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彤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病人
  • 2篇心功能
  • 2篇心理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心衰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护理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机构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张晓彤
  • 2篇范儒
  • 2篇肖玉娟
  • 2篇刘力平
  • 1篇朱晓征
  • 1篇冯润
  • 1篇刘力平
  • 1篇张欣
  • 1篇李春岩
  • 1篇王虹
  • 1篇毛敏

传媒

  • 2篇第九次全国中...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心理护理在慢性心衰病人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调查慢性心衰(CHF)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心理护理对cHF患者的心理问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住院CHF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焦虑问卷(T—A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调查...
刘力平张晓彤冯润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心胆神合论”在频发房性早搏治疗中的运用探析被引量:5
2018年
对于症状明显,可诱发诸如室上速、房颤的频发房性早搏应给予治疗,但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较大,为临床治疗带来难题。而中药在频发房性早搏治疗运用中表现出独特的疗效而副作用低;本文从心胆神合理论出发,心胆同治,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王朝阳欧梦仙张晓彤李春岩侯文肖
关键词:心律失常房性早搏
顽固性呃逆的中医辩证施护
目的:结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理论,对脑梗塞伴顽固性呃逆的患者进行辩证施护,总结出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患者的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18例脑梗塞呃逆患者,与主治医师一同从中医理论角度对他们进行辩证分型,这18例患者可分为饮...
张晓彤王虹
文献传递
中药足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6 min WD)、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2/44)(P<0.01)。治疗后,对照组BNP、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6 min WD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LVEF、6 min WD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心率、BNP、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刘力平毛敏顾鹤张晓彤
关键词:足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对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型及护理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出现心理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疾病的转归。我们从现代护理观...
张晓彤
文献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探讨对 AMI病人进行干预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2021.01-2022.11本院50名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全部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正常的情况下,将其进行了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了早期的康复护理,将两组之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 在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没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而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都显著提高(P<0.05);在对心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时,两组在护理之前没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在护理之后,两组的数值都要大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在6分钟行走路程方面,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AMI病人在接受介入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的心脏功能,还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毕娜张晓彤靳妍张秋杰商红梅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或是经常使用一根静脉反复穿刺,长期输入较多药物的刺激,浅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炎的化学特性反应,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等并发症...
张晓彤肖玉娟
关键词:外周静脉炎老年患者临床护理输液并发症
文献传递
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根据病情除了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的培训,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试验前一般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后心功能指标均有进步,但是通过运动康复护理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康复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50.5±7.2)%,而对照组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35.5±5.2)%,康复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分别为(76.5±6.8)次/min和(88.6±7.3)次/min,心率都有下降,但是康复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51.4±35.5)m和(350.8±31.5)in,较观察前有增加,而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7,P〈0.叭)。结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适时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率,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提高6rain步行距离,也就是表明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刘力平朱晓征肖玉娟张晓彤范儒
关键词:康复护理心力衰竭心功能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被引量:9
2011年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身障碍性疾病之一,现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在球囊扩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目前已成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据统计,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支架置入的比例占70%-80%,而支架内再狭窄率高达20%-35%,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血管弹性回缩、血管负性重塑、新生内皮增生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主要机制。
范儒张欣张晓彤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健康教育术后病人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障碍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