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晓玲
- 作品数:96 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支疆计划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砷致糖尿病潜在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0年
- 砷(A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毒性很强的类金属元素,长期接触砷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砷可能是通过多重机制,影响一系列调节事件,综合发生作用引发糖尿病。本文通过分析砷对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表达的改变,阐述了砷对直接参与葡萄糖平衡调节的组织的影响,而这些有可能是砷引发2型糖尿病的机制。
- 王瑞慕晓玲
- 关键词:砷T2DM胰岛素葡萄糖基因表达
- 长期低剂量NaAsO2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 2009年
- 目的研究在建立抗砷细胞模型CAsE-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过程中,低剂量砷长期暴露对hBMSCs分化的作用。方法常规条件培养hBMSCs,实验组用1μmol/L的亚砷酸钠连续诱导hBMSCs≥12周,采用48h急性砷中毒实验检测细胞抗砷性的产生;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CAsE-hBMSCs的增殖能力;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砷对Oct-4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砷对ABCG2表达的影响。结果用1μmol/L的亚砷酸钠连续诱导12周后,hBMSCs获得抗砷性,砷诱导hBMSCs的LC50为35.59μmol/L,平行培养的hBMSCs的LC50为18.04μmol/L;与对照组比较,CAsE-hBMSCs不具有恶性增殖能力;Oct-4基因在第4代、第18代及砷诱导4周的hBMSCs中均有表达,但在亚砷酸钠诱导12周、15周后未检测到Oct-4的表达;Oct-4蛋白在第4代hBMSCs表达阳性,砷诱导15周的CAsE-hBMSCs中呈弱阳性表达,阳性颗粒分布在胞质内;实时定量结果显示ABCG2在砷诱导15周的hBMSCs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长期低剂量NaAsO...
- 冯丽娜王一李思源慕晓玲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OCT-4ABCG2RT-PCR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术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1~3d龄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用胶原酶I分离心肌细胞,离心收集心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后培养于DMEM培养基。显微镜下鉴定心肌细胞的纯度和形态结构,锥虫蓝染色检查心肌细胞成活率。结果心肌细胞纯度为96%,平均成活率95.43%,并出现同簇细胞的同步跳动。结论该方法简单有效,为研究心肌细胞的人员提供了一种实验手段。
- 李润琴慕晓玲
-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心肌心室肌细胞
- 砷致癌抗癌机制与MAPK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砷(As)及其化合物致癌、抗癌的作用机制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密切相关,此通路可能选择性地提高其化合物对恶性肿瘤的抑制性以及抗肿瘤制剂的敏感性。本文通过研究砷化物与MAPK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揭示细胞和生物同砷化物的分子作用机制,阐明各种细胞和生物的抗砷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
- 李媛媛姜玉峰慕晓玲
- 关键词:砷恶性肿瘤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砷的毒性机制及生物体抗砷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砷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毒性物质,生物体长期暴露在高砷环境中会产生抗砷基因。本文主要介绍砷的毒性机制以及抗砷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砷的毒性机制和抗砷基因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 杨元元慕晓玲
- 关键词:砷毒性机制
- 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临床医学本科组织胚胎学教学初探被引量:2
- 2020年
- 总结本教研室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临床医学本科组织胚胎学教学的经验,探讨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高校教师如何合理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组织胚胎学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 丁艳洁慕晓玲张志威李思源魏虹王菊裴学莲张悦者湘漪曹冬冬
-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本科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肝损伤大鼠在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构建,然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经门静脉输注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周后处死大鼠。然后检测大鼠肝功能、肝脏病理改变分析干细胞移植治疗肝损伤效果。结果:干细胞移植治疗3周后,大鼠的肝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恢复,但是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损伤的大鼠有治疗作用。
- 卢兴浩裴雪莲肖智伟郑丽华慕晓玲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损伤
- 亚砷酸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过氧化损伤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索亚砷酸钠(sodiumarsenite,NaAsO2)对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采集4周龄SD大鼠骨髓,体外培养获得大鼠骨髓MSCs,取第3代大鼠骨髓MSCs,将不同浓度NaAsO2(10、20、30、40和50mol/L)作用于大鼠骨髓MSCs,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24h,采用细胞毒性试验法观察NaAsO2对大鼠MSCs的细胞毒性作用,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并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同时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酶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NaAsO2作用于大鼠骨髓MSCs,用MTS法进行细胞毒性检测显示,当NaAsO2浓度≥20mol/L时,大鼠骨髓MSCs吸光度值分别为1.98±0.09、1.45±0.12、1.26±0.11和1.02±0.1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不同浓度NaAsO2作用于大鼠骨髓MSCs,DCF荧光强度分别为1572±124,1998±97、2337±210、2878±154和3960±135,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不同浓度NaAsO2作用于大鼠骨髓MSCs,MDA分别为1.4EU/mL±0.06EU/mL、1.9EU/mL±0.12EU/mL、2.3EU/mL±0.08EU/mL、2.6EU/mL±0.11EU/mL和3.3EU/mL±0.09EU/m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不同浓度NaAsO2作用于大鼠骨髓MSCs,SOD分别为29EU/mL±0.19EU/mL、22EU/mL±0.12EU/mL、17EU/mL±0.06EU/mL、12EU/mL±0.11EU/mL和10EU/mL±0.06EU/m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当NaAsO2浓度≥20mol/L时,大鼠骨髓MSCs的GSH分别为75EU/mL±0.11EU/mL、71EU/mL±0.8EU/mL、62EU/mL±0.12EU/mL和54EU/mL±0.9EU/m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aAsO2可以诱导大鼠骨髓MSCs氧化损伤增加,提示氧化应激可能是NaAsO2致大鼠骨髓MSCs细胞毒作用机制之一.
- 吕海龙李思源慕晓玲姜玉峰
- 关键词:亚砷酸钠间充质干细胞
- 小白鼠脊髓发育分化的定量组织化学观察
- 1994年
- 本文采用AChE、SDH、MAO及磷脂四种组织化学方法,从形态学上对BALB/C小白鼠的脊髓灰质从胚胎至成年的发育分化进行了观察.染色切片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处理.结果:胚胎第12天,磷脂颗粒出现.SDH、AChE和MAO反应分别于第11、13、14天出现阴性.以后随胚胎发育,反应逐渐增强.但AChE和SDH在生后第3天反应下降,以后又逐渐增强.应用体视学方法测量灰质与脊髓体积比,结果生前比值随胚胎发育,体积比逐渐增大,生后相反.
- 慕晓玲王士平秦传芳
- 关键词:发育脊髓
- 外源性端粒酶催化亚基不影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稳定表达端粒酶催化亚基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含有人端粒酶返转录酶(hTERT)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质粒pBabepuro-hTERT感染hBMSCs,经嘌呤霉素(puro)筛选出转基因细胞,我们将其命名为hTERT-hBMSCs。采用TRAP-ELISA法检测hBMSCs细胞转染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染色体核型分析,测量平板克隆形成率,成骨诱导等方法对hTERT-hBMSCs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TRAP-ELISA法检测转染hTERT的hBMSCs的端粒酶为阳性;hTERT-hBMSCs细胞表面抗原CD44表达阳性,CD34阴性;hTERT-hBMSCs比hBMSCs增殖活跃,目前已传了11代,尚未见衰老迹象,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正常,未见畸变;克隆形成率较低,为正常细胞;并保持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结论将外源性hTERT基因转入hBMSCs后,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化功能。
- 徐燕冯丽娜唐琪冉玉琴慕晓玲
-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基永生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