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希兵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第三方调解
  • 1篇调解
  • 1篇调解制度
  • 1篇信任
  • 1篇信任问题
  • 1篇刑法
  • 1篇医患
  • 1篇医患纠纷
  • 1篇人民调解
  • 1篇审慎
  • 1篇思辨
  • 1篇思维
  • 1篇思维品质
  • 1篇主观
  • 1篇主观罪过
  • 1篇醉酒
  • 1篇醉酒驾驶
  • 1篇罪过
  • 1篇危险驾驶
  • 1篇酒驾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李希兵
  • 1篇郭艳东

传媒

  • 1篇云南警官学院...
  • 1篇社科纵横(新...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医患纠纷委托第三方调解制度的法理分析及其完善研究 ——兼论其中的信任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在医疗改革实施以来,医疗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了社会医疗服务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医患纠纷频发,医疗暴力事件激增。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委托第三方调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李希兵
关键词: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信任法理分析人民调解
文献传递
审慎与思辨:两种法律思维品质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审慎的智慧或性格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同情与超然。思辨,一般是指思考辨别之意;也指哲学上运用纯概念、语词进行逻辑推理的活动。英美法系的法官或律师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审慎的实践智慧,而大陆法系的法律人士则侧重于运用法律概念等进行逻辑推理。然而,无论审慎与思辨其植根的环境和侧重点如何不同,其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即尽可能公正合理地适用法律规则或者创造法律规则,以引导特定的社会共同体沿着正确的、有益的、健康的方向前进。
李希兵
关键词:审慎思辨法律思维
危险驾驶罪主观罪过之反思性检讨——兼论我国《刑法》第14条故意犯罪定义的完善被引量:1
2012年
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的危险驾驶罪,其具有行为犯的特质,性质上是一种行为犯类型;本罪的主观罪过是一种故意,但是不同于传统刑法理论对主观罪过的认定以对危害后果为标准来界定的情况,其是对危险驾驶行为本身的一种追求或放任,而非严重的危害结果;我国刑法第14条对故意犯罪的概念界定有必要作出修改,改变结果本位主义,向结果本位主义与行为主义并和的方向发展,给予行为犯以一席之地,消除对行为犯犯罪主观故意认定的争议。
郭艳东李希兵
关键词:醉酒驾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