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乃涛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育
  • 3篇德育
  • 2篇民间教育
  • 2篇民间教育学
  • 2篇教育学
  • 1篇德育活动
  • 1篇电子媒介
  • 1篇电子媒介时代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行文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德育
  • 1篇学校德育
  • 1篇移动电子
  • 1篇应试
  • 1篇应试教育
  • 1篇娱乐化
  • 1篇中共
  • 1篇中共中央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乃涛

传媒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教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考试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娱乐化”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5
2014年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活动普遍存在着"娱乐化"的倾向,其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常常仅是表面的繁荣,对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并无增益。德育活动的"娱乐化"实质上是德育活动教育性的异化。究其根源,当前全民娱乐的时代背景,带有功利取向的学校德育以及偏颇的德育课程评价机制都是导致德育活动"娱乐化"的原因。由此,德育活动若想"去娱乐化",需要在保持德育性的同时体现活动课程的灵活性,明确定位德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完善德育活动的项层设计,并建立一种基于过程的评价机制。
李乃涛
关键词:德育活动娱乐化活动课程学校德育
确定性的崩溃与德育专业化的限度
2015年
德育专业化既是德育研究者的一种理想追求,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德育专业化同样面临着德育主体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三重潜在危机。从专业化的深层次分析德育专业化,可以发现理性是德育专业化的内在价值基础,学校是德育专业化的实践场域,道德教育是德育专业化的主要内容。从后现代的视角反观德育专业化,回归生活是后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而建构一种"民间德育"的理论观点则是对德育专业化的有益补充。
李乃涛
关键词:后现代现代教育
民间教育学述评
教育学研究如何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掘教育学知识,我们试图发现一种基于个人人格和心理的民间教育学。布鲁纳在有关文化心理学的论述中对民间教育学进行了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大都基于布鲁纳的研究。根据国内...
李乃涛
关键词:民间教育学文化心理学
文献传递
民间教育学述评
教育学研究如何超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掘教育学知识,试图发现一种基于个人人格和心理的民间教育学。布鲁纳在有关文化心理学的论述中对民间教育学进行了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大都基于布鲁纳的研究。根据国内外的...
李乃涛
关键词:民间教育学教育活动教育观念人格心理
论学科德育中教师自觉意识的培养被引量:3
2015年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
李乃涛
关键词:学科德育教师中国教育改革中共中央
移动电子媒介时代的教育困境及出路
2012年
当今社会,手机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经常使用手机。相当多学校以"学生携带手机会影响学习"为由,禁止学生在学校内使用手机。但是在我们2011年所进行的"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调查中发现,80.6%的青少年(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拥有手机。对于"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这一问题,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李乃涛
关键词:电子媒介时代教育困境青少年流行文化手机业
试论我国高考的负向社会功能
2014年
高考作为现行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评价性制度之一,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高考的负向社会功能日渐凸显,主要体现在"努力高于天赋"的成才标准指向,"学历重于能力"的人才选拔取向和"结果大于过程"的社会价值导向。此三者构成了高考的负向社会功能。树立"注重过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才观,改革当下"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考对社会的种种负向影响。
李乃涛
关键词:高考教育制度社会功能应试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