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体会
- 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肝炎病人自然转归的三步曲。肝炎病人的死亡原因之一是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我们对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8例的诊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许根兔班翼飞王晓菁朱锦龙俞幼林
-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炎病人门脉高压症肝性脑病断流手术
- 文献传递
- 119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胆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119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9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阳性检出率为67.2%。其中,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57株,占71.3%;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17.5%,真菌9株,占11.2%。排名病原菌前3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6.3%)、粪肠球菌(13.8%)、肺炎克雷伯杆菌(12.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4%和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是6.9%和10.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分别为64.4%与38.4%。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是72.4%和60.0%。粪肠球菌除对糖肽类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在检测出的3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分离到产ESBLs细菌17株,阳性检出率为43.6%。结论摒弃经验性用药、避免预防性用药、增加标本送检率、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及规范手术操作,才能达到提高治疗胆道感染成功率的目的。
- 俞幼林许根兔朱锦龙
- 关键词:胆汁胆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经腹腹腔镜治疗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体会
- 2005年
- 许根兔李新德班翼飞王晓青朱锦龙俞幼林
- 关键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腹腔镜治疗瘤体无功能性良性肿瘤病理证实
-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与病情严重度评估系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如何在早期准确地评估急性胰腺炎的发展趋势,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anson、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11评分和BahhazarCT评分系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胰腺炎危重性评估方法。本研究测定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的浓度,与Ranson、APACHEⅡ和BahhazarCT评分系统一同加以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
- 朱锦龙方兴亮
- 关键词:内毒素水平D-乳酸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血浆
- 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肠内营养对胃肠术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胃肠道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循环系统血液重新分布,优先供应心脑等重要器官,减少肠道血供,术后不可避免的禁食及抗生素使用又会加剧肠道缺血和菌群改变,破坏肠道黏膜屏障,严重时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局部肠道感染乃至全身炎症反应[1]。
- 朱锦龙方兴亮黄维明
-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术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谷氨酰胺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屏障
-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5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20例,其中95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术期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朱锦龙任培土
-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普萘洛尔脾切除门脉高压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后1周,超声检查显示肝癌病灶为不均匀的回声增强,边界模糊,范围大于原病灶,内无血流信号,1个月后病灶表现为高回声,增强CT示病灶无强化。本组56例患者中8例患者的AFP在正常范围内,为14.29%(8/56),术前及术后均<10ng/ml,其余48例患者AFP值均不同程度地增高。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钱纪江朱锦龙章瑾刘祖平
- 关键词:超声检查射频消融肝癌
- 自发性左肝内胆管破裂二例被引量:2
- 2009年
- 例1男,10岁。因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3h,加重1h入院。发病初始为突发性右上腹剧痛,数分钟后又突然停止,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黄疸及腹泻,在农村卫生院对症治疗,1h前腹痛呈持续性绞痛,发现皮肤、巩膜变黄,腹痛拒按,板状腹,肠鸣音消失。T38.9℃,P118次/min,R30次/min,BP80/55mm Hg,血常规WBC20.1×10^9/L,N93.60%,Hb121g/L,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送我院。
- 朱锦龙任培土
- 关键词:胆管破裂右上腹痛肝内农村卫生院抗休克治疗上腹剧痛
- 围手术期输注液体与肝脏术后感染的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前瞻性分析100例肝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策略及发展方向。方法将100例肝脏手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接受开放性和限制性液体治疗策略分为开放组和限制组,各50例,围手术期限制组用乳酸林格氏液按4ml/(kg·h)的速度静脉滴入进行液体治疗,开放组开腹前按10ml/(kg·h),开腹后加快静脉滴入速度至12ml/(kg·h)并维持至手术结束,对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免疫情况、炎性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限制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4例次,明显低于开放组,肺炎发生率和尿道感染率开放组也显著高于限制组,术后机体免疫变化:CD4+/CD8+比值限制组术前术后差异更小,CRP限制组术后的平均值也更小,术后恢复方面,限制组患者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手术围手术期采用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有关,早期目标指导治疗是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 朱锦龙方兴亮俞幼林
- 关键词:围手术期肝脏手术
- 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体会
- 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肝炎病人自然转归的三步曲。肝炎病人的死亡原因之一是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本文对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8例的诊治体会进行了介绍。
- 许根兔班翼飞王晓菁朱锦龙俞幼林
-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肝炎诊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