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手术
  • 2篇下肢
  • 2篇结扎
  • 2篇静脉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超声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

机构

  • 7篇池州市第二人...
  • 1篇铜陵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朱珲
  • 5篇叶临生
  • 2篇沈贵生
  • 1篇徐江
  • 1篇朱海清
  • 1篇桂小安
  • 1篇吴才田
  • 1篇朱国民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alot三角致密粘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解剖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了Calot三角致密粘连行LC手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临床提供资料。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本院12例Calot三角致密粘连行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合笔者在手术操作中的体会,总结出Calot三角致密粘连行LC手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手术时间60-170min,平均85min,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正确处理Calot三角致密粘连解剖问题,可以保障LC手术的成功率和大幅降低LC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朱珲叶临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处理
全胃切除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病人58例临床资料,对老年胃癌特征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手术期处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老年胃癌以分化型腺癌为主,病理分期以中晚期为主。术前营养状况差,合并症多。全胃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3%(17/58),死亡率为3.45%(2/58),其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72%(1/58)。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是安全的。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叶临生朱海清沈贵生朱珲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
11例不易结扎的阑尾残端处理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阑尾炎时阑尾切除后不易结扎残端手术处理的方式。方法:回顾收治的69例实施阑尾切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阑尾残端不易结扎的患者11例,分析其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结果:本组手术愈后满意,平均住院时间8.2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依据术中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阑尾残端的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朱珲叶临生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外科手术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外科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根据结石部位行规则性肝切除和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其中,左肝外叶切除术11例,左半肝切除16例,右后叶切除2例,V+Ⅵ段切除1例。另外,1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联合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率为13.3%,结石残留率为6.7%。结论规则性肝叶(或段)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可以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
叶临生朱国民桂小安沈贵生朱珲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纤维胆道镜残留结石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诊的9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另选取95例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且具备彩超检查结果的同期病历作为对照。收集并整理所有受试者术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LR检查资料,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PLR水平,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PLR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单发结节、结节最大径≤1cm及存在钙化灶的所占比例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0.05)。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PLR以及二者联合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79、0.640和0.723。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PLR水平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及PLR单一及联合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4.21%、82.10%、86.32%,特异性分别为71.58%、73.68%、74.7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810、0.881,且Delong检验表明二者联合诊断性能显著优于单一诊断方法(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PL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的效能表现良好。
刘莉吴才田朱珲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明显诱因的120例急性DVT病人作为急性DVT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DVT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诊断急性DVT的效能。结果:健康组与急性DVT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DVT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高于健康组,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低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是急性DVT的影响因素(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诊断急性DV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06,0.792及0.782,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急性DVT的AUC为0.950,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急性DVT的AUC高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单项指标诊断(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可以用于急性DVT的诊断,且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能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陈淑丽朱珲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剥脱组(n=37,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和联合组(n=37,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总切口长度、手术用时间均短于剥脱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剥脱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下肢恢复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剥脱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0%(1/37),低于剥脱组患者的21.74%(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与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术式能够缩小手术创伤小,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性更高。
陈诚徐江朱珲叶临生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