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毒性
  • 4篇小儿
  • 4篇病毒性
  • 3篇新生儿
  • 3篇心肌
  • 3篇疗效
  • 3篇脑炎
  • 3篇患儿
  • 3篇急性
  • 3篇肺炎
  • 2篇蛋白
  • 2篇地奈德
  • 2篇心肌炎
  • 2篇悬液
  • 2篇血清
  • 2篇轻中度
  • 2篇重症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混悬液

机构

  • 17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李晓玲
  • 4篇马素丽
  • 3篇冯自威
  • 3篇徐金霞
  • 3篇高胭
  • 3篇王广州
  • 3篇王雪兰
  • 2篇张蕾
  • 2篇华祯
  • 2篇应少华
  • 1篇赵晓红
  • 1篇黄丽丽
  • 1篇吴春芳
  • 1篇师红玲
  • 1篇祝伟
  • 1篇袁丽君
  • 1篇屈伟光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第三次全国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高胭李晓玲师红玲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疗效观察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
50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颅内压增高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血气改变与颅内高压的关系。方法对5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的脑脊液压力进行测定。结果小儿重症肺炎并发颅内高压发生率为82%。脑脊液压力增高与血pH、PaO2、HCO3-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颅内压增高程度与呼吸衰竭类型、程度有关。结论脑脊液压力增高是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加重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抢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改善通气,早期给氧,适当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非常必要。
高胭李晓玲祝伟
关键词:重症肺炎颅内高压血气改变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喉炎疗效观察
本研究对182例轻中度急性喉炎患儿,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文章对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介绍。
李晓玲冯自威
关键词:小儿喉炎急性感染布地奈德临床药理
文献传递
静脉注射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被引量:1
2004年
冯自威王广州李晓玲张蕾
关键词:人血丙种球蛋白心肌炎病毒性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115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胸部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急、症状重,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胸部X线表现以小斑点状阴影为主,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出现晚、滴度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时间长,早期诊断困难,经合理治疗可治愈。
李晓玲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MIF、TNF-α、IFN-γ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儿血清中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例急性期和21例恢复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血清MIF、TNF-α、IFN-γ水平。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AVM患儿血清MIF、TNF-α、IFN-γ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血清MIF、TNF-α、IFN-γ及CK-MB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MIF、TNF-α、IFN-γ均与CK-MB呈正相关(P<0.05);AVM恢复期MIF、TNF-α、IFN-γ及CK-M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MIF、TNF-α、IFN-γ与CK-MB无相关性。结论AVM患儿急性期血清MIF、TNF-α、IFN-γ明显增高,并参与AVM的发病免疫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马素丽张蕾李晓玲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干扰素-Γ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及预后。方法分析40例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起病原因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1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始终无咳嗽;第2组22例,以发热、咳嗽等为首发症状,病程第7~12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两组患儿均应用PCR法检测脑脊液(CSF)MP-DNA,采用颗粒凝聚试验检测其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并行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①肺炎支原体(MP)导致的脑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以发热(40/40例)、头痛(29/40例)、嗜睡(28/40例)及呕吐(25/40例)等为主要表现,惊厥(5/40例)少有发生;有呼吸道症状者在病程的7~12d出现神经系统症状。②第1组患儿CSF-MP-DNA阳性,同期血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第2组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CSF-MP-DNA阴性,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阳性。③脑电图异常(慢波)25例,6例患儿MRI呈脑灰质多灶异常信号,脑室旁斑片状高信号,经阿奇霉素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及解痉等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MP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在肺炎病程中或无肺部症状时出现,其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脑炎鉴别困难。脑脊液MP-DNA检测阳性及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增高,对确诊MP感染,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有主要意义。肺炎支原体脑炎通常预后良好。
李晓玲应少华华祯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脑炎儿童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补体C3、C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6例细菌性脑膜炎及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CSF和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并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5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对照组CSF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对3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F=93.103,46.876,22.602,80.645,Pa<0.01),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测定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李晓玲马素丽吴春芳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补体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血清铁蛋白、血铅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测定不同亚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清铁蛋白(SF)、Hb、血铅水平,探讨其在ADHD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分类法》第4版(DSM-IV)ADHD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并结合Conner’s量表和视听整和连续执行测试法进行诊断,选择2008-01~2009-12本院儿科门诊确诊为ADHD的患儿115例。其中注意力缺陷型45例,混合型38例,多动-冲动型32例,同期选择本院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行Hb、SF及血铅水平测定,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ADHD患儿各亚组SF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注意力缺陷型亚组SF水平下降明显,均低于混合型和多动-冲动型亚组(P〈0.05)。(2)ADHD患儿各亚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铅水平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DHD患儿各亚组间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b水平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D尤其是注意力缺陷型患儿的发病可能与低水平SF有关,在诊治此类型患儿时应常规检测SF,并及早纠正。
李晓玲王雪兰黄丽丽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血清铁蛋白血铅
IL-17、IL-27和FeNO与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7(IL-27)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诊断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4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7(IL-27)、FeNO水平和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患者IL-17、IL-27、FeNO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IL-17、IL-27、FeNO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估测IL-17、IL-27、FeNO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哮喘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75%呼气中期流量(MEF75%)、50%呼气中期流量(MEF50%)、25%呼气中期流量(MEF25%)和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FVC、FEV1、MEF75%、MEF50%、MEF25%和PEF均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哮喘组IL-17和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IL-27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IL-17和FeNO水平降低,IL-27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均呈负相关(r=-0.660、-0.742、-0.889,P<0.05),IL-27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均呈正相关(r=0.664、0.712、0.726,P<0.05),FeNO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均呈负相关(r=-0.874、-0.817、-0.696,P<0.05)。IL-17、IL-27和FeNO单独检测均可诊断哮喘,但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三者联合检测后诊断哮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结论哮喘患儿中IL-17、FeNO水平升高,IL-27水平降低,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哮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吴丹丹李晓玲赵晓红
关键词:哮喘儿童白细胞介素-27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