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蛋白质谱在肝细胞癌及其相关肝病中的应用
-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和健康对照的血清蛋白质谱,筛选差异蛋白质峰并建立诊断模型;并两两比较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以期寻找肝癌及其相关肝病鉴别诊断...
- 李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血清蛋白质谱蛋白质组学
- 文献传递
-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78例经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明确有LVH的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及104例无LVH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分析并比较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VA)、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CVA)发生例数分别为:68(87.18%)、9(11.53%),对照组则分别为:31(29.81%)、0(0%),观察组VA及CVA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LVH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李星陈德芳蔡丹
-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QRS波群低电压的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QRS波群低电压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首次入院确诊的1324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电图出现QRS波群低电压改变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132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10例(8.31%)化疗后出现QRS波群低电压改变,其中肢体导联低电压40例(36.36%),左胸导联低电压53例(48.18%),胸导联低电压11例(10%),肢低导联低电压+左胸导联低电压6例(5.45%)。老年组患者QRS波群低电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检出的心电图QRS波群低电压患者应及时分析低电压原因,尽早预防和治疗。老年患者化疗后更易检出QRS波群低电压,更应关注心脏情况变化。
- 蔡丹李星吴钦丹薛秉文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电图QRS波群低电压
-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剂量的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中的适宜剂量。方法 以肿瘤患者 10 4例分为 1 5mg和 2mg阿托品剂量进行静脉推注 ,心率 >90次 /分为阴性 ,<90次 /分为阳性 ,资料行t和 χ2 检验。结果 2mg组的阴性率为 79 6 % ,1 5mg组的阴性率为 70 0 % ,二组无差异 (P >0 0 5 ) ,二组提高均数差分别为 39 7(2mg组 )和 38 7(1 5mg组 ) ,2mg组略高 ,无差别 (P >0 0 5 ) ,阳性组 2 6例静脉推注前后的心率配对比较有差异 ,(t1.5mg=10 4 5 >1 812 ,t2mg=12 5 1>1 76 1)。结论 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适合剂量以 2mg较理想 ,但对阳性者即不能追求剂量 ,应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防止假阳性发生 。
- 曹明芳陈德芳李星
-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用药剂量假阳性结果
- 蛋白芯片技术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诊断的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简称SELDI)技术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美国Ciphergen公司SELDI仪和CM10芯片检测57例血清AFP阴性(〈20ug/L)肝癌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清。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筛选出特征性的蛋白峰,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蛋白峰的诊断价值。结果筛选出的特异蛋白峰质荷比为4.2×10^3,4.1×10^3、6.7×10^3.5.7×10^3、6.5×10^3.6.9×10^3,5.8×10^3,利用差异蛋白峰对17例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和13例健康对照进行盲筛,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3%和92.31%。筛选出的特异蛋白峰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等临床资料无关。结论应用SELDI技术筛选肝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快速、有效,对血清AFP阴性患者的正确诊断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 叶韵斌陈慧菁周东郝明志刘枋余家密李星林海澜陈强
-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SELDI甲胎蛋白类
- 心电图T波异常的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T波异常是心电图诊断的常见现象,本文通过分析100例体检者T波异常的原因来探讨心电图T波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采集常规心电图(ECG),并结合病史、体征、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各项实验室检查来分析T波异常原因。结果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T波异常占第一位,共79例。心外因素引起的T波异常占第二位,共16例。功能性T波异常与生理性因素的T波异常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3和2例。结论诊断T波异常后,临床医师应根据常规心电图T波低平或倒置的程度、部位,并结合临床资料,来正确判定T波异常的临床意义;以便给予患者恰当治疗,减少诊断失误,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 蔡丹官文芳李星
-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T波异常器质性心脏病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通过心律失常人群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对比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讨论两种方法的诊断意义。方法使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和牛津动态心电图仪检查心律失常患者400例,比较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年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3.42%,较常规心电图(30.26%)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较高,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
- 李星洪文皓蔡丹
-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常规和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运用动态心电图,对照组运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观察组检测出SMI 59例,对照组检测出47例。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对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绝对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卓迎李星蔡丹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
- 早复极心电图改变36例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下壁和/或侧壁有连续≥2个导联的QRS末端表现为切迹或顿挫,且Jp(切迹或顿挫的峰值为Jp)≥0.1 mV时诊断为早期复极(ER)[1]。传统观念认为早复极为心电图的正常变异,是心电图的一种良性表现;
- 蔡丹薛秉文吴钦丹李星
- 关键词: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J波
- 健康人群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性别、ST-T改变等的关系,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检查健康体检人群500例,就其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以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左室高电压者占体检总人数的23.6%(118/500);男性左室高电压发生率为23.5%,女性为23.9%,男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发生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例左室高电压中合并ST-T改变31例,经心脏超声证实为左室肥厚23例。结论单纯左室高电压对于心电图左室肥大的诊断没有特异性;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合并ST-T改变诊断左室肥大较为合适。
- 李星吴钦丹洪文皓
-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