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用血
  • 1篇蛋白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建设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
  • 1篇血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反应蛋...
  • 1篇血型
  • 1篇用血情况
  • 1篇早发型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溶血
  • 1篇输血
  • 1篇输血管理

机构

  • 5篇成都市龙泉驿...
  • 2篇成都市龙泉驿...

作者

  • 5篇徐晓都
  • 2篇王维
  • 1篇叶丹
  • 1篇周隽
  • 1篇汪广斌
  • 1篇张婷
  • 1篇吴博
  • 1篇赵咏梅
  • 1篇彭萍
  • 1篇钟琼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培养结果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基在MP感染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P快速鉴定培养基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患呼吸道感染的1 62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本组患者咽拭子标本MP培养阳性共656例,总阳性率40.49%,其中男性阳性率40.85%,女性阳性率40.13%,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儿童阳性率45.95%,3~14岁阳性率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阳性率与冬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P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MP感染总检出率较高,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一般实验室诊断MP感染的首选试验。
彭萍徐晓都汪广斌叶丹张婷吴博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培养基
个体化预测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的风险Nomgram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究个体化预测胎儿和新生儿溶血(HFN)的风险Nomgram模型。方法 选择分娩的胎儿和新生儿16 450例,随机选择15 182例作为建模组,1 268例为验证组。根据溶血情况将建模组胎儿和新生儿分为HFN患儿3 882例(HFN组),其他为非HFN组共11 300例。Logistic分析HFN的危险因素,建立HFN风险Nom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分析发现,较低出生体质量、胎龄、出生1 min Apgar评分、胎次、出生24 h血红蛋白,及较高产妇产前抗体IgG效价均是HFN的危险因素。建模组与验证组标准曲线、矫正曲线的拟合度较好。ROC曲线分析显示,建模组曲线下面积为0.852,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811,提示该风险模型具有较好预测精准度。结论 成功建立HFN的风险Nomgram模型,对临床开展早期监测、及时干预以提高新生儿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维李洪丽徐晓都刘思源赵咏梅
成都市龙泉驿区用血情况的季节变化、血型偏型以及临床用血增长速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成都市龙泉驿区用血情况的季节变化、血型偏型以及临床用血增长速度。方法:取自成都市龙泉驿区储血点2015年至2018年发往各医院的全血和成分血,分析其用血情况的季节变化、血型偏型以及临床用血增长速度。结果:每年的2、8月份临床血液成分用量用量较少,6、7、10、11月份临床血液成分用量较多,全年中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用量较其他俩季度多;2015年至2018年龙泉驿区临床血液用量呈逐年上涨趋势;2015年至2018年龙泉驿区血液临床血液分型均以O型最高,接下来依次为A型、B型、AB型,且各年份之间差距不大。结论:成都市龙泉驿区用血呈增长趋势,季度间存在差异,但血型分布较稳定,可根据季节变化和临床用血增速等情况合理制定区域内用血计划。
徐晓都
关键词:用血情况
血清TSP-1、VEGF及TSP-1/VEGF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SP-1/VEGF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孕28~33周EOSP孕妇3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门诊正常产检的孕28~33周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以及行孕中期唐氏筛查(孕15~20周)并分娩的孕妇90例为验证组。分析TSP-1、VEGF、TSP-1/VEGF对EOSP的预测价值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TSP-1水平及TSP-1/VEGF均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P-1、VEGF、TSP-1/VEGF均对EOSP有一定预测价值,截断值分别为2.44 ng/mL、319.21 pg/mL、9.13,TSP-1/VEGF预测EOSP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50。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SP-1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265,P<0.001),TSP-1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1 min评分、Apgar 5 min评分)呈负相关(r=-0.588、-0.621、-0.593,均P<0.001),而血清VEGF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728、0.700、0.712,均P<0.001),TSP-1/VEGF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r=-0.817、-0.834、-0.823,均P<0.001)。验证组中,EOSP组TSP-1水平及TSP-1/VEGF高于非EOSP组,VEGF水平低于非EO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SP-1/VEGF对EOSP有较高的预测价值,TSP-1/VEGF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
罗敏徐晓都王维周隽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基于信息化建设在优化输血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输血科输血管理中运用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方法针对该院在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模拟信息化建设后对其的优化效果,讨论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否能有效提高该院输血管理工作质量。结果针对本院血库管理工作及用血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假设使用信息化建设后的效果,无论是从血液利用率的角度还是输血工作质量的角度来看,将信息化建设运用到本院输血工作中均是可行的。结论在输血科输血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提高输血管理的工作效率,值得广泛推行。
徐晓都罗敏钟琼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输血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