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茵
-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性自我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正性自我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性自我暗示.分别于2、4、8周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2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正性自我暗示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 张茵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焦虑
- 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3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在干预前、干预后第3、6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多维度均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P<0.01);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第3个月HbAlc显著下降(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在提高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张茵赵雅莉徐蕾侯洪伟胡淑霞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控制健康教育
- 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心理干预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予以心理干预;4周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干预组SD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值显著多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助于血糖控制。
- 徐蕾张茵
- 关键词:心理干预糖尿病抑郁情绪血糖控制
- 护患关系中的人际吸引规律及应用
- 2011年
- 阐述了护患关系中的人际吸引规律及应用要点。人际吸引规律包含邻近律、对等律、相似律、互补律和个性吸引律。其要点在于:运用邻近律,要主动接近患者;运用对等律,要充分尊重患者;运用相似律,要引发护患情感共鸣;运用互补律,要满足患者心理需要;运用个性吸引律,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 张茵
- 关键词:护患关系人际吸引社会心理
- 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愉快因子刺激疗法,观察比较1个疗程后两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及降压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降压有效率。
- 张茵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愉快因子护理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实施人性化护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其中,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要求护士加强护患沟通,做好一般护理,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行为举止等。
- 张茵
-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人性化
- 正性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正性暗示,入院时、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两组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性暗示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情绪。
- 徐蕾张茵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