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华玲

作品数:30 被引量:7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土壤
  • 9篇光散射
  • 8篇离子
  • 5篇电场
  • 5篇电荷
  • 5篇电解质溶液
  • 5篇动态光散射
  • 5篇土壤胶体
  • 5篇表面性质
  • 4篇电场强度
  • 4篇电荷密度
  • 4篇动力学
  • 4篇散射
  • 4篇胶体
  • 4篇分形
  • 4篇比表面
  • 4篇比表面积
  • 4篇场强
  • 3篇电解质
  • 3篇动力学方法

机构

  • 30篇西南大学
  • 4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0篇朱华玲
  • 25篇李航
  • 10篇侯捷
  • 9篇田锐
  • 8篇吴劳生
  • 7篇刘新敏
  • 6篇熊海灵
  • 5篇李睿
  • 5篇高晓丹
  • 4篇李振轮
  • 4篇丁武泉
  • 3篇李强
  • 3篇朱启红
  • 3篇袁勇智
  • 2篇胡斐南
  • 2篇蒋先军
  • 2篇贾明云
  • 2篇李兵
  • 2篇郭霞
  • 2篇傅强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土壤学报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质对三峡库区水体中土壤胶体颗粒凝聚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采用联合测定法和光散射技术分别研究了有机质对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性质和水体中胶体颗粒凝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质能显著改变土壤表面电荷性质,使得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数量降低6.8%,比表面积增加12.3%,使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减小,表面电位降低;进一步理论计算表明添加有机质降低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使得净引力增大,胶体颗粒更易发生凝聚。通过动态光散射分析水体中土壤胶体颗粒的凝聚特征,发现有机质去除前后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分别为91.6 mmol/L和139.3mmol/L,去除有机质土壤显著大于未去除有机质的土壤,相应浓度下的临界电位值计算结果均为-150mV左右,与颗粒间出现净引力的临界浓度值基本一致。有机质对水体中胶体颗粒凝聚特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颗粒表面性质使得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而引起。
丁武泉何家洪刘新敏胡斐南田锐李航朱华玲
关键词:三峡库区有机质稳定性
重庆市旱地土壤肥水协同效应研究
重庆市旱地占耕地面积的54.54﹪,加上15.34﹪的望天田,形成了湿润区大比重的旱作农业.重庆市属丘陵地貌,旱坡地比重大,质量差,玉米是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对水肥需求量大,常常受到春干、夏干、伏旱的威胁,坡顶玉米水...
朱华玲
关键词:旱地土壤水分氮素
文献传递
基于“场”理论的土壤离子交换平衡与机制
李航李睿侯捷朱华玲熊海灵
众所周知,现有的基于“点”理论的土壤离子交换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方程,在深入解释有关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数据时,已面临巨大的困难。原因是这些交换态离子在土粒表面附近的真实状态并不是被吸附在一个个吸附“点”上,而是以“场”的形式...
关键词:
关键词:动力学方程
土壤胶体分形凝聚与土壤团粒结构体的形成
李航朱华玲熊海灵袁勇智
土壤团粒结构是一种分形结构。虽用分形理论来描述土壤结构孔隙状况已有很多研究,但土粒分形凝聚的产生条件与机理还不清楚。该项目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通过分形凝聚临界条件的研究,提出了双电层中离子交换的...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有机\无机胶体颗粒凝聚的激光散射研究
土壤胶体一般指颗粒粒径大小在1~1000 nm范围内的多组分的多分散体系,主要包括无机矿物质、腐殖质和微生物胶体等。1~1000nm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尺度。尽管位于这一尺度的土壤胶体界面行为已有较多研究,但从这一尺度的有...
朱华玲
关键词:土壤颗粒土壤胶体光散射技术
文献传递
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土壤/粘土胶体的Hamaker常数被引量:4
2016年
根据DLVO理论,带电胶体颗粒相互作用是范德华引力和静电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Hamaker常数是表征范德华引力的一个关键参数,因此获得胶体的Hamaker常数是定量表征颗粒相互作用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土壤胶体Hamaker常数的新方法.并以蒙脱石、紫色土和黄壤胶体为实验材料,成功实现了其Hamaker常数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蒙脱石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6.5×10^(-20)J,紫色土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7.5×10^(-20) J,黄壤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5.3×10^(-19) J.虽然理论上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胶体的Hamaker常数应该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测定Hamaker常数的标准方法,本法的精读验证难以实现.所以,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物质Hamaker常数,其可靠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确认.
郭霞傅强田锐高晓丹朱华玲李航
关键词:土壤胶体范德华力动态光散射
长程范德华力导向作用下胶体凝聚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长程范德华力在胶体凝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由于胶粒间的范德华力是长程力,它对胶粒或团簇运动将产生导向作用.与不考虑导向作用的扩散控制团簇凝聚(DLCA)模型比较,这种导向作用不仅加速了胶体的凝聚过程,而且形成了更致密、分形维数更大的结构体.研究还发现,长程范德华力导向作用对胶粒的初始浓度非常敏感,不论是在凝聚物的结构还是凝聚速率方面,只有在胶粒初始浓度较低时,该导向作用效应才明显.其可能的原因是,在胶粒初始浓度较高时,由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平均自由程很短而且位阻效应大,从而使导向作用效应未能反映出来.
熊海灵袁勇智李航朱华玲蒋先军
关键词:位阻效应
基于动力学方法的物质表面性质参数测定分析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方法的物质表面性质参数测定分析系统,包括样品处理系统和检测系统,待测物经过电解质溶液处理按设定的间隔时间测量经过反应后的待测液体的活度,并通过检测系统中动力学数据处理器和表面性质运算模块进行处理...
李睿李航刘新敏李振轮侯捷朱华玲吴劳生
文献传递
物质表面性质参数测定的动力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质表面性质参数测定的动力学方法,通过将待测物经过电解质溶液处理,按设定的间隔时间测量经过反应后的待测液体的活度,并通过检测系统中动力学数据处理器和表面性质运算模块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待测液物体的表面性质参...
李睿李航刘新敏李振轮侯捷朱华玲吴劳生
文献传递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截存作用机理研究
高明王子芳朱华玲魏朝富
本项目以1990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材料,研究了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保护性耕作)、常规耕作、水旱轮作和垄作翻耕四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固定、土壤颗粒中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稻田保护性耕作...
关键词:
关键词:稻田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