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机械通气再插管患者情况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再插管率及再插管原因。方法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住院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经历一次及以上气管拔管患者。结果本研究再插管发生率22.33%,再插管同患者的基础疾病分类及拔管前的营养状况相关。结论再插管患者预后明显不佳,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气管切开率。应尽量避免意外拔管,对高龄患者拔管前应行计划性呼吸肌功能锻炼。
- 刘晓楣叶剑鸿李娟刘慧恒
- 关键词:机械通气再插管拔管
-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滤器使用时间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中滤器使用时间对患者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62例次接受CRRT治疗患者根据单个滤器使用时间,分别分为24小时内治疗组及48小时内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的变化,了解CRRT治疗中单一滤器使用时间对患者血细胞的影响。结果接受24小时连续单一滤器的CRRT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P=0.04),而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接受48小时治疗组血细胞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48小时内尽量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对患者的血细胞无显著影响,尤其在使用枸橼酸钠局部抗凝组患者,CRRT的治疗更加安全。
- 刘慧恒叶剑鸿李娟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细胞
- LDL在内毒素血症大鼠所致MOSF中的保护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大鼠内毒素血症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SF)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和LDL预处理组。每组依时间点再分为1.5h、6h和12h3个亚组。按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肺、肠组织及血标本,测定器官功能指标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毒素血症组大鼠血中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增高,TNF-α(P<0.05)、IL-6(P<0.01);器官功能指标中,肺组织MPO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脏AST(P<0.01)、ALT(P<0.05)明显升高;肾脏BUN(P<0.05)明显升高;小肠组织DAO(P<0.05)活性显著下降。与内毒素血症组比较,LDL预处理组大鼠血中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TNF-α(P<0.01)、IL-6(P<0.05);肺组织MPO活性明显下降(P<0.05);肝、肾功能指标AST(P<0.01)、ALT(P<0.05)、BUN(P<0.05)明显低于内毒素血症组;小肠组织DAO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给予外源性LDL能够结合、失活内毒素,降低血中细胞因子TNF-α、IL-6浓度,从而减轻内毒素血症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 赵小燕刘慧恒檀清照李娟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内毒素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白细胞介素-6
- 某市临床医生对降钙素原在脓毒症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552例次血培养阳性标本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同专业临床医生对血样降钙素原(PCT)送检率的差异,评价不同专业临床医师对PCT临床应用的认知程度。方法选取厦门市3家教学医院,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临床及血培养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血样科室来源分为重症监护室(ICU)组、非ICU组,内科组和外科组,比较不同组别间血样PCT送检率。结果 ICU组医师的血样PCT送检率明显高于非ICU组(P<0.05),内科组对脓毒症患者血样PCT的送检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但仍明显低于ICU组的血样PCT送检率(P<0.05)。结论厦门市不同专业临床医生在诊断脓毒症时的血样PCT送检率存在明显差别,ICU医生送检率最高,其次是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对血样PCT检测的临床应用认知度最低。提示临床医生对检验科新增项目的临床意义和用途的认识普遍不足,需要加强临床医生和检验科的交流。
- 刘慧恒张民伟叶剑鸿李娟陈美君刘晓楣郭久冰
- 关键词:降钙素原送检率医生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