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媛

作品数:25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人工耳
  • 8篇人工耳蜗
  • 8篇耳蜗
  • 7篇语前聋
  • 7篇植入
  • 5篇术后
  • 4篇植入后
  • 4篇患儿
  • 3篇植入术
  • 3篇植入术后
  • 3篇突发性聋
  • 2篇咽鼓管
  • 2篇咽鼓管功能
  • 2篇咽鼓管功能不...
  • 2篇语后聋
  • 2篇症状
  • 2篇症状性
  • 2篇神经性
  • 2篇神经性聋
  • 2篇失匹配负波

机构

  • 25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残疾人...

作者

  • 25篇张雪媛
  • 15篇郑亿庆
  • 14篇梁茂金
  • 6篇区永康
  • 5篇陈穗俊
  • 5篇李湘辉
  • 5篇杨金珊
  • 5篇梁发雅
  • 5篇黄秋红
  • 4篇王雅静
  • 4篇张志钢
  • 4篇翁胤仑
  • 3篇杨海弟
  • 3篇许耀东
  • 2篇吴子明
  • 2篇蔡跃新
  • 2篇关中
  • 1篇林勇生
  • 1篇刁明芳
  • 1篇欧雪雁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第九次全国听...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短期内失匹配负波的表现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中枢重塑过程中不同时期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表现,探讨利用MMN评估其听觉中枢重塑的可能性。方法对6例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CI)者(CI组)于开机时、开机后1、3及6个月分别行MMN检查,记录其MMN潜伏期及波幅,并与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MMN潜伏期及波幅相比较。结果 CI组3例(50%)患者在开机时引出MMN,6例(100%)开机后1、3、6个月均引出MMN,对照组6例(100%)正常人均引出MMN。CI组开机时、开机后1、3、6个月MMN的潜伏期分别为230.67±15.50、197±53.72、136.00±31.71、132.17±9.41ms;波幅分别为-2.53±3.09、-1.60±1.15、-1.83±0.96、-1.31±1.38mV;对照组MMN的潜伏期为142.0±23.10ms,波幅为-2.17±1.17mV。CI组开机时、开机后1个月MMN的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44);开机后3、6个月MMN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6和P=0.357)。CI患者在开机时、开机后1、3个月,MMN潜伏期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机后3、6个月MMN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开机时至开机后6个月,MMN波幅变化无明显规律。结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开机后3个月内其MMN潜伏期逐渐缩短,开机后3个月时其MMN波形分化达正常人水平,但波幅变化无明显规律。
陈涛梁茂金郑亿庆李湘辉黄秋红张雪媛张志钢陈穗俊
关键词: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失匹配负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阵发症被引量:1
2024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均被归类为发作性前庭综合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反复多次、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常与头部位置动作诱发相关,多为特发性,部分可伴发耳蜗症状等。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区永康张雪媛吴子明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性眩晕BPPV
肝癌患者术后发现IgG4相关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IgG4相关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组罕见的、纤维炎性、增生性疾病,常表现为多器官损害,受累器官可包括胰腺、唾液腺、泪腺、垂体、甲状腺、前列腺、乳腺、淋巴结等,其中以胰腺、唾液腺、泪腺损害最为常见。其主要特征是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各个受累组织、器官,从而导致其纤维化,同时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1]。自从本疾病被发现以来,陆续有关于IgG4-R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的报道[2-4],目前研究多认为IgG4-RD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5-6],可能从全身内环境变化、免疫系统激活等方面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2,7]。但目前尚无IgG4-RD患者合并肝癌的报道。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肝癌术后发现IgG4-RD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展开讨论。
张雪媛李译玄陈秋坚罗明睿关中
关键词:肝癌患者IGG4相关疾病文献复习多器官损害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辅助声带囊肿显微切除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比较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辅助声带囊肿显微切除和支撑喉镜下冷器械显微切除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频闪喉镜确诊为声带囊肿且行手术切除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CO2激光辅助组36例及冷器械组36例,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动态喉镜检查及嗓音质量主、客观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采用CO2激光辅助手术完整剥离囊肿成功率(29/36,80.5%)高于冷器械组(21/36,58.3%),其中左侧声带囊肿采用CO2激光辅助手术完整剥离囊肿成功率(13/16,81.3%)高于冷器械手术(9/19,47.4%),右侧声带表皮样囊肿完整剥离成功率(17/19,89.4%)高于潴留囊肿(11/18,6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个月内复发的病例分别是0例(0/36,0%)和2例(2/36,5.6%),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囊肿复发与囊肿是否完整剥离有关,与手术方式、囊肿性质及囊肿位置无关.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嗓音主观及客观指标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辅助声带囊肿显微切除能增加手术的精准度,减少左手操作对手术质量的影响,提高囊肿完整剥离的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关中梁发雅许耀东杨金珊张雪媛
关键词:声带囊肿CO2激光显微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脑白质发育异常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与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关系
张雪媛梁茂金刘佳浩李湘辉郑亿庆
一种颅骨支撑修补囊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骨修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颅骨支撑修补囊,包括主囊体与固定部,所述主囊体内部设有空腔,主囊体侧壁设有连通空腔与外部的注入口,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设于主囊体底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实现快速...
翁胤仑陈朝辉张雪媛
一种颅骨-硬脑膜吻合钉及快速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骨‑硬脑膜吻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颅骨‑硬脑膜吻合钉及快速吻合装置,包括上钉体与下钉体,所述上钉体依次设置有第一颅骨吻合部、第一插接部及第一硬脑膜吻合部,所述下钉体依次设置有第二颅骨吻合部、第二插...
翁胤仑陈朝辉张雪媛
语前聋患儿的嗓音及发声特点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语前聋患儿嗓音声学、空气动力学特点以及共振峰F1、F2指标,探讨语前聋患儿在各前言语阶段间,其嗓音及发声特点的变化,旨在为语前聋患儿的言语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10岁语前聋患儿及正常听力儿童...
王雅静梁发雅杨金珊梁茂金张雪媛郑亿庆
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对语前聋患儿发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对语前聋患儿嗓音声学、空气动力学特点以及共振峰F1、F2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右侧人工耳蜗听力补偿时间为1年的语前聋患儿45名,按植入年龄为界各分为3组,3岁组(2-4岁),6岁组(5-7岁)...
王雅静梁发雅杨金珊梁茂金张雪媛郑亿庆
30名正常青年志愿者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不同体位诱发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的稳定记录方法.方法对30名正常青年志愿者分别采用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不同体位,进行气导短纯音刺激诱发的cVEMP检测,记录和对比两种体位下的引出率和参数特征.结果两种体位c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P13、N23波的潜伏期及P1-N1的波间期,耳间振幅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均在100 dB声刺激下,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体位的P1和N1波潜伏期及P1-N1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体位下,100 dB nHL声刺激所引起的P13-N23波振幅比均显著高于90 dB nHL,同耳P1-N1波振幅比在仰卧抬头位高于坐位转颈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位下P1-1的耳间差比无明显差异,P1-N1振幅不对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坐位转颈位的振幅不对称率显著高于仰卧抬头位.结论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体位均是cVEMP测试适合的检测体位,仰卧抬头位可获得更高振幅,易于分辨.
李湘辉区永康郑亿庆司瑜张雪媛李佳鸿刘博吴子明
关键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体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