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翼
- 作品数:3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胃黏膜损伤的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并初步探讨DGR与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内酸度的关系。方法对81例因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儿,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胃窦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24h胃内胆红素监测,其中51例同步行24h胃内pH监测。以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作为胆汁反流程度的指标。根据胃窦黏膜的胃镜下改变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有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2组的胆汁反流程度。并对胃内胆汁反流与临床症状评分、胃内酸度以及Hp感染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窦黏膜有充血者[17.1%(0.5%~53.2%)]较无充血者[6.5%(0~58.6%)](Z=-1.980),有黄染者[19.8%(0.5%~58.6%)]较无黄染者[8.8%(0~38.0%)](Z=-2.956),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窦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有肠化组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29.0%(1.9%~58.6%)]较无肠化组[14.3%(0~53.7%)]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6,P〈0.05)。有慢性炎症组与无慢性炎症组、有活动性组与无活动性组相比,胆汁反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反流严重度与饱胀症状正相关(r=0.258,P〈0.05),与Hp感染(r=0.016)和胃内酸度(r=0.124)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原发性DGR可致儿童胃窦黏膜损伤,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胃窦黏膜充血和黄染,病理组织学变化上与肠上皮化生有关,与炎症细胞浸润无关。DGR与Hp感染和胃内酸度均无关,DGR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与Hp感染和胃酸一起共同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 马鸣陈洁张雁翼李中跃江米足余金丹
-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反流胆汁反流胃黏膜螺杆菌儿童
-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探讨:12年4158例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寻求符合我国儿科临床实际的小儿GERD的诊断标准。方法对1994年至2006年4158 例经食管pH值监测而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小儿GERD的新诊断标准。并与以下2种诊断标准相比较:①Boix-Ochoa标准...
- 江米足周雪莲余金丹张雁翼陈洁章许平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文献传递
- 蛋白芯片技术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我国有很高的感染率,儿童也属易感人群。目前诊断Hp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且在菌株分型、耐药性检测及癌变风险...
- 舒小莉程海英杨玲蓉章许平张雁翼陈学军江米足
- 文献传递
- 食管胆红素监测用于诊断小儿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 目的:了解小儿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特点及食管胆红素监测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检查发现黏液湖黄染的35例患儿进行食管胆红素(Bilitec 2000,Synectics,Medtronic)和pH值同步监测(...
- 江米足马鸣赵泓余金丹张雁翼
- 文献传递
- 慢性胃炎患儿胃与口腔幽门螺杆菌基因同源性分析
- 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胃炎患儿胃与口腔Hp菌株基因同源性,了解慢性胃炎患儿胃Hp感染与口腔Hp的关系,为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因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在胃镜检查前能配合留取牙菌斑...
- 蔡海芳舒小莉李炜张雁翼江丽琴江米足
-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探讨:附4158例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寻求符合我国儿科临床实际的小儿GERD的诊断标准。方法:对4158例经食管pH值监测而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小儿GERD的新诊断标准。并与以下2种诊断标准相比较:①Boix-Ochoa 标准(A标准),即Bo...
- 江米足周雪莲余金丹张雁翼陈洁章许平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文献传递
- 食管胆红素监测诊断小儿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十二指肠液的主要成分是胆汁、碳酸氢盐和胰酶,它们是消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除了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外,胆汁被认为是上消化道的第3个内源性黏膜攻击因子。随着食管胆红素监测(Bilitee 2000)在临床的应用,胆汁反流在食管疾病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条件的制约,Bilitec 2000在儿科的应用报道尚不多见。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我们对经胃镜检查发现黏液湖黄染的35例患儿进行食管胆红素和pH值同步监测,以了解小儿DGER的特点。
- 江米足马鸣余金丹赵泓张雁翼
-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胆红素监测小儿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
- 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病理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病理特点。方法 59例胃镜检查发现黏液湖黄染的患儿进行Bilitec2000胃内胆红素动态监测,对胃黏膜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淋巴滤泡增生、腺体萎缩、肠化、H.pylori感染、胃小凹增生、间质水肿、黏膜浅层血管扩张、固有膜内平滑肌纤维增生10种病理改变进行评分,并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35.6%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诊断标准。结果 59例患儿中诊断为病理性DGR22例,占37.3%;胃黏膜病理改变呈活动性炎症12例、淋巴滤泡增生12例、肠化3例、H.pylori感染13例、胃小凹增生10例、间质水肿31例、黏膜浅层血管扩张38例、纤维增生22例,未发现胃黏膜萎缩病例;炎症程度轻度34例、中重度19例,余6例正常。胃小凹增生者病理性DGR的阳性率、最长反流时间和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大于无胃小凹增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黏膜浅层血管扩张者病理性DGR的阳性率、最长反流时间和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小于无血管扩张者;其余不同病理改变包括H.pylori感染时病理性DGR阳性率、胆汁反流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肠化时的反流次数外)。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2个,为胃小凹增生和黏膜浅层血管扩张,胃小凹增生为危险因素,而血管扩张为保护因素。结论胃小凹增生与胆汁反流程度有关,是儿童原发性BRG的特征性病理改变,黏膜浅层血管扩张为保护因素。
- 杨玲蓉张雁翼顾伟忠余金丹汤宏峰江米足
- 关键词:胆汁反流反流性胃炎胆红素监测胃黏膜
- 4048例小儿食管动态pH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胃食管反流(GER)是儿科的常见病,呕吐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但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也很密切,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肺炎等。食管动态pH监测是诊断GER较客观的方法,在国内儿科的临床应用也有10余年。为了解不同疾病患儿GER的发生率,我们对4048例小儿食管动态pH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江米足周雪莲陈洁余金丹章许平张雁翼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
- 小儿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特点及对胃pH值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胆汁反流性疾病是指过多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到胃或食管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根据胆汁反流的部位,可分为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过去常认为胆汁反流是“碱反流”,这是不确切的,因为70%-91%的食管胆汁反流在pH〈4时发生。24h胆红素监测技术的发展,为胆汁反流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国内外研究发现,与胃酸一样,胆汁反流与食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另一个重要的上消化道疾病的致病因子。但有关小儿DGR的特点尚未见报道。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我们利用Bilitec-2000型胆红素监测仪,对胃镜下黏液湖黄染的患儿进行胃胆红素和pH值监测,现报告如下。
- 江米足黄晓磊余金丹张雁翼
-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反流PH值监测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小儿十二指肠液反流胆汁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