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缤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收缩压与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关联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参数变化与高血压左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取动态血压参数。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左心室质量(LVM)与动态血压各参数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4 h平均收缩血压和白天收缩血压均值与左心室重构有关。结论收缩血压是影响左心室重构的主要危险因素。
- 郭雪娅赵锋余静张缤
-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动态血压左心室重构
- 阿司匹林对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的逆转作用(英文)
- 2007年
-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相关的咳嗽特点及应用卡托普利、氯沙坦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环素F_(1α)(6-Keto-PGF_(1α))的变化,并对卡托普利咳嗽者换用氯沙坦或加用阿斯匹林后咳嗽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心血管病患者598例,分为卡托普利组300例和氯沙坦组298例,观察两组咳嗽发生率及咳嗽特点,对56例卡托普利咳嗽者28例改服氯沙坦,另28例加用阿斯匹林。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前后血、尿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结果(1)咳嗽发生率在卡托普利组为18.67%,氯沙坦组为1.68%。卡托普利组咳嗽者28例换用氯沙坦后,27例咳嗽停止;另28例加用阿斯匹林300mg/d后,21.43%咳嗽消失,25%咳嗽减轻;(2)卡托普利咳嗽者血TXB_2升高.血、尿中6-Keto-PGF_(1α)下降,TXB_2/6-Keto- PGF_(1α)比值增加(均P<0.05);(3)卡托普利咳嗽者,TXB_2/6-Keto-PGF_(1α)比值在改服氯沙坦或加阿斯匹林后下降(P<0.05或P<0.01)。结论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变化失衡是卡托普利咳嗽的原因之一。卡托普利咳嗽患者可换用氯沙坦,加服阿斯匹林可增加卡托普利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比例,降低治疗费用。
- 余静赵锋郭雪娅阎炜李秀丽常鹏张缤
- 关键词:卡托普利咳嗽阿斯匹林氯沙坦
- 卡托普利相关的咳嗽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相关的咳嗽特点及应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时血栓素 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 -Keto -PGF1α)的变化,并对卡托普利咳嗽者换用氯沙坦或加用阿司匹林后咳嗽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心血管病患者450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卡托普利组 300 例,氯沙坦组150例)。观察两组咳嗽发生率及咳嗽特点,对56例卡托普利咳嗽者 28 例改服氯沙坦,另 28例加用阿司匹林。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前后血、尿 TXB2和 6- Keto- PGF1α含量。结果 (1)咳嗽发生率在卡托普利组18. 67%,氯沙坦组 1.33%。卡托普利组咳嗽者 28 例换用氯沙坦后 27 例咳嗽停止;另28例加用阿司匹林300 mg/d后,21 43%咳嗽消失,25%咳嗽减轻。(2)卡托普利咳嗽者血TXB2升高(101. 23±28. 46 vs 89. 57±30. 13) pg/mL,血、尿中 6 -Keto- PGF1α下降(血:98 .78±34 .01 vs 112 .30±31 .82;尿:178. 18±37. 36 vs 192 .46±40 .39)pg/mL,TXB2/6 Keto PGF1α比值增加(血:1. 48±0.46 vs 1.31±0 .42;尿:0. 63±0.21 vs 0. 55±0. 18),(以上 P均<0. 05)。(3)卡托普利咳嗽者,TXB2/6 Keto PGF1α比值在改服氯沙坦(血:1 .48±0 .37 vs 1. 63±0 .33;尿: 0 .61±0 32vs1 03±0 21)pg/mL或加阿司匹林(血:1 41±0 .24 vs 1 .69±0 .
