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正雨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庞杂,包含了各种感染性、肿瘤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往往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是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影像学标志,给诊治带来极大困难。尽管当代诊疗技术较50年前有了巨大飞跃,FU0依然是全球常见诊治难题。
- 时正雨黄文祥
-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诊疗技术肿瘤性血清学
- 不明原因发热(FUO)改良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
- 背景: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共通表现,长期发热病人的病因诊断是临床医师常要面对的难题。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unkown origin,FUO)的概念最早于1961年提出,被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
- 时正雨
-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学炎症标志物
- 屎肠球菌esp和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屎肠球菌esp、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hyl、esp基因的分布情况,微量板定量检测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yl、esp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 70株临床分离屎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为18.6%,其中hyl基因阳性株不能形成生物被膜,esp基因阳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36.4%,hyl+esp阳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27.3%,esp基因阴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6%。结论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hyl基因不能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esp基因能够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生物被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 孙秋黄文祥时正雨刘成伟李崇智
- 关键词:屎肠球菌生物被膜
-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标准探讨附140例分析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诊断标准。方法前瞻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感染科收治的140例FUO病人,以发热时间不同分为热程14~20 d(A组)和≥21 d(B组)两组,比较两组病例...
- 时正雨黄文祥
-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
- 文献传递
- 人参皂苷Rg1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疗效,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连续酒精灌胃的方式构建酒精性肝炎大鼠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Rg1组(20只)、地塞米松组(20只),模型组、Rg1组、地塞米松组分别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Rg1及地塞米松灌胃治疗。采集大鼠血清检测肝功能生物化学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观察肝脏炎性变和脂肪变及凋亡程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RT-PCR分别检测caspase3、caspase8、NF—κB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改变。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模型构建完成后,病理检查证实模型组大鼠肝脏1/3以上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呈现典型的酒精性脂肪肝病理表现。治疗120h后,Rg1组及地塞米松组的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模型组,Rg1组与模型组比较,ALT为(69.19±8.00)U/L对比(102.88±5.16)U/L,TBil为(0.36±0.07)μmol/L对比(1.20±0.18)μmol/L,白细胞介素6为(126.50±6.50)U/ml对比(169.19±7.68)U/ml,肿瘤坏死因子α为(268.31±13.19)μg/L对比(318.94±7.87)μg/L,尸值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caspase8、NF—κB,模型组表达量明显高于Rg1组和地塞米松组护〈0.05)。TUNEL染色示模型组凋亡指数高于地塞米松组及Rg1组(P〈0.05)。RT-PCR检测caspase3、caspase8、NF—κBmRNA,Rg1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低于模型组泸〈0.05),Rg1组以上各项水平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8、NF—κB蛋白表达,Rg1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Rg1组以上各项水平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人参皂昔Rg2通过阻断凋亡通路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可显著缓解酒精性肝炎大鼠的病理损伤,改善肝脏功能。
- 刘舒黄文祥辛小娟赵金秋时正雨刘成伟唐君
- 关键词:炎症因子肝功能细胞凋亡人参皂苷R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