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芳

作品数:45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企业
  • 6篇茶叶
  • 5篇集群
  • 4篇营销
  • 4篇生态
  • 4篇市场营销
  • 4篇中小企业
  • 4篇竞争力
  • 3篇制造业
  • 3篇生态旅游
  • 3篇生态旅游业
  • 3篇生态农业
  • 3篇视域
  • 3篇农业
  • 3篇群化
  • 3篇装备制造业
  • 3篇旅游
  • 3篇旅游业
  • 3篇逻辑
  • 3篇集群化

机构

  • 38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8篇李天芳
  • 15篇郭亚锋
  • 3篇郑宽明
  • 1篇刘琳

传媒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3篇商场现代化
  • 3篇现代商贸工业
  • 3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中外企业家
  • 2篇北方经贸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商贸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现代营销(下...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市场论坛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机理与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在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内在机理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陕西省南部地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及面对的战略机遇和外在威胁分析,提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李天芳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2016年
产业耦合是产业系统演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在我国兴起以来,有关两者互动开发、耦合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当前,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还存在着耦合水平低、综合效益失衡和政府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深化耦合层次,加快技术创新,优化政策环境是推动我国两大产业深度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李天芳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绿色经营视域下的西部中小企业
2008年
绿色经营是人类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思想。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传统的经营模式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也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是西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的实施需要在绿色经营战略的指导下,通过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建立绿色管理体系,开展绿色营销等措施来实现。
李天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
汉中茶叶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陕西汉中悠久的种茶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其茶叶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汉中茶叶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通过创造良好的集群要素,培育基于汉中茶叶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推广茶叶深加工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完善技术服务和质检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等策略,增强汉中茶产业竞争力,构筑汉中经济竞争优势。
李天芳郑宽明郭亚锋
关键词:茶叶集群化
陕南茶叶产业集聚动因及竞争力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陕南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其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指出产业集聚是陕南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集聚的主要动因来自市场、社会、文化及政府等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南茶叶产业在自然资源、市场需求、产业企业结构、相关支持产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指出通过集聚过程,茶叶产业可以成长为陕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最为强大的支柱产业。
李天芳
关键词:产业集聚竞争力
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内部竞争优势与外部竞争优势所形成的合力。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部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整体较弱。为此,西部中小企业必须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明确的竞争战略,开展管理创新,注重品牌的塑造和经营,加强技术创新,着力打造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获得支撑企业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
李天芳郭亚锋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力
“双循环”格局下陕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农产品加工业是“双循环”中产业循环的重要环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必然要求。陕西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是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全面推进陕西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受历史因素形成的“路径依赖”和市场竞争因素带来的“低端锁定”影响,陕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面对全球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只有深度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集群发展和人才培养,才能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陕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产品加工业强省转变,从而有效激活区域“双循环”新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郭亚锋李天芳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
走向市场分销渠道精细化时代——建国六十年企业分销渠道实践与变革的反思
2009年
分销渠道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分销渠道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面对新一轮的渠道变革,生产商、经销商和销售终端必须准确把握未来渠道变革的趋势与方向,才能在新一轮的渠道变革中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李天芳
关键词:分销渠道
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2016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城镇化也从传统数量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如何使城镇化主动适应新常态,对于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增长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大背景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具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应扩大民生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切实提升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质量,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深化制度改革,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从而推动"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李天芳
关键词:城镇化逻辑
基于参与式学习理论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基于参与式学习理论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加快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参与式教学设计入手,根据不同的知识模块,创设丰富且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验。要提升"管理学"课程参与式教学质量,需要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变革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李天芳郭亚锋
关键词:参与式学习管理学教学改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