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佳
- 作品数:25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科院内会诊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张日佳徐锦堂
- 关键词:眼科会诊全身疾病眼病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60例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总结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以透明角膜切口对 4 60例 (5 82只眼 )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术 ,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5者占 87%、90 .9% ;术后 1周及 1个月视力≥ 1.0者占 2 9%、31%。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的 31例 ,但均在+ 1.0D以下。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的优点。
- 郭海科张日佳郑阿宁陈剑徐锦堂李辰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视力恢复
- 丹参注射剂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剂对高氧诱导下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出生7日龄的C57BL/6J小鼠54只分为A(单纯对照组)、B(高氧诱导模型组)、C(丹参治疗组)3组,每组18只。B组与c组小鼠在氧气浓度为75%的环境中饲养5日,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中与A组一同饲养。这三组小鼠分别在第12、14、17天各随机处死6只。分别采用Isolectin-B4(GREEN)染色法进行视网膜铺片术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计算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切片各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Isolectin-B4(GREEN)染色法视网膜铺片中,B组视网膜可以见到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荧光渗漏明显,C组较之新生血管明显减少,荧光渗漏轻,A组未见新生血管和荧光渗漏;在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中见到,A组〈c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VEGF的表达在B组的视网膜各层均很明显,C组则主要在靠近视网膜内层的部分比较明显,但较B组明显减弱,VEGF在A组的视网膜中表达不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视网膜VEGF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的形成。
- 张日佳崔裕波张旭祁冰曾婧孟晶丁小燕陈剑
- 关键词:丹参视网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眼表病变进行临床观测,旨在探讨糖尿病眼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寻找检测和控制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可行方法。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5例,50眼为病例组;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性别、年龄匹配)25例,50眼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角膜敏感度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虎红染色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所有实验结果量化后,通过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角膜敏感度下降、BUT值缩短、SchirmerI试验值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增加、结膜粘膜退变及坏死细胞增多,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加重而加重。糖尿病患者角膜敏感度的下降以周边角膜更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显著下降,是引起干眼症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角膜敏感度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有利于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 张日佳陈剑徐锦堂王彦平
- 关键词:眼表疾病糖尿病
- 糖皮质激素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被引量:5
- 2003年
-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种对体内蛋白质、糖与脂肪代谢有重要作用的激素 ,同时作为药物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与皮质类固醇 ,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相关。本文就糖皮质激素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张日佳陈剑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皮质类固醇高血压
- 黄斑裂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最终视力预后因素牧俅惭芯
- 张日佳Lothar KrauseMichael H.Foerster
- DTI检测单眼屈光参差性成年弱视患者视放射及胼胝体白质发育情况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检测单眼屈光参差性成年弱视患者视放射及胼胝体的白质发育情况,探讨屈光参差性成年弱视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和东莞石龙人民医院就诊的12例单眼屈光参差性成年弱视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组行DTI程序扫描,比较弱视组弱视侧与对侧视放射,比较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视放射和胼胝体的FA值及ADC值。结果弱视组内弱视侧视放射较对侧F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弱视组双侧视放射FA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组双侧视放射ADC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部ADC值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显示单眼屈光参差性成年弱视患者视放射及胼胝体白质纤维形态学的改变,为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
- 郭娴吟贺春香陈剑刘小勇张日佳史长征蔡香然周清
- 关键词:视放射胼胝体
- 丝裂霉素C在鼻泪管电灼重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1年
- 张翼飞张日佳钟敬祥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丝裂霉素C
- 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眼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糖尿病性眼表损害间的联系,探讨糖尿病所致眼表损害的可能致病因素。方法:按照诊断标准,选取我院确诊并住院的2型糖尿病性眼表损害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共80只眼,年龄45-75岁,平均(58.68±7.33)岁;以性别、年龄为匹配因素,同期选取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荧光检测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浆、泪液Hcy水平,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角膜敏感度测定、基础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虎红染色。结果:首次在泪液中检测出Hcy。2型糖尿病眼表损害患者血浆和泪液中Hcy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P<0.01);均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并与糖尿病眼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泪液与血浆中Hcy含量升高可能在糖尿病性眼表损害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张日佳陈剑宋子宣王彦平
-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糖尿病
- 子宫内膜癌相关性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周来我院妇科就诊并行诊断性刮宫手术治疗.手术送检标本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小细胞癌.遂行全身麻醉下开腹广泛子宫全切联合双侧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手术送检标本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未分化癌,以未分化的小细胞癌为主.手术后给予顺铂90 mg联合希存120 mg治疗,分3日给药,1次/月.第3次同样药物治疗后患者自觉双眼视力下降,未进行其他系统检查.第4次药物治疗后患者主诉双眼视力进一步下降伴周边视物困难.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4;矫正视力右左眼分别为+0.75DS/-0.50DC×86=0.4,+1.25DS/-1.00DC×90=0.8.双眼眼压正常,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其余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盘边界清楚,动脉纤细,后极部静脉稍扩张,黄斑区反光消失,视网膜斑驳样色素紊乱,未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积(图1).
- 田原王桂芳张晓明张日佳孟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