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国红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藏
  • 2篇油田
  • 2篇蒸汽驱
  • 2篇特高含水
  • 2篇特高含水期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含水
  • 2篇含水期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期
  • 2篇采收率
  • 2篇稠油
  • 2篇稠油油藏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调驱
  • 1篇压降
  • 1篇优化技术
  • 1篇油藏动态
  • 1篇油藏动态分析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8篇彭国红
  • 2篇刘慧卿
  • 2篇王敬
  • 2篇赖书敏
  • 1篇孙焕泉
  • 1篇杨耀忠
  • 1篇侯春华
  • 1篇张以根
  • 1篇计小宇
  • 1篇王增林
  • 1篇颜子
  • 1篇邴绍献
  • 1篇李芳
  • 1篇王滨
  • 1篇张波
  • 1篇孙永杰
  • 1篇孙颖
  • 1篇赵伟

传媒

  • 1篇辽宁化工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5篇2014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沿程水淹模型被引量:4
2014年
地层非均质性和井筒压降是水平井沿程见水不均匀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建立了底水油藏地层两相渗流与水平井井筒变质量流的耦合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保持井筒沿程平均渗透率和变异系数不变,构造不同的渗透率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利用所建模型对井筒沿程产液剖面与渗透率剖面关系、井筒沿程含水率变化规律和水平井井口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井筒压降的作用,沿程渗透率分布对水平井含水率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井筒沿程产液剖面与渗透率剖面相关性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变差;在井口定产液量的条件下,高渗带与跟端距离越近,高渗带处产液量越来越大、水平井见水越早、井口含水率上升得越慢、开发效果越差.
郑强田冀李芳丁祖鹏彭国红张波
关键词: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变质量流
稠油热采氨气泡沫调驱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
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汽窜,为了控制蒸汽窜流,有效封堵窜流通道,扩大波及面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注氮气泡沫进行调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首先通过实验对油田提供的三种低温发泡剂和五种高温发泡剂在不同温...
彭国红
关键词:稠油油藏泡沫调驱
稠油油藏热力泡沫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河南油田某区块为例,研究了蒸汽吞吐开发后储层地质特征,并进行了蒸汽吞吐转热力泡沫复合驱方案优化设计。研究发现,蒸汽吞吐结束后储层中仍有大量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油藏下部储层和距离井点较远的区域;蒸汽吞吐后,储层平均压力大幅降低,有利于蒸汽吞吐转蒸汽驱、蒸汽氮气泡沫驱接替技术的开展;油藏上部储层温度大幅升高并在井间形成有效热连通通道,利于热力泡沫复合驱过程中泡沫流体封堵上部储层,改善吸汽剖面。对该区块进行方案优化设计,蒸汽吞吐转热力泡沫复合驱最佳气液比为2∶1,最佳注入量为0.1 PV,最佳注入方式为段塞式注入,同时发泡方式宜采取地上发泡-伴随注入。
王敬刘慧卿王增林彭国红赖书敏
关键词:稠油油藏数值模拟提高采收率蒸汽驱蒸汽吞吐
特高含水期提液技术政策研究
2014年
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单元提液的技术政策,主要包括提液幅度、提液时机、注采对应关系和提液方式。最后提出了单元提液的筛选条件和提液提高采收率的测算方法。
彭国红
产量递减油田稀油产量预测综合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我国大部分油田产油品质大部分为稀油,随着资源量的减少,新的勘探区块资源量的接替量不足,大部分油田区块进入产量递减阶段,资源关系到国家命脉,因此,对现有油田区块的稀油产量预测就至关重要。通过Arps递减法和产量构成法两种方法对油田区块稀油产量进行预测,以了解油田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为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
孙颖彭国红孙永杰
关键词:稀油
高温蒸汽氮气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泡沫封堵特性和高温蒸汽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开展了发泡剂浓度、温度、气液比、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对3种发泡剂生成泡沫封堵能力影响规律、发泡剂浓度和蒸汽氮气混注比对蒸汽泡沫复合体系封堵特性影响以及不同发泡剂单管和双管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阻力因子随发泡剂浓度、气液比、渗透率增加而增大,后期增加速度较缓,最佳质量分数和气液比为0.5%和1∶1;阻力因子随含油饱和度增加而减小,含油饱和度大于0.2时,泡沫基本失去封堵能力;1#、2#发泡剂生成泡沫的阻力因子随温度增加而降低,3#随温度增加而升高;蒸汽氮气泡沫混注时,最佳质量分数和蒸汽氮气混注比为0.6%和3∶2;注2#和3#发泡剂的蒸汽氮气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20.82%和17.05%;2#发泡剂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为13%和24.6%,3#发泡剂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为9.05%和21.9%,2#发泡剂性能优于3#发泡剂。
孙焕泉王敬刘慧卿杨耀忠彭国红赖书敏
关键词: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封堵特性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油田产油量预测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油田产油量预测方法无法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局限性,首次应用时间序列传递函数模型建立了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多因素油田产油量预测模型。应用传递函数模型的原理并按照建模步骤,以胜利油区某油田新井产油量预测为例,说明了传递函数模型数据准备、模型识别、参数估计、诊断校验及预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既能在繁杂因素中剔除无关因素的干扰,识别影响油田产油量预测的主控因素,又能考察变化非同步且具有滞后性的因素动态关系;拟合程度好,预测精度高达98.4%。
王滨赵伟计小宇张以根侯春华颜子邴绍献彭国红
关键词:时间序列主控因素
特高含水期油藏动态分析技术研究
2014年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是认识油藏、治理改造油藏,科学有效地开发好油藏的重要手段。动态分析一般要进行单井—井组—单元的动态分析,本文着重对单元动态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单元的实际的含水—采出程度、含水—含水上升率、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与理论的值进行对比,看以看出单元是否存在低效循环井。
彭国红
关键词:存水率水驱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