- 余静阎伟张缤赵锋邝耀中
- 关键词:咳嗽卡托普利氯沙坦阿司匹林TXB2失衡
- 炎症在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5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炎症介质在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38例高血压病患者 (分为肾功能正常组 (19例 )、肾功能异常组 (19例 ) )和 38例健康人 ,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β(IL1β)、白介素 6 (IL6 )及尿微量白蛋白 (ALB)、α1微球蛋白 (α1MG)、β2 微球蛋白 (β2MG)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 (CRP) ,酶免法测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比较各组之间血浆CRP、TNFα、IL1β、IL6及尿ALB、α1MG、β2 MG、RBP水平及各指标之间相关分析。结果 血浆CRP、TNFα、IL1β、IL6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升高 ,随肾脏功能损害的加重而进一步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尿ALB、β2 MG、α1MG与SBP呈直线相关 ,SBP与血浆IL1β、TNFα呈直线关系 ,尿RBP与血浆IL6呈直线相关。结论 SBP是肾脏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 吴旭斌杨成悌余静张缤
- 关键词:炎症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白介素1Β白介素6尿微量白蛋白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67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对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定量评价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常规测定血清hs-CRP、血脂、血糖、尿酸和体重指数。两组间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Gensini积分与危险因素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血清hs-CR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冠脉病变组与正常冠脉、1支及2支病变组之间血清hs-CR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冠脉与1支及2支、1支与2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与hs-CRP有相关性,偏相关系数为0.623,P=0.000。结论hs-CRP与冠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郭雪娅胡浩赵锋余静张缤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
-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及抗炎干预研究
- 郭雪娅余静赵锋常鹏林欣张缤
- 任务来源:该课题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资助,项目编号YJ2005-14。应用领域:应用于临床治疗。性能指标:课题设计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76例,其中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on ST el...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
- 缬沙坦对心肌病大鼠肾脏及心肌中ACE2 mRNA、ACE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大鼠肾脏及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mRN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mRNA的表达及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n=10);生理盐水+阿霉素组(n=10);阿霉素+缬沙坦组(n=10)。RT-PCR法检测肾、心肌组织中ACE2 mRNA、ACE mRNA的表达,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阿霉素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及心肌组织中ACE2 mRNA(3.35±0.39对2.21±0.18,P=0.000;2.50±0.29对1.25±0.13,P=0.000)、ACE mRNA (2.31±0.38对1.19±0.12,P=0.000;1.77±0.09对0.84±0.11,P=0.000)的表达均明显增高,缬沙坦治疗组大鼠肾脏及心肌组织中ACE2 mRNA(2.65±0.34对3.35±0.39,P=0.001;1.72±0.32对2.50±0.29,P=0.000)、ACE mRNA (1.68±0.15对2.31±0.38,P=0.004;1.21±0.10对1.77±0.09,P=0.000)的表达较阿霉素组明显降低。结论: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大鼠肾脏及心肌组织中ACE2 mRNA、ACE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缬沙坦对于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大鼠肾脏及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王琼英余静杨成悌张缤
- 关键词:心肌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状况。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白大衣性高血压组(B组)、蒙面高血压组(C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D组),检查各组的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结果D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C组[颈动脉内膜厚度(mm):(0.7±0.1)vs(0.5±0.1),(0.6±0.1),(0.6±0.1);82微球蛋白(mg/L):(1.9±0.6)vs(0.8±0.1),(0.9±0.1),(1.3±0.1);微量白蛋白(mg/L):(43.4±7.2)vs(4.5±0.6),(4.7±0.6),(31.7±8.8);P〈0.01];C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颈动脉内膜厚度(mm):(0.6±0.1)vs(0.5±0.1),(0.6±0.1);β2微球蛋白(mg/L):(1.3±0.1)vs(0.8±0.1),(0.9±0.1);微量白蛋白(mg/L):(31、7±8.8)vs(4.5±0.6),(4.7±0.6);均P〈0.05];B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mm)显著高于A组[(0.6±0.1)vs(0.5±0.1);P〈0.01],但是两组间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1)mm vs(0.8±0.1)mm;(4.7±0.6)mg/Lvs(4.5±0.6)mg/L;P〉0.05];B组、C组、D组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84.3±16.8)g/m^2,(91.0±18.7)g/m^2,(91.4±24.7)g/m^2 vs(71.6±18.4)g/m^2;均P〈0.05],但是他们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蒙面高血压患者白昼收缩压(SB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直线相关;白昼舒张压(DB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直线相关。结论白�
- 李令华宋昌稳黄文立王天明周亚杨成悌张缤
-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左心房内径与ptfv_1的关系被引量:1
- 1998年
-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左心房内径与ptfv1的关系张缤郭雪娅余静辛楠(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兰州730030)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描记术心电描记术本院1986年至1993年间住院确诊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56例,经治疗2周...
- 张缤郭雪娅余静辛楠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描记术心电描记术
-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短期应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及尿血栓素B2(TXB2)和6 酮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水平,经氯沙坦降压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氯沙坦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的同时,其血浆 TXB2 水平亦随之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91±15.026)ng/L比(92.659±11.519)ng/L, P<0.01],血浆 6 K PGF1α水平治疗后升高[(210.006±31.538) ng/L 比(226.303±32.797) ng/L, P < 0.01],尿 TXB2 水平下降[(100.589±10.004)ng/L比(90.371±8.580)ng/L, P<0.01],尿 6 K PGF1α水平升高[(99.487±15.522)ng/L比(110.084±17.145)ng/L,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凝血功能增强、纤溶活性降低,氯沙坦降压治疗的同时,凝血及纤溶活性均有所改善。
- 林欣余静张缤
- 关键词:高血压病前列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