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
- 作品数:39 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被引量:1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类,免疫组化表达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98 例原发性宫颈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并与18 例子宫内膜腺癌的免疫组化进行比较。其中54 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结果 将本组原发性宫颈腺癌分为5 类,其中以宫颈内膜型(endocervicaltype) 最为常见。免疫组化:癌胚抗原(CEA),人乳头瘤病毒16 及6B/11 型(HPV16 及HPV6B/11)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83.3% (15/18 例) ,66.7% (6/9 例) 及55 .6 % (10/18 例) ,雌激素受体(ER)及波形蛋白全部阴性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100 % 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的子宫内膜腺癌CEA及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率为27.8 % (5/18 例) 和83.3% (15/18 例) ,两型对照差异有显著性。经2 年随访结果显示宫颈内膜型复发、转移及死亡率较其他各型为高。结论 波形蛋白、CEA、ER 免疫组化染色可作为宫颈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PCNA在各型宫颈腺癌中无论分化程度高低均呈强阳性表达,证实即使高分化腺癌仍表现较强的细胞活性。本材料初步证实宫颈腺癌与HPV 感染有关。
- 朱力李宝珠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宫颈腺癌病理分类
- 2007-2008年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7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点,初步探讨HR—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抽取12个区县137个社区25~54岁已婚妇女6185例进行妇科检佥、宫颈HR—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3.0软件双次录入、审核数据后,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生殖道HR—HPV感染率为9.89%。城区、近郊、远郊妇女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9.34%、10.51%和9.51%(P〉0.05);本市、外地户籍妇女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9.53%和11.30%(P〈0.05)。(2)HR—HP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25~44岁年龄段妇女的HR—HPV感染率稳定在10%左右,30~34岁者HR—HPV感染率最高,为11.21%;44岁以上则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50-54岁降至最低(7.78%)。(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爪,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配偶性伴侣数〉1个者、外地户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其感染HR—HPV的可能性大。(4)感染HR—HPV人群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病率明显高于未感染人群(分别为29.76%、3.32%,P〈0.01)。结论(1)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牛殖道HR—HPV感染率为9.9%,在地域分布上无差异。(2)北京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人群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配偶多个性伴侣者、外地户籍及文化程度较高者。(3)HR—HPV感染是发生CIN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但HR—HPV感染并不等于一定发生CIN和宫颈癌;应对HR—HPV感染者定期随访以了解其感染及宫颈的动态变化。
- 武明辉张淞文张为远周保利谢争王建东冯静王军华蒋京伟朱力黄石全潘静刘新芝张运平赵温李虹罗晓航史坤翀王桂凤付立平李桂香陶惠芬戴春香何瑞霞金蕾刘广美王奎香叶家林刘似英王梅闫学明胡桂玲林如静孙嫦月曾红吴丽荣程亚利
-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子宫颈抽样研究
- 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CD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例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因阴道异常出血和/或盆腔包块就诊,年龄平均44.8岁。大体表现为肌壁间结节状肿物分界不清,质地较软。镜下肿瘤性平滑肌细胞束形成大小不等的微结节状,边缘可以呈"舌状"或"指状"突起伸入正常平滑肌组织中,表现为"分割样"形态。免疫组化:SMA、actin和PR均(+),ER(+)/弱(+),CD10、HMB45、CD34和CD117均(-),Ki-67阳性指数低。随访17~61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肿瘤,好发于生育晚期及围绝经期女性,预后良好。分隔样生长方式是重要的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詹阳潘静谷玉春阴赪宏支文雪宋菡姝徐汉武徐飞朱力
- 关键词:子宫肌壁间病理学免疫组化
-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活检)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3~34周、1年内未进行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孕妇,先进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1)TCT:TCT筛查孕妇共计17 828例,其中TCT结果异常1502例,发生率为8.425%.(2)阴道镜检查:204例孕妇进行了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为92.6%(189/204),阴道镜拟诊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25例,CIN Ⅱ25例,CIN Ⅲ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4例.(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204例行阴道镜检查者全部进行了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及宫颈湿疣共33例,CIN Ⅰ 95例、CIN Ⅱ28例、CIN Ⅲ36例(包括宫颈原位癌13例)、SCC Ⅰ a期12例.(4)符合度: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检查拟诊炎症和CIN Ⅰ 125例,其中113例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相同,符合率为90.4%(113/125),125例炎症和CIN Ⅰ患者中无一例病理结果为SCC.阴道镜检查拟诊CIN Ⅲ或SCC共54例中,23例活检病理结果为CIN Ⅲ、10例为SCC Ⅰ a期,符合率为61.1%(33/54例).(5)并发症: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枪后,8例孕妇因宫颈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行创面缝合止血,发生率3.9%(8/204),未发生其他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对1年内未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杏的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的,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宫颈炎或CIN Ⅰ者可以随诊,对阴道镜检查拟诊CIN Ⅱ及更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孕妇,应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 王彤吴玉梅宋芳朱力李宝珠郝霞孔为民段微范玲张为远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阴道镜检查活组织检查
- 妊娠期宫颈微小浸润鳞癌延迟治疗的孕期观察和母婴结局
- 目的评价妊娠期宫颈微小浸润鳞癌延迟至胎儿成熟产后治疗的可行性和母婴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检查且孕前1年内未进行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的...
