支架,共计27枚,2例(7.7%)病变处血栓较硬,钢丝未能通过病变处。自患者到我院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20~1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并发症:发生无再流1例,慢血流2例,静脉多次用硝酸甘油、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替罗非班后血流恢复。1例患者支架置入后出现小分支急性闭塞,经积极处理后成功开通。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50%者23例(88.5%),其中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附壁血栓,加强抗凝治疗后,随访3个月附壁血栓消失。平均住院天数为13.5 d。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最佳治疗策略是行急诊介入治疗,尽早、充分和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应当强调缩短发病至再灌注时间,体现出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完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至关重要。 李永玲 冯玉宝 王海军 苏平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007年 李永玲关键词:心房颤动 病因 肌钙蛋白Ⅰ与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度分层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ACS)入院后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的变化。探讨cTnI定量分析与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度分层的意义。方法 :10 3例ACS患者分别在入院、入院后 12h、2 4h采血。采用美国德普公司 (DPC)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固相双位点化学发光试剂 (用IMMULITE系统 )测定cTnI、CK—MB浓度 ,根据CK—MB和ECG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UA)、Q波心肌梗死 (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 (NQMI) ,并分析cTnI、CK—MB与临床状况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健康对照组、QMI、NQ MI和UAP患者血清cTnI分别为 0 2 0± 0 0 8ng/ml、32 84± 2 3 2 3ng/ml、9 4 9± 5 82ng/ml和 1 16±0 77n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当cTnI、CK—MB分别取 2ng/ml、8ng/ml时 ,CK—MB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cTnI。CK—MB未升高的 6 0例UAP患者中有 2 7名cTnI≥ 0 4 0ng/ml(45 % ) ,在CK—MB升高的 13例NQMI患者中有 11例cTnI高 (84 6 2 % )。 10 3例ACS患者中 ,30d死亡 4例 (3 88% ) ,其中 70例血清cTnI≥ 0 4 0ng/ml的患者中死亡 4例 (5 7% ) ,cTnI <0 4 0ng/ml组无 1例死亡。CK—MB≥ 8ng/ml组 4 3例中有 2例死亡 (4 6 5 % ) ,CK—MB <8ng/ml组 6 0例中有 2例死亡 (3 冯玉宝 刘凡 李永玲 苏平 白雪垠 王海军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度分层 ACS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例 2010年 患者,男性,83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9 d"于2009年11月15日9pm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史,无消化道出血史。吸烟史40余年,每天10~20只,戒烟十余年,不饮酒。入院查体:血压:177/113 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楚,痛苦面容,两肺无干、湿性口罗音,心率12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Ⅰ、avL、V1~V6 sT段弓背上抬0.2~1.2 mV,对应导联Ⅱ、Ⅲ、avF 李永玲 王海军关键词:对应导联 窦性心动过速 再灌注治疗 梗死相关动脉 前降支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65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并行急诊PCI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65岁的STEMI患者中,PCI成功率达97.0%,院内死亡率为3.0%,近期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6.1%,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良好的安全性,近期临床疗效比较乐观。 李永玲 冯玉宝关键词:老年人 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的体会 目的我市地处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冠心病发病率较高,而冠状动脉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经皮冠状动脉腔成形术(PTCA)是较药物效果好,发达地区及大医院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更好的在我地区开展推广此项技术。方法选择住院的可疑或... 冯玉宝 王海军 苏平 李永玲 白雪垠 吕翠英文献传递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类似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2007年 李永玲关键词:心电图检查 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的体会 2005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如何更好地在我地区开展推广此项技术。方法:选择住院的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有适应证者行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45例患者中,7例未见狭窄,38例患者47支血管发生病变。②PTCA及支架术的成功率:33例患者行PTCA术全部成功,同时33例患者置入40枚支架全部成功。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及亚急性血栓各1例。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广泛应用。 冯玉宝 李永玲 苏平 王海军 白雪垠 吕翠英关键词:经皮冠脉成形术 支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