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湘蓉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儿科
  • 7篇急诊
  • 6篇转运
  • 6篇患儿
  • 5篇危重
  • 5篇危重患儿
  • 5篇儿科急诊
  • 5篇安全转运
  • 4篇院内安全转运
  • 4篇院内转运
  • 4篇小儿
  • 4篇JCI标准
  • 3篇护理
  • 2篇危重症
  • 2篇接诊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儿科危重症
  • 2篇复发
  • 2篇宝宝

机构

  • 19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徐湘蓉
  • 6篇刘花艳
  • 4篇张玉
  • 3篇余曼
  • 2篇刘新
  • 2篇谢伦艳
  • 2篇李枝国
  • 1篇李凤辉
  • 1篇胡莎
  • 1篇袁娇
  • 1篇禹晶晶
  • 1篇胡志平
  • 1篇董翠兰
  • 1篇邓定芝
  • 1篇刘丁凤
  • 1篇朱丽辉
  • 1篇肖兰兰
  • 1篇刘美迪
  • 1篇陈丹
  • 1篇陶艳

传媒

  • 4篇健康博览
  • 3篇医学信息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 1篇2014中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S”管理在儿科院内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5S”管理在儿科EICU转PICU患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规范院内转运流程.方法:将2011年1~12月的371例EICU转PICU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转运方法;将2012年1~12月的393例EICU转PICU患儿设为观察组,实行“5S”管理模式,对“5S”管理法在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进行反馈和评价,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5S”管理运用在EICU转PICU患儿的院内转运中,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确保了转运途中患儿的安全.
徐湘蓉刘花艳张玉袁娇周歆
关键词:院内转运安全转运
JCI标准下儿科急诊危重患儿行检查时院内安全转运
室是医院最先接诊危重患儿的地方,这些患儿常因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需要须进行院内转运检查.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其核心内容是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徐湘蓉
关键词:医院管理儿科急诊
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效果。心理护理方法包括:改善环境,有技巧的沟通,尊重患儿及家长等。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刘新陶艳徐湘蓉
关键词:儿科急诊输液心理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3月—12月住院的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及复诊依从性、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为(75.56±2.79)分,观察组得分为(91.74±2.34)分;对照组预防复发行为得分为(68.65±4.30)分,观察组为(89.25±2.45)分;对照组复诊依从性为85.29%,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复发率为21.57%,观察组为8.4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增进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促进预防复发的健康行为,提高复诊依从性,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刘花艳刘丁凤肖兰兰张玉徐湘蓉朱丽辉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健康教育复发
专职化护理小组干预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小组干预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急诊科专科化护理小组干预实施前(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与实施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各自接收的42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分别归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观察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专职化护理小组干预后,干预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复发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专职化护理小组干预应用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惊厥复发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率。
余曼徐湘蓉
关键词:复发护理满意度
浅谈儿科急诊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形式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浅谈儿科急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方法针对儿科急诊病人的特点、急诊健康教育的目标、急诊健康教育的内容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结果让广大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以急诊健康教育为载体,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综合质量。结论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地言传身教,能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谢伦艳徐湘蓉余曼
关键词:儿科急诊健康教育
儿科急诊室护士预防医院感染的自我防护
2011年
目的加强儿科急诊室护士自我防护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导致儿科急诊室护士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采取增强护士防护意识、科室环境消毒、规范护士职业伤害自我防护的方法。结果减少了儿科急诊室护士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自我防护可以减少儿科急诊室护士的发生医院感染,是儿科急诊室护士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徐湘蓉刘花艳胡莎刘美迪
关键词:医院感染自我防护
儿科急危重患儿院内安全转运被引量:1
2014年
综述了急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发展,详细总结了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转运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以及转运后的准确交接,并对急危重患儿的院内安全转运进行了展望,以提高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徐湘蓉李枝国
关键词:院内转运
JCI标准下分诊与接诊方式对危重症患儿安全接诊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分诊与接诊方式对儿科危重症急诊室安全接诊的影响,建立完善的急诊室分诊与接诊制度,以促进儿科危重症患儿的医疗安全,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方法将2012年2—5月分诊为危急、紧急的危重症患儿1 2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诊与接诊方式;将2013年2—5月分诊为1级、2级的危重症患儿1 309例设为观察组,按JCI标准分诊与接诊方式。比较两组间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9.8%,高于对照组99.2%;死亡率0.2%,低于对照组的0.8%;患儿家属满意度92.4%,高于对照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CI标准下分诊与接诊方式优于传统分诊与接诊方式,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儿科危重症患儿的急诊室接诊安全,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刘花艳徐湘蓉张玉余曼胡志平易淑玉陈丹
关键词:儿科危重症JCI标准安全护理
五级制分诊标准对儿科危重症急诊安全接诊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五级制分诊标准对儿科危重症急诊安全接诊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分诊制度,以促进儿科危重症患儿的医疗安全,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方法:将2011年5~9月在急诊室就诊的124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诊方式分诊为危急、紧急、急症、次急症的患儿;2012年5~9月在急诊室就诊的1309例患儿设为试验组,按五级制分诊标准分诊为1级、2级、3级、4级、5级的患儿。对两组患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级制分诊标准与接诊方式传统分诊与接诊方式,可以促进儿科危重症患儿的急诊接诊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李凤辉刘花艳禹晶晶徐湘蓉
关键词:儿科危重症急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