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洪强

作品数:41 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野猪
  • 7篇栖息
  • 7篇栖息地
  • 5篇鸵鸟
  • 4篇原麝
  • 4篇生境
  • 4篇栖息地选择
  • 3篇营养
  • 3篇营养成分
  • 3篇生长发育
  • 3篇生境选择
  • 3篇鸟类
  • 3篇保护区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电刺激采精
  • 2篇冬眠
  • 2篇动物
  • 2篇野猪肉
  • 2篇有蹄类

机构

  • 41篇吉林农业大学
  • 7篇吉林省林业科...
  • 7篇吉林省敦化市...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黄泥河林业局
  • 2篇交通运输部
  • 2篇吉林省白石山...
  • 2篇舒兰市林业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 1篇吉林省长白山...
  • 1篇白山市林业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41篇朱洪强
  • 10篇毛之夏
  • 8篇葛志勇
  • 8篇常素慧
  • 6篇刘庚
  • 5篇张冬冬
  • 5篇张晓东
  • 5篇李成
  • 4篇姜春艳
  • 4篇王岩
  • 4篇刘庚
  • 3篇吴景才
  • 3篇张香东
  • 3篇左璐雅
  • 2篇孔亚平
  • 2篇关磊
  • 2篇王全凯
  • 2篇王云
  • 2篇石晓军
  • 2篇郭慧

