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地物类型提取研究
- 2010年
- 在多源遥感图像融合过程中,为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低频信息,从而提高对影像的解译能力,本研究尝试对传统的小波融合算法进行了改进,以SPOT5的多光谱波段和全色波段为数据源,借助MatLab与ENVI等工具,实现改进后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该融合方法跟传统融合方法相比,信息熵和清晰度都有所提高。分别以传统融合图像及改进小波变换融合后图像为分类底图,实施了监督分类,完成地物类型的提取,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变换融合后图像分类效果更好,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都有所提高,其中利用小波变换融合为基础的马氏距离法和决策树算法相结合的分类效果最佳。
- 李春静徐达
- 关键词:小波变换
- 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浙江省森林游客特征研究
- 2024年
- 利用移动通信大数据研究游客特征具有明显优势。本文获取2018—2020年浙江省森林范围内的中国联通手机用户通信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扩样等处理,统计分析了全省森林游客到访次数、性别与年龄、空间分布、来源地和出行特征等。结果表明:(1)浙江省森林旅游高峰期出现在节假日,疫情对森林旅游负面影响较大;(2)游客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30~39岁占比最高;(3)旅游人次分布聚集效应明显,森林旅游热度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基数等呈正相关关系;(4)省内游客占比达85%,省外游客主要来源于长三角地区;(5)游客选择机动车出行比例比慢行的高,人均出行次数为2~3次,人均森林驻留时长超40 min。本研究对森林旅游产业的顶层设计、资源配置、动态监测、市场营销等具有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要跨学科研究、辅助调查方法的介入。
- 张淮南刘金林李敏商天其徐达
- 关键词:移动通信大数据森林旅游游客特征
-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城市和平原绿化调查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采用成数抽样原理的调查方法,对城市和平原绿化调查与监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解决界线确定、样点布设、遥感判读、实地核查、精度分析等技术难点,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调查技术流程,并对直接影响调查工作量的样点数量进行探讨。经实际应用,结果显示:研究区调查成果翔实,成果数据有很高的精度保证,采用该技术开展城市和平原绿化调查,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和平原区调查制高点问题、数据综合分析问题及调查成果可靠性问题。
- 翁卫松徐达谭莹陈晟钟伟良诸葛刚
-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
-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的玉环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研究
- 陈晟谭莹孙海平刘根华徐达王文武陈春雷张瑜飞王剑武何伟平宋盛张成军叶进武
-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的玉环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研究》在该省尚属首次,经讨论审议,专家论证,一致通过采用这项研究的新一轮二类调查成果。按照《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完成的玉环二类调查成果,符合国家和浙江...
- 关键词:
-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保护
- 省级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以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为例
- 介绍了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借鉴国内外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以浙江省森林资源抽样调查、二类调查为实践平台,结合目前开展的多个森林监测工...
- 安兴翁卫松徐达季碧勇王文武徐军姚鸿文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中山陵景区SPOT5融合及分类技术研究
- 本文是以中山陵园景区为研究区域,在对原始数据SPOT5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地形校正和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遥感影像进行了一系列常规处理,如反差增强、比值增强、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MNF变换、假彩色合成等;在探讨分析...
- 徐达
- 关键词:SPOT5地形校正影像融合决策树
- 基于林业与国土一张图的林地数据协同处理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借助GIS,在对林业与国土一张图做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上,有效衔接两部门一张图中每个斑块的林地管理类型。以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基础属性为主线,充分考虑与国土部门认定的林地范围对接,把林地管理类型分为:双方共同认定林地、林业单方认定林地、农用地、未利用地上林地和建设用地上林地。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县双方共同认定林地范围差异最小,丘陵县次之,平原盆地县差异最大;山区林业单方认定林地面积占比小,平原区占比大;平原区农用地与未利用地上的林地相对普遍存在,丘陵、山区相对较少;建设用地上的林地面积比例与各地的城镇绿化水平高度相关,一般也是平原区高于山区。
- 陶吉兴徐达戴韫卓季碧勇张国江张小伟
- 基本地貌类型自动划分研究
- 谢哲根姚鸿文徐达李佐晖陶晶徐军谢文远汪锦辉张国江金祖达陈锋陈晟张瑜飞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为自选项目。计划名称: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编号:ZJSLZY202101。课题属于应用地貌和数字地形研究的交叉领域。背景之一,林业生产实践层面,一般仅知道县级行政区内有几个...
- 关键词:
- 基于不同立地质量的松树林蓄积量遥感估测被引量:3
- 2015年
-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在林业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建德市为研究区,基于2007年TM遥感影像和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松树林分立地质量等级和不分地位等级两种类型建立蓄积量的遥感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其中立地质量等级依据小班平均高和平均年龄建立的地位级表划分为好、中、差三种类型,以每个小班的总蓄积量为因变量,小班各单个遥感因子信息总量为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以TM遥感影像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为自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均在0.54以上,最高为0.802;2)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不分地位级总体估测精度为87.64%,分立地质量等级好、中、差三种类型总体的估测精度分别为94.14%,95.32%,92.38%,分立地质量类型建模的精度明显优于统一建模的精度。研究结果为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提供一种改进的思路,且为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遥感估测精度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 刘俊孟雪温小荣林国忠佘光辉李赟刘雪慧徐达
- 关键词:TM影像森林蓄积量
- 遥感、地面三相抽样及其在森林资源年度监测面积估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7年
- 讨论如何利用遥感数据、不同时间调查的地面样地数据之间的关系,构造三相抽样估计方法,提高年度监测的面积估计精度。提出将遥感判读样地作为一相样本,全部地面样地的前期数据作为二相样本,年度监测地面样地作为三相样本,构成三相抽样框架的方法。三相样本是一、二相样本的子集,二相样本是一相样本的子集。用一、二相样本进行前期面积的二相抽样估计,再将结果用于二、三相样本的二相估计,完成年度监测面积的三相抽样估计。在第一个年度监测年,二相样本就是周期监测年调查的全部地面样地,从第二个年度监测年开始,二相样本的调查年份可以不在同一年。给出年度监测面积成数的三相抽样估计公式及相应的方差估计极限分布公式。用浙江省实际数据计算的结果表明:三相抽样精度明显比其他估计方法高。
- 葛宏立周国模张国江杜群徐达
- 关键词:遥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