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玲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军事医药卫生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花鼓灯健身舞
  • 4篇健身
  • 4篇健身舞
  • 2篇传承
  • 1篇遗产
  • 1篇艺术
  • 1篇体育
  • 1篇体育文化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设
  • 1篇文化遗产
  • 1篇物质文化
  • 1篇物质文化遗产
  • 1篇校园
  • 1篇校园建设
  • 1篇校园体育
  • 1篇校园体育文化
  • 1篇民间艺术
  • 1篇花鼓
  • 1篇花鼓灯

机构

  • 4篇蚌埠学院

作者

  • 4篇李慧玲
  • 1篇丛灿日

传媒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花鼓灯健身舞与校园体育文化被引量:1
2011年
花鼓灯健身舞是在民间传统艺术花鼓灯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种健身舞,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本文在研究分析了花鼓灯健身舞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互动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开展花鼓灯健身舞运动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凝聚力.
李慧玲丛灿日
关键词:花鼓灯健身舞民间艺术体育文化
浅析花鼓灯健身舞在社区健身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2年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花鼓灯健身舞的特点以及其在建设社区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在广泛开展各种健身活动的同时,把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新的全民健身方式加以推广,将有助于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的发展,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李慧玲
关键词:花鼓灯健身舞健身
高校文化校园建设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若干思考——以花鼓灯健身舞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化,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为了加大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我国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可以塑造大学生的品格、陶冶情操,基于此,本文以花鼓灯健身舞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李慧玲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以花鼓灯健身舞形态为例
2017年
花鼓灯艺术主要流传于淮河流域,是一种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最早源于宋代,经历了元、明、清而逐渐完善,流传至今依然鲜活存在于民间.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花鼓灯艺术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花鼓灯健身舞作为当前最流行的一种花鼓灯艺术形式,在社会广为流传,如何借助花鼓灯健身舞来保护和传承花鼓灯艺术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同时也希望通过论文的讨论为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李慧玲
关键词:花鼓灯花鼓灯健身舞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