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
- 作品数:38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双能CT血管成像与螺旋CT成像在判断眼动脉疾病中的应用对比
- 2016年
- 目的对比双能CT血管成像与一般螺旋CT成像在判断眼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为眼缺血综合征需行CT血管成像术(CTA)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行颅脑双能CT血管增强检查(研究组),另50例行一般螺旋CT增强检查(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颅内段、眶内段及视神经管段的眼动脉直径均显著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斑块检出率为36%,较对照组的8%高(P<0.05)。结论双能CT血管成像可更好地显示眼动脉直径与斑块状况,在判断眼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较一般螺旋CT成像更胜一筹。
- 刘传勇刘洪曹伟
- 关键词:螺旋CT成像
- 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入院就诊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诊断结果方面,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无统计价值(P>0.05)。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患者肿瘤边缘可出现结节状与斑点状的强化。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动脉期结果与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静脉期,患者可出现增强范围扩大与扩展的问题。结论:在肝脏血管瘤患者诊断过程中,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均具有较好的针对价值,基于此,在临床过程中,医疗人员可依据患者情况选择上述检查方法或采用二者联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 杨浩然曹伟张学勤
-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影像检查螺旋CT增强扫描MRI
-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上海世博会新闻对比研究
- 新闻媒体一直向大众宣称其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者们的大量研究否认了这一观点,他们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对新闻语篇的研究分析揭示了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以及...
- 曹伟
- 关键词: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意识形态语用分析
- 64层螺旋CT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和超声心动图(ECG)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价MDCT测定LVEF的准确性。
资料和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02月01日至2010年01月01日对临...
- 曹伟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左心室射血分数
- 服装缝制流水线编排系统研究与实现
- 随着控制技术朝着复杂计算机网络控制方向发展,控制设计人员不能只解决底层的实时控制问题,还要解决上层辅助制造所带来的综合自动化问题。本文对某订单型制衣企业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编排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普遍没有研究到的多缝...
- 曹伟
- 关键词:智能优化算法数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睑板腺癌与基底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 2022年
- 目的:探讨睑板腺癌(SC)与基底细胞癌(B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4例SC和7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结果:在14例SC患者中6例行CT平扫检查,7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行CT与MRI检查;在7例BCC患者中1例行CT平扫检查,5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行CT与MRI检查。SC病例中92.9%为女性(13/14),50%发生于上睑(7/14),病灶形态多数呈环条状和结节状(12/14),半数病灶边界不清晰(7/14),病灶内常出现“弧形征”(5/14)和气体征(4/7),1例侵犯邻近眼眶组织;BCC病例男女患者比例相近,病灶全部位于下睑(7/7),近半数病灶形态呈结节状(3/7),边界多数较清晰(6/7),1例病灶内见钙化灶,未见病灶侵犯邻近组织。结论:SC与BCC在流行病学、发病部位、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掌握二者鉴别要点可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
- 吴爽曹伟张涛许旭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睑板腺癌基底细胞癌
- 高浓度造影剂在眼动脉CT双能量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双能量血管成像配合高浓度碘造影剂在眼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行颅脑CTA患者80例(160眼),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分别行双能CT血管造影及螺旋CT减影成像后判断与分析。前者使用拜耳370mg I/m L造影剂,后者使用GE 350mg I/m L造影剂;结果:所有入选者的眼动脉CTA图像均明确显示,眼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充盈良好;经过测定,观察组的颅内段、视神经管段、眶内段等眼动脉直径都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直径分别为1.26 mm±0.16 mm、1.21 mm±0.18 mm、1.12 mm±0.14 mm;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8.8%和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双源螺旋CT行双能CT血管成像在眼动脉疾病判断的应用显示效果佳,能有效判断眼动脉直径状况与斑块情况,从而指导治疗。
- 曹伟刘洪王帆黄海东
- 关键词:眼动脉
- 简笔画风格的动画设计与实现
- 简笔画风格动画是以初级视觉语言为元素,提取事物的典型特征,运用高度概括抽象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几何化简约化风格与艺术感染力的动画艺术形式,在视觉效果上呈现简练直观,在主旨内涵上彰显深刻的主题与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如何设计与实...
- 曹伟
- 关键词:简笔画动画设计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腹部实质脏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腹部实质脏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I对46例疑为腹部实质脏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自由状态下轴位DWI扫描,研究DWI对腹部实质脏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MRI诊断原发性肝癌11例,肝囊肿14例,实体肾癌8例,囊性肾癌4例,胰腺癌7例,其诊出率为95.65%。DWI技术检查原发性肝癌的平均ADC值为(1.33±0.13)×10-3mm2/s,肝囊肿平均ADC值为(2.93±0.52)×10-3mm2/s,实体肾癌平均ADC值为(1.50±0.80)×10-3mm2/s,囊性肾癌平均ADC值为(2.44±0.40)×10-3mm2/s,胰腺癌平均ADC值为(1.44±0.20)×10-3mm2/s。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腹部实质脏器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依据。
- 黄海东曹伟王辉赵蕤刘洪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腹部
- 64层螺旋CT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平衡法心血池显像(GBPI)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价MSCT测定LVEF的准确性。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47例,男36例,女1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部分有心前区疼痛症状,全部病例均行心脏MSCT和GBPI检查。结果MSCT和GBPI两种方法的LVEF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LVEF相关性良好,MSCT测得的LVEF值偏大。结论MSCT测定左心室LVEF准确、可靠,与GBPI测得的LVEF值相关性高。
- 曹伟高歌军胡春艾郝敬明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