传媒

  • 10篇经济动物学报
  • 5篇野生动物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四川动物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热带林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动物科学与动...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2007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极北鲵蝌蚪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对安图境内的极北鲵卵袋与黑龙江林蛙卵团进行人工采集及孵化,将黑龙江林蛙预设为极北鲵的唯一天敌。通过设置不同密度的天敌与极北鲵蝌蚪进行混合饲养试验,研究黑龙江林蛙蝌蚪通过捕食和竞争影响极北鲵蝌蚪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极北鲵蝌蚪在不同天敌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极北鲵蝌蚪期生长发育规律与天敌密度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极北鲵在蝌蚪期的生长发育与天敌密度呈负相关,在人为将黑龙江林蛙蝌蚪作为极北鲵蝌蚪唯一天敌的情况下,天敌比例为25.0%时影响不显著;天敌比例为50.0%时影响显著;天敌比例为75.0%时影响极显著。极北鲵蝌蚪40日龄后,因天敌逐渐变态,对极北鲵蝌蚪影响的强度逐渐减弱。天敌对极北鲵蝌蚪捕食造成对其存活率降低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同时还造成极北鲵蝌蚪变态期的延后。
龙章巍王岩朱洪强刘庚徐才溢
关键词:极北鲵天敌生长发育
基于组合模型预测吉林东部山区原麝的适宜分布区被引量:1
2023年
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基于吉林省东部山区野外调查获得的68份原麝位点数据及17份环境变量数据,选择Biomod2平台集成表现较好的单一模型形成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原麝潜在适宜分布区及中心变化。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TSS=0.937,AUC=0.947)。原麝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珲春市、汪清县和长白县;偏好最暖季度均温和最冷季度均温适中、海拔较高且距水源距离较近的落叶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区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潜在适宜分布区收缩;分布中心呈先向西南后向东部迁移的趋势。本研究对未来加强生境保护及物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监测和评估我国原麝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和迁移提供了数据基础。
刘炳莲苗润泽陈旭升马帅杨雨佳刘庚朱洪强
关键词:原麝气候变化
吉林省东部山区獐潜在适宜分布及生态廊道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野外调查获得的96份獐(Hydropotes inermis)的位点数据及16份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及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现实指导。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AUC值高达0.9以上,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獐主要分布于珲春市、敦化市、白山市和集安市等海拔偏低且坡度平缓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多为草本覆盖层。对獐潜在适宜分布区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包括植被类型-草本覆盖层、海拔、植被类型-灌溉农田、人为干扰和坡度等。以MaxEnt模型分析的獐适宜区分布情况为研究基础,构建的9条生态廊道多为水源丰富,且远离人群居住的区域。生态廊道是实行生境适宜性恢复的相关措施,廊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调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关键作用,相关部门可依据其重要性,为实施物种保护计划提供参考。
刘炳莲杨雨佳马帅苗润泽陈旭升朱洪强
关键词:生态廊道
一种野猪定时计量喂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猪定时计量喂食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上的储食仓、计量仓和控制箱,所述储食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计量仓,所述计量仓内设置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连接有...
朱洪强毛之夏张爱武鞠贵春
文献传递
雏鸵鸟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被引量:1
2002年
对长春某鸵鸟养殖开发中心2000年发生的雏鸵乌巴氏杆菌病进行了报道。主要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3个方面阐述了该病的诊断依据,同时提出了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氯霉素和蒽诺杀星对鸵鸟的巴氏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朱洪强
关键词:雏鸵鸟巴氏杆菌病症状剖检变化
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2015年4月—2018年3月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法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鸟类进行调查,期间共调查到鸟类91种,5 357只,隶属于14目33科,占吉林省有记录鸟类350种的26%,其中夏候鸟43.96%、留鸟27.47%、旅鸟19.78%、冬候鸟8.7%。在4种生境中,多样性指数为后山景观区最高(3.701)、水域最低(2.527);均匀度指数水域最高(0.957),校园生活区最低(0.757);相似性上,后山景观区和校园生活区相似性最高(0.882),农田和校园生活区相似性最低(0.526),水域研究区与其他各生境均不相似。在不同季节的对比中,春季的多样性指数最高(3.925),冬季最低(3.323);在生境相似性指数上,冬季与春、夏、秋3个季节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504、0.426和0.483,冬季与其他3个季节的相似性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国家Ⅱ级保护动物9种,主要为隼形目(Falconiformes)、鸮形目(Strigiformes)和鸳鸯(Aix galericulata)。
刘佳琪李灵贝王彩红李义张宏静朱洪强
关键词:校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群落组成
黄泥河林区3种有蹄类动物时空生态位特征
2024年
为探明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reolus pygargus)、野猪(Sus scrofa)3种有蹄类动物的同域共存机制,采用红外相机法和大样方法对黄泥河林业局所属林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重叠度较高,但活动高峰彼此错开,马鹿和狍为晨昏类型动物,野猪为昼行性动物;在黄泥河林区内,三者栖息地重叠面积较大,马鹿和狍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648和0.865,马鹿和野猪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601和0.809,狍和野猪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701和0.912;3种有蹄类动物在海拔、人为干扰因素下实现空间生态位分离.
马帅苗润泽刘庚李伟东周勇朱洪强程龙张晓东
关键词:有蹄类日活动节律栖息地生态位
野猪肉与家猪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本文分析野猪肉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并与家猪肉的相应指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猪肉的蛋白质、维生素A、E以及矿物质元素铜、铁、锌含量高于家猪肉(p<0.05)。在野猪肉中测出了17种氨基酸,其中有7...
朱洪强王全凯
关键词:野猪肉营养成分蛋白质
文献传递
黄泥河保护区三种鼬科动物冬季生境选择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样线法对吉林黄泥河自然保护区3种鼬科动物冬季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共设置20条样线,记录了40个利用样方和40个对照样方。在每个样方内测定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隐蔽级、郁闭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林型、裸岩、雪深和倒木共计13类生态因子。运用Bailey's置信区间法分析坡向、坡位、林型、裸岩、倒木等5个名词型变量;利用非参数检验中的2个独立样本Mann-Whitey U检验,分析海拔、坡度、隐蔽级、郁闭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雪深8个数量型变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13个因子对3种鼬科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鼬科动物喜欢在阳坡、半阴半阳坡、中坡位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活动,对倒木和裸岩表现出明显选择性;对灌丛盖度的选择差异极显著(P <0. 01),对不同坡度和郁闭度的选择差异显著(P <0. 05);在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中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4. 859%,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0. 933%,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林型、海拔、雪深和人为干扰距离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4. 757%,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树胸径和隐蔽级影响。3种鼬科动物主要选择食物丰富度高、隐蔽程度高和可以减少能量消耗的地区作为冬季栖息地。
朱洪强朴敏娟兰佳宇李灵贝刘佳琪朱文宇阎庚华程龙
关键词:生境样线法生态因子主成分分析
极北鲵无冬眠饲养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2016年10月至12月,展开极北鲵无冬眠饲养试验,记录极北鲵幼体和成体在各饲养周期的体重、全长、体长和尾长,对各饲养周期间和各分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极北鲵在无冬眠饲养过程中保持其在陆地生活期的生长发育趋势,幼体生长发育速度比成体快,成体生长发育速度趋于缓慢且稳定。在玻璃恒温生态饲养缸中相关环境因子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气温16℃~18℃,湿度55%~60%,水温16℃~17℃等)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可打破极北鲵的冬眠习性,在冬眠期继续生长发育。极北鲵在无冬眠人工饲养条件下体重和体尺的各项指标之间、体尺的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极北鲵体重和体尺的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是Y=-19.128+3.536X+1.238Z(R=0.826、R2=0.747、校正R2=0.778),可为极北鲵人工饲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龙章巍王岩朱洪强毛之夏蔡凤坤兰家宇
关键词:极北鲵人工饲养生长发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