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猛青
- 作品数:30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宿迁市钟吾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2例晚期NSCLC患者应用DP方案化疗2周期后,采用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3例(40.6%),稳定18例(56.2%),进展1例(3.1%),有效率为40.6%,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结论 D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且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张茹茹彭猛青郁飞文朱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顺铂生活质量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肺癌的诊断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PCR -ELISA)对 3 6例肺癌和 3 2例支气管、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83 .3 % (3 0 3 6) ,支气管、肺良性疾病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6.6% (2 3 2 )。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是肺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 。
- 罗涛陈玉玲朱述阳彭猛青王绪
- 关键词:肺癌端粒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检测 p16基因在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痰液脱落细胞中甲基化状态 ,以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的核酸内切酶 Sma 、Sac 酶切基因组 DNA,对 5 6份肺癌组织及相应痰液、6 0份非恶性病变肺组织及 2 8份痰液进行 PCR分析。结果 p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 30 .4% (17/5 6 ) ,相应的痰液中为 2 8.6 % (16 /5 6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430 ,P=0 .836 )。 6 0份非恶性病变肺组织甲基化率为 3.3% (2 /6 0 ) ,2 8份痰液无 1份发现 p16基因甲基化。结论 肺癌组织及相应的痰液脱落细胞 p16基因 5′- Cp G岛甲基化率相似 ,即痰液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反映肺癌组织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因此 ,检测痰液脱落细胞
- 彭猛青王绪刘德林罗涛马淑华朱述阳毛筱芬陈玉玲邵华军
- 关键词:P16基因甲基化肺癌
- 基于LINC00662/miR-16-5p信号通路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
- 2025年
-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662(LINC0066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并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收治的3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病灶≥3 cm)样本,体外培养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及NSCLC细胞系A549、HCC827、NCI-H1299,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662、miR-16-5p在NSCLC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对A549细胞进行转染分组:si-NC组(转染si-NC)、si-LINC00662组(转染si-LINC00662)、miR-NC组(转染miR-NC)、amiR-16-5p组(转染miR-16-5p模拟物)、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anti-miR-16-5p组(转染anti-miR-16-5p)、si-LINC00662+anti-miR-NC组(共转染si-LINC00662和anti-miR-NC)、si-LINC00662+anti-miR-16-5p组(共转染si-LINC00662、和anti-miR-16-5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LINC00662与miR-16-5p的靶向结合。Pearson法分析癌组织中LINC00662表达与miR-16-5p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LINC00662表达明显升高,miR-16-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EAS-2B细胞相比,A549、HCC827、NCI-H1299细胞中LINC00662表达明显升高,miR-16-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A549细胞变化更多,故选取其进行后续实验。与si-NC组相比,si-LINC0066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miR-NC组相比,miR-16-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si-LINC00662+anti-miR-NC组相比,si-LINC00662+anti-miR-16-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LINC00662组细胞中miR-16-5p表达明显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试验结果显示,LINC00662可与miR-16-5p靶向结合导致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earson法分析显示,癌组织中LINC00662的表达与miR-16-5p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LINC00662在NSCLC�
- 徐娟张茹茹郁飞文何向锋彭猛青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长链非编码RNA增殖凋亡
- RT-PCR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及区域淋巴结中CK19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应用RT 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情况。方法 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法检测 78例肺癌患者和 3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淋巴结中CK19(cytokeratin 19)mRNA的表达 ,另抽取 1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对所有淋巴结进行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 ,观察转移情况。结果 7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K 19mRNA表达阳性率为 38.5 % ,肺良性疾病组仅为 6 .7% ( χ2 =10 .5 0 5 ,P =0 .0 0 1) ;10例健康人外周血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淋巴结CK19mRNA阳性率分别为 36 .9%和 0 % (Fisher’sexact =0 .0 14 )。肺癌组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癌转移阳性率为 17.9% ,与同组CK 19mRNA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 χ2 =7.6 6 4,P =0 .0 0 6 )。结论 以CK19mRNA为分子标记 ,用RT 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可能有助于亚临床转移的早期发现 。
- 刘德林王绪朱广迎彭猛青蒋晓东陈杰王伟张海洲
- 关键词:RT-PCR肺癌微转移CK19
- 唑来膦酸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骨转移性疼痛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35例,治疗后2周评价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疼痛总有效率94.3%。KPS评分治疗前为(62.8±9.8)分,治疗后为(72.8±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评分治疗前(31.0±8.8)分,治疗后(45.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得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张茹茹彭猛青朱杰郁飞文
- 关键词:唑来膦酸吗啡缓释片骨转移疼痛生活质量
- CT导向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X线平片与CT扫描疑诊为早期肺癌 5 2例患者 ,分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与经皮针刺切割活检 ,并使用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 ;而后将早期肺癌 (T1N0 M0 )与非癌病变组对照研究。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 2 2例 ,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86 .4 % (19/ 2 2 ) ;经手术或随访 2年以上证实为良性病变者 2 4例 (肺囊肿 3例 ,结核 6例 ,炎性假瘤 5例 ,肺炎 10例 )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4 .2 % (1/ 2 4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定性的一个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结合病理学检查 。
- 彭猛青王绪朱述阳罗涛古涛严玉兰刘慧王秀英
- 关键词:肺肿瘤端粒酶活性肺癌CT导向
- CircRNA-1565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1565通过10-11转位基因2(TET2)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检测CircRNA-1565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不同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同时选取CircRNA-1565高表达的A549细胞系,并分为对照组(正常A549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基因序列的A549细胞)、实验组(转染沉默CircRNA-1565质粒的A549细胞)。采用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ET2、细胞周期蛋白D1/E1(Cyclin D1/E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2(CDK1/2)、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CircRNA-1565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G_(0)/G_(1)、G_(2)/M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TET2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E1、CDK1/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凋亡蛋白Bax、PAR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CircRNA-1565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TET2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激活凋亡蛋白通路的表达有关。
- 张茹茹朱正秋彭猛青徐娟张坤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274例重度癌痛患者的止痛状况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周长芳彭猛青张苗瑞陈建章
- 关键词:癌痛患者止痛癌症患者癌性疼痛WHO
- 强阿片类药物对中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按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和跨阶梯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度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为中度疼痛的60例癌痛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研究组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按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予第二阶梯药物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止痛效果,同时应用卡氏评分法(KPS)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RTC QLQ-C30量表显示治疗后功能性子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其中研究组治疗后角色功能、情感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和睡眠评分均降低,其中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睡眠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便秘症状均较治疗前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度癌痛较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应用弱阿片类药物逐级治疗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更佳,生存质量更优。
- 张茹茹张茹茹彭猛青
- 关键词:癌痛羟考酮曲马多三阶梯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