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汉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梗塞伸展的临床分析
- 1989年
- 回顾性分析了89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有36例确诊为心肌梗塞伸展。结果提示:伸展均发生在穿壁性梗塞中,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与非伸展者相比,伸展者射血分数低,胸痛、室壁瘤、左室扩张的发生率高;单纯出现的新Q波可能是伸展的特征性表现;和扩展不同,ST段再抬高和血清酶复升不是伸展常见的临床表现。
- 王浩李儒汉
- 关键词:心肌梗塞
- 急性心肌梗塞扩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1990年
- 本文以CPK复升,ECG再次出现ST段或R波、Q波的改变,临床症状恶化为标准,对1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合并梗塞区扩展者18例,发生率为14.8%;扩展发生时间为梗塞后2~20天;合并扩展者的心衰、休克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亦明显高于非扩展者。提示对合并扩展者应予高度重视。
- 王浩李儒汉
- 关键词:心肌梗塞
- 局部缺血“预处理”缩小家兔相邻部位心梗范围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一支冠脉多次短暂缺血发作能否使另一支冠脉灌注区心肌在随后的持续缺血中得到保护。方法:13只家兔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7只):前降支阻闭/再灌注各5min,共4次,随后阻闭左室支45min、再灌注2h;对照组(6只):旷置40min后,阻闭左室支45min、再灌注2h。结果:缺血预处理组心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892%±17%vs14.09%±193%,P<001),两组间心率、左室收缩压及dp/dt、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缺血“预处理”能保护兔相邻部位持续缺血心肌,减少心肌梗塞面积;缺血预处理不能直接改善兔心持续缺血后心脏功能。
- 温朝阳张志寿李儒汉
- 关键词:家兔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缺血预处理
- 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
- 1992年
- 对2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进行了对比观察:临床与超声符合者仅5例,占20%,超声心动图证实有乳头肌功能不全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与超声不符合者20例,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患者乳头肌功能失调现象.本文提出诊断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四点参考标准。
- 张志寿李儒汉张翠珍杨滨李翔
- 关键词:乳头状肌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 局部缺血“预处理”诱导家兔相邻非缺血心肌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研究兔心局部缺血“预处理”后,局部缺血和相邻非缺血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水平变化。方法:提取心肌组织总RNA,用HSP70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缺血预处理组的缺血区和非缺血区HSP70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部位(P<005),而每组内的缺血区及非缺血区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和非缺血区两处心肌的内反应呈“一致性”;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SP70的合成增多有关。
- 温朝阳张志寿郝好赤李儒汉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热休克蛋白HSP70
- 纤维蛋白肽A在冠心病研究中的进展
- 1989年
- 纤维蛋白肽A(FPA)是反映体内凝血酶活性的敏感指标,已被广泛地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通过测定冠心病人FPA的结果发现,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的FPA明显升高,表明凝血系统的紊乱和血栓形成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此结果进行了概述和探讨。
- 王浩李儒汉
- 关键词:冠心病纤维蛋白肽AFPA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心房利钠肽动态变化
- 1989年
- 本文动态的观察了28例房颤发作及转复后血浆、血清、尿液心房利钠肽(ANP)的浓度变化,试图探索其演变规律及寻找更为简便的测定方法,供临床应用。结果,发现房颤发作时,血浆 ANP 水平明显高于转复后,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对比发作与缓解时血清和血浆 ANP 的变化相似,但差异不够显著,且二者之间无相关性。房颤发作时尿 ANP 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房颤缓解后,为首次报告。同时观察了发作时与转复后的血压、心室率、尿量、尿渗透压、钠、钾、肌酐等,均未见显著差异。病程的长短、房颤发作的频度、心功能的状态,对 ANP 均未见明显影响。提示,ANP 的合成与释放,可能与房性心律失常时心房壁所受的牵拉程度及其弹性等因素有关。测定血清或尿中 ANP 含量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儒汉淳玉林贺学英贾立坤周才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利钠肽血浆
-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可供临床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现将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选择应用综述如下。
- 史小四郭喆强烈应李儒汉
- 关键词:高血压降血压药物
- 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常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对比研究
- 1991年
- 一、资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基本按1974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所订标准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常患者25例(男21,女4),年龄56~74(平均66)岁。2.观察方法:使用Mark600型心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MHz,按常规观察与记录M型、三维切面及脉冲多普勒图像。M型观察有无左室扩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活动幅度是否减低。
- 张志寿李儒汉张翠珍扬滨李翔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诊断乳头肌左室流出道脉冲多普勒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