- 王彤吴玉梅宋芳朱力李宝珠郝霞孔为民段微范玲张为远
-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妊娠期
- 文献传递
- 胎盘部位结节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 郑兴征詹阳朱力王喜立张立红金玉兰
- 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合并大量腹水一例被引量:2
- 1997年
- 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合并大量腹水一例李宝珠朱力范逢晓患者43岁。因腹胀2个月,近1个月加重,伴食欲减退及体重下降,于1995年7月15日入院。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宫体右后方可触及12cm×10cm×10cm肿物,囊实性感,边界清楚,活动...
- 李宝珠朱力范逢晓
-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合并症腹水
- 宫颈腺癌前驱病变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前驱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10 1例病理诊断为宫颈腺癌前驱病变 宫颈腺上皮内肿瘤的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癌胚抗原 (CEA)、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雌激素受体 (ER)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6/ 11)的检测。结果 病理形态学分级标准根据核染色质的增多、核的异型性及细胞内粘液的数量将宫颈腺上皮内肿瘤分为3级 ,宫颈原位腺癌纳入Ⅲ级宫颈腺上皮内肿瘤中 ,其中 4 6.5 3 % ( 4 7/ 10 1)的病例合并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原位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CEA阳性率为 4 4 .5 5 % ( 4 5 / 10 1) ,此外 3 7.62 % ( 3 8/ 10 1)阳性部位表浅 ,仅局限于细胞的顶端及腔缘 ;PCNA强阳性率为 63 .5 4 % ( 61/ 96) ,在Ⅲ级宫颈腺上皮内肿瘤中全部呈强阳性表达 ;ER阳性率为 81.4 8% ( 66/ 81) ,但在部分阳性病例中ER不是均匀分布 ,仅局限阳性 ;HPV6/ 11在Ⅰ~Ⅲ级宫颈腺上皮内肿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3 4 .0 9% ( 3 0 / 88)、3 1.82 % ( 2 8/ 88)和 3 .4 1% ( 3 / 88)。结论 宫颈腺上皮内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EA、PCNA及ER等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朱力李宝珠
- 关键词:腺癌癌前状态
- 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HR)HPV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孕13~32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三阶梯筛查并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炎的患者21例及CIN的患者147例(其中CINI68例、CINⅡ37例、CINIII42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II)检测妊娠合并宫颈炎及CIN患者的HR—HPVDNA载量,并行对数(log10)转换。168例患者均随访至产后3~6个月。观察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HR—HPV阳性率、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及孕期和产后3~6个月HR—HPVDNA载量变化[用M(P25、P75)表示]。结果(1)孕期HR—HPV阳性率:妊娠合并CIN III、II、I及宫颌炎患者HR—HPV阳性率分别为98%(41/42)、86%(32/37)、76%(52/68)及62%(13/21),妊娠合并不同级别CIN及宫颈炎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CIN III为5%(2/41)、CIN II为47%(15/32)、CINI为52%(27/52)及宫颈炎为10/13,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3)HR—HPVDNA载量:妊娠合行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CIN III为2.02ng/L(1.53、2.67ng/L),CINII为1.94ng/L(0.75、2.75ng/L),CINI为2.04ng/L(0.08、2.95ng/L),宫颈炎为1.98.g/L(-0.07、2.47ng/L),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产后3~6个月复查时,HR—HPVDNA载量CINIU为1.55ng/L(0.90、2.10ng/L),显著高于CIN II的0.09ng/L(-0.69、1.74ng/L
- 何玥吴玉梅王彤宋芳王雁赵群孔为民段微朱力张为远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 2007-2008年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对北京地区12个区县共137个社区内随机抽取的25~54岁已婚妇女6339例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宫颈分泌物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并对T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IN的高危因素及危险度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6339例妇女中,CIN患病率为5.90%[(374/6339,包括4例鳞状上皮细胞癌(SCC)因例数少,未单独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95%CI=9.953~15.811)、滴虫性阴道炎病史(95%CI=1.046~2.104)、口服避孕药避孕(95%CI=1.087~1.806)以及年龄<45岁(95%CI=1.069~1.828)等因素与CIN患病相关.结论 HR-HPV感染是CIN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滴虫性阴道炎病史、口服避孕药避孕及年龄<45岁是CIN患病相关危险因素.
- 李长东张为远武明辉张凇文周保利朱力潘静王建东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癌前状态乳头状瘤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