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荣

作品数:59 被引量:476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细胞
  • 7篇生物力学
  • 7篇括约肌
  • 7篇ODDI括约...
  • 6篇骨细胞
  • 6篇成骨
  • 6篇成骨细胞
  • 5篇制剂
  • 4篇胆管
  • 4篇粘弹性
  • 4篇粘附
  • 3篇胆道
  • 3篇电生理
  • 3篇粘度
  • 3篇微管
  • 3篇微管吸吮
  • 3篇微管吸吮技术
  • 3篇吸吮
  • 3篇细胞力学
  • 3篇口服

机构

  • 57篇重庆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8篇徐世荣
  • 18篇蔡绍皙
  • 11篇吴云鹏
  • 11篇王建华
  • 8篇匡震邦
  • 8篇张西正
  • 7篇黄岂平
  • 7篇李智华
  • 6篇刘永康
  • 6篇吕正检
  • 6篇禹建峰
  • 6篇王远亮
  • 5篇秦建
  • 5篇杨志明
  • 5篇秦廷武
  • 4篇吴泽志
  • 3篇王贵学
  • 3篇陈飞
  • 3篇杨瑞芳
  • 3篇李晓武

传媒

  • 7篇重庆大学学报...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实验力学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成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消化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力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向循环拉伸应变作用下成骨细胞动力学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成骨细胞在不同基底应变作用下 ,细胞相对增殖指数与加载时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细胞单向循环等应变加载装置对成骨细胞加载。实验分为 5 0 0 ,10 0 0 ,15 0 0 με3组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DNA分析。 结果 在 3种不同应变水平下 ,成骨细胞在加载 12h时相对增殖指数最大 ,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趋向于 1。 结论 成骨细胞是一种对力学因素可兴奋的细胞 。
张西正康少华匡震邦蔡绍皙王远亮徐世荣黄岂平
关键词:成骨细胞生物力学骨延长术增殖指数
壳聚糖在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壳聚糖应用于黏膜给药上的新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壳聚糖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一种应用日渐广泛的药用辅料。结论壳聚糖可以在黏膜的控,缓释给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建华杨永陈慧云吕正检徐世荣
关键词:壳聚糖黏膜给药促吸收
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粘弹性与相对增殖指数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利用微管吸吮技术 (Micropipetteaspirationtechnique) ,测量不同应变水平作用下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粘弹性。发现在细胞相对增殖指数最大时 ,细胞的粘弹性大于控制组 ,从细胞生物力学的角度证实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
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王远亮徐世荣黄岂平
关键词:成骨细胞粘弹性WISTAR大鼠微管吸吮技术
一种平板流动腔重力灌流系统的力学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分析了一种采用重力灌流的平板流动腔灌流系统,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出相应的阻力系数,获得平板流动腔剪应力、雷诺数以及入口长度与流体重力灌流高度的关系。
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徐世荣王贵学龙天渝
关键词:剪应力细胞力学
聚合物表面生物修饰对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为了探讨增强肌腱细胞与聚合物材料黏附力学特性的措施 ,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 85 / 15 ,制成透光的薄膜 ,在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的基础上 ,表面裱衬细胞外基质 ( I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 ,以及相应的抗体 )和生长因子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 ,接种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后 ,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结果显示 :在聚合物薄膜表面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或 I型胶原蛋白 ,可明显提高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 ( P<0 .0 5 ) ,但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复合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或 I型胶原蛋白抗体 ,则引起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明显下降 ( P<0 .0 5 ) ;肌腱细胞对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与细胞外基质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或 I型胶原蛋白 )的裱衬浓度有很好的依赖性 ;I型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介导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特异性黏附作用 ;二者复合裱衬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 ,可产生协同作用 ,增强黏附效果 ;这种特异性黏附作用可被相应的抗体分子所抑制 ;生长因子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有明显的促黏附作用。提示 ,材料表面生物修饰可促进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的黏附作用 。
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黎红秦建吴泽志徐世荣蔡绍皙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肌腱
人体胆道系统中压力波传输的模拟实验
2000年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 ,建粒并验证了模拟人体胆道系统模型 ,以DZ - 5型振荡仪为压力波振荡源 ,采用微机A/D动态测试系统 ,在模拟人体胆道系统模型实验台上 ,开展了压力波传输规律、奥狄斯 (Oddis’)括约肌功能的研究 ,同时进行了振荡排石实验。验证并完善了理论分析提出的振荡排石机理。建议对失去括约肌功能的患者在振荡治疗时采取在预置T管中放置单向阀。振荡排石参数的优化、脉频对排石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刘方杨瑞芳徐世荣吴云鹏谢卫东
关键词:胆结石胆管胆道系统
颅脑创伤后血液表观粘度的变化
1999年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变化。方法:以PBⅠ—Ⅱ型损伤装置制成兔中度颅脑创伤,采集伤后1h,6h,24h的血样,用Low Shear30测量表观粘度,同时测红细胞压积。比较创伤组和对照组的表观粘度、还原粘度、乘幂函数系数及计算的红细胞压积为40%时的表观粘度。结果:乘幂函数描述血液表观粘度可有效地消除红细胞压积的影响。颅脑创伤后1h其血液粘度即明显增加,伤后6h持续增加,伤后24h较伤后6h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增加在低切下更为明显。结论:乘幂函数描述血液表观粘度是可行有效的方法,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变化可能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提示可用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治疗颅脑创伤。
刘海鹏谢伯林王正国尹志勇朱佩芳陈海斌张可成徐世荣
关键词:脑损伤表观粘度红细胞压积
犬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研究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Oddi括约肌(SO)肌电的影响。方法 禁食16~18h(可自由饮水),成年杂种犬麻醉后,实验组行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对照组仅行幽门成形术。手术后8周行SO肌电记录(SOE)。结果 实验组慢波幅度明显升高,快波未观察到显著性变化。结论 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SO肌电产生明显影响。
禹建峰李智华李晓武刘永康陈飞徐世荣
关键词:电生理迷走神经干切断术ODDI括约肌
细菌芽孢形成机制在微生态制剂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9
2007年
益生菌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是生产者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临的两大挑战。由于芽孢对多种不利环境有极大的抗性而成为近年来益生菌剂中一个研究热点。芽孢的抗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通过芽孢这种独特结构来实现。Spo0A和σ是芽孢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因子。杆菌和梭菌在芽孢形成中的主要差别是梭菌形成感受态细胞和淀粉粒的积累。为了得到最高的菌体浓度和芽孢形成率,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其中,遗传性、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无机盐、淀粉、菌体浓度、营养因子的限量添加都与芽孢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徐世荣陈骧吴云鹏
关键词:益生菌芽孢
GPC-RI-MALLS技术测定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被引量:16
2007年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优良的血浆代用品,作者介绍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检测(R I)-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联用技术测试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给出了测试折光指数增量dn/d c值、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对其分析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实验技术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该方法以CH3COOH/CH3COONa溶液作为流动相,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作为羟乙基淀粉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试的常规分析方法。
吴扬兰王远亮徐世荣杨亚联王喜云
关键词:GPC羟乙基淀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