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斑块
  • 4篇蛋白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斑块稳定
  • 4篇斑块稳定性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粥样硬化模型
  • 2篇心肌
  • 2篇硬化斑块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蛋白
  • 2篇热休克蛋白6...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电图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斑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徐晓娜
  • 7篇李广平
  • 3篇陆敏
  • 3篇付文良
  • 1篇周丽娟
  • 1篇刘洪梅
  • 1篇杨万松
  • 1篇郑心田
  • 1篇倪燕萍
  • 1篇李健
  • 1篇布继洲

传媒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2008第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普罗布考对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斑块稳定性及热休克蛋白60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和球囊损伤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HSP60的表达及其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和普罗布考对HSP60表达的影响. 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6)、高...
徐晓娜李广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热休克蛋白60斑块稳定性
文献传递
普罗布可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斑块稳定性及热休克蛋白6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中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及其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和普罗布可对HSP60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6)、高脂饮食组(n=8)、普罗布可组(n=6)。对照组予以普食喂养,高脂饮食组和普罗布可组予高脂喂养。4周后高脂饮食组和普罗布可组行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后普罗布可组每只兔子加用普罗布可1000mg/d口服,10周末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动脉中HSP60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HSP60的水平。结果高脂饮食组动脉可见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普罗布可组无典型斑块形成,内膜增厚较为明显;与高脂饮食组相比较,普罗布可组血清CRP、IL-6、ox-LDL、HSP60水平降低;普罗布可组内膜和中膜HSP60的表达较高脂饮食组明显减少。血清HSP60水平与CRP、IL-6、ox-LDL水平正相关。结论HSP60在兔AS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普罗布可可抑制兔AS模型血清和斑块中HSP60的表达。
徐晓娜李广平周丽娟付文良陆敏杨万松刘洪梅倪燕萍李健布继洲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热休克蛋白质类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07年
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非造血生物作用逐渐引起关注。研究表明,EPO 可以减轻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的调亡,从而使其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条途径。
徐晓娜李广平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促红细胞生成素
瑞舒伐他汀逆转动脉硬化斑块以及与斑块稳定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期探讨HSP60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2个月龄健康白兔,雌雄不限,体重(1.85±0.15)kg。分组:①空白对照组(n=6);②高脂对照组(n=6),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③瑞舒伐他汀(Rs)组...
李广平付文良徐晓娜陆敏
文献传递
瑞舒伐他汀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和破裂机制,以及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8只普通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高脂组(6只)和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6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分别采用酶比色法、氧化酶终点法检测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表达水平;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血管面积、斑块面积、斑块比例及hsp60阳性表达面积。结果至实验结束时,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动物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IL-6和hsp60表达水平均低于高脂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血清IL-6与hsp60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3,0.894;P=0.008,0.006)。至实验结束时,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动物血管面积、斑块面积、斑块比例及hsp60阳性表达面积均小于高脂组(p〈0.05),斑块性质稳定。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其药理学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sp60参与的炎性反应有关。
付文良李广平陆敏徐晓娜
关键词:降血脂药监控蛋白60白细胞介素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室速1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女、65岁,间断胸闷胸痛10年,晕厥1次,加重1周入院。住院后心脏超声示:室间隔厚20mm,左室后壁厚16.2mm,左室舒张末内径30.5mm,左房内径50.8mm,EF58.19%,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左室流出道(LVOT)血流速度增快,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为缓解LVOT梗阻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徐晓娜李广平郑心田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化学消融心电图QT间期
普罗布考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普罗布考对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6)、高脂饮食组(n=8)和普罗布考组(n=6)。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和普罗布考组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高脂饮食组和普罗布考组行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后普罗布考组每只大白兔加用普罗布考1g/d口服,10周末取血测血清CRP水平,之后处死动物取损伤处动脉,用HE染色观察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组动脉可见典型的AS斑块形成,普罗布考组无典型斑块形成,内膜增厚较为明显;与高脂饮食组比较,普罗布考组血清CRP水平较低[(8.10±1.02)mg/L比(11.35±2.32)mg/L,P<0.05]。结论 CRP在兔AS模型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普罗布考有一定的抑制兔AS模型血清CRP表达的作用。
徐晓娜李广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质斑块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