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玥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教学
  • 1篇新媒体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在场
  • 1篇中华优秀传统...
  • 1篇中历
  • 1篇视域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出版
  • 1篇网络语言
  • 1篇文化
  • 1篇现代汉语
  • 1篇历史教学
  • 1篇媒体
  • 1篇美术
  • 1篇口译
  • 1篇绘画
  • 1篇交替传译
  • 1篇角色
  • 1篇角色定位

机构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玥
  • 1篇喻发胜

传媒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中抽象性绘画的欣赏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武汉市第七中学为例
笔者以抽象艺术这一大众普遍比较陌生的艺术风格为主题,在鉴赏角度和课堂实践上加以创新,针对武汉市第七中学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主题教学研究。本文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武汉市第七中学的高中美术课堂现状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分析和鉴赏...
张玥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抽象绘画
英汉交传中的噪音及解决方法--“Mormon Stories Podcast:Episode 881 and 882”模拟实践口译报告
传播学认为,一切传播过程必然伴随着噪音。口译是一种传播。在口译活动中,译员既担任源语解码者,又担任译语编码者,为听众提供信息,循环往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由于不同类型噪音的干扰,译者无法做到传达完整且完全准确的...
张玥
关键词:交替传译
沉浸式传播:感官共振、形象还原与在场参与被引量:60
2020年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沉浸式传播日趋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态势。沉浸式传播凭借其对传播时空的有效重组,建构“环绕式”与“包裹式”传播场域,使得受众感官内外产生双向交互,激发具身的情感共振,从而使受众产生“感官共振”的沉浸体验。在此体验之中,沉浸式传播通过“回归”传统口语媒介叙事手法、“消解”虚拟与真实传播场域边界两种方式,使人作为传播主体被重新“询唤”。沉浸式传播为受众“肉身”“精神”双向在场提供了交互空间,实现了“身体”与“交流”共存与泛在,其最终目的在于重新聚焦人作为传播主体的在场与回归。
喻发胜张玥
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研究
本文对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网络语言是语言世界里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与其初生时相比已经非常不同了,其最大的变化是,符号的使用率达到了55.07%,已经超过了汉字的使用率。本文以存在交...
张玥
关键词:现代汉语网络语言
文献传递
初中历史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以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为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应对这一形势,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强化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国家文化认同列为中小学生的核心...
张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新媒体视域下出版编辑角色的转变
借助技术与科技,新媒体在客观条件上加速了出版生态的转变,编辑在内容出版、策划的工作中亦会面临很多新难题和挑战,编辑身份定位模糊,编辑角色也面临消解与重构的风险.本文通过梳理发现编辑角色的内涵随着媒介物质载体的流变而不断更...
张玥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角色定位新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