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朦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类群豹纹鳃棘鲈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鉴别方法
- 不同类群豹纹鳃棘鲈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鉴别方法,涉及豹纹鳃棘鲈。1)提取东星斑的基因组DNA;2)以步骤1)所得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两次PCR扩增东星斑的线粒体基因组中的COI基因,获得PCR扩增产物;3)将PCR扩增产物...
- 蔡晓鹏王航俊丁少雄曲朦张荣墨
- 文献传递
- 雌雄同体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性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俗称红斑,主要分布在我国闽浙沿海一带,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与多数石斑鱼种类类似,赤点石斑鱼大多为雌性先熟的顺序型雌雄同体。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
- 曲朦王焕丁少雄
-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雌雄同体超微结构
- 两种雌雄同体鱼类——赤点石斑鱼和花斑溪鳉性别发育的比较研究
- 鱼类是目前数量最多且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脊椎动物类群。为了适应复杂的水生环境并产生更多的后代,鱼类的繁殖策略也十分多样且复杂,几乎囊括了脊椎动物中所有已知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方式。该特性使鱼类成为了研究性别决定和性别调控机制...
- 曲朦
- 关键词:雌雄同体赤点石斑鱼VASADMRT1FOXL2
-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ApoA-I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 ApoA-I(apolipoprotein A-I)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脂类代谢,尤其是促进胆固醇从组织到肝脏的逆向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另外,ApoA-I还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广谱抗菌以及抗...
- 曲朦黄晓红李海张晓洁王亚琴陈彤丁少雄
- 文献传递
- 赤点石斑鱼HSP60基因克隆及弧菌应激前后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HSP60(heat shock protein 60,热休克蛋白60)作为高度保守的热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员,不仅可以在应激状态下帮助其他蛋白正确折叠并恢复天然构象,还可作为危险信号作用于天然免疫系统。基于HSP60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获得赤点石斑鱼HSP60 cDNA全序列及基因组全序列。其cDNA序列全长2 351 bp,包括75 bp的5′UTR,539 bp的3′UTR和1 737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78个氨基酸。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性很高。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与传统物种树基本吻合,说明HSP60可能是1个潜在的可用于物种系统进化研究的良好标记。所获得的赤点石斑鱼HSP60基因组全序列含有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也与已知其他硬骨鱼类基本一致。这种在序列特征、蛋白空间结构及基因组结构上的高度保守性意味着HSP60在动物生命活动中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时PCR检测结果发现HSP60在赤点石斑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而攻毒后鱼体肝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鳃、脾、胃和脑等重要组织器官的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结果证实了HSP60基因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了作用。
- 曲朦施晓峰张之文丁少雄
-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HSP60克隆
- 两种雌雄同体鱼类--赤点石斑鱼和花斑溪鱂性别发育的比较研究
- 鱼类是目前数量最多且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脊椎动物类群。为了适应复杂的水生环境并产生更多的后代,鱼类的繁殖策略也十分多样且复杂,几乎囊括了脊椎动物中所有已知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方式。该特性使鱼类成为了研究性别决定和性别调控机制...
- 曲朦
- 关键词:分子调控机制
- 不同类群豹纹鳃棘鲈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鉴别方法
- 不同类群豹纹鳃棘鲈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鉴别方法,涉及豹纹鳃棘鲈。1)提取东星斑的基因组DNA;2)以步骤1)所得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两次PCR扩增东星斑的线粒体基因组中的COI基因,获得PCR扩增产物;3)将PCR扩增产物...
- 蔡晓鹏王航俊丁少雄曲朦张荣墨
- 文献传递
-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ApoA-I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 ApoA-I(apolipoprotein A-I)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脂类代谢,尤其是促进胆固醇从组织到肝脏的逆向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另外,ApoA-I还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广谱抗菌以及抗...
- 曲朦黄晓红李海张晓洁王亚琴陈彤丁少雄
- 一种鉴别杂交石斑鱼个体的方法
- 一种鉴别杂交石斑鱼个体的方法,涉及石斑鱼。提取石斑鱼个体基因组DNA,PCR扩增其线粒体COI基因和核基因RYR3,COI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RYR3基因的PCR产物经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获得RYR3的等位基因序列,...
- 曲朦丁少雄刘巧红唐未
- 文献传递
- 石斑鱼生物学及人工繁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8年
- 石斑鱼(Epinephelidae)是名贵的海产鱼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近岸岩滩和珊瑚礁水域,是岩礁生态系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类生物学、生态学、渔业资源及人工繁育养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报道石斑鱼类的形态比较特征,栖息、摄食和繁殖习性,系统演化与分类,种类地理分布,人工繁育等研究进展以及养殖发展概况;报道全球石斑鱼自然资源明显衰退的现状评估以及对石斑鱼资源保护的共识和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此外,根据作者多年开展的鱼类遗传生物学研究,指出强化我国海域野生石斑鱼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杂交石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加强石斑鱼杂交选育行业管理,是我国石斑鱼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 丁少雄丁少雄吴昊昊曲朦
- 关键词: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