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星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骨折
  • 1篇调整架
  • 1篇对手
  • 1篇压块
  • 1篇肢体
  • 1篇指腹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上衣
  • 1篇上肢
  • 1篇手臂
  • 1篇手外科
  • 1篇术后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髓内钉内固定
  • 1篇髓内钉内固定...
  • 1篇体位
  • 1篇体位调整

机构

  • 6篇三门峡市中心...

作者

  • 6篇张新星
  • 2篇邓倩倩
  • 1篇程国芳
  • 1篇卢微波
  • 1篇王自力
  • 1篇赵赛鹏

传媒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骨折固定器
一种骨折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病服不便与患者手臂固定的问题;包括T形的上衣,上衣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套,左侧的定位套位于右侧的定位套下方,上衣外侧缠绕有固定带,固定带呈左低右高的倾斜形状,固定带上下两侧的自由端分...
卢微波 赵东航张新星
一种指腹按摩装置
一种指腹按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手动按摩方式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壳体,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夹块,夹块前端设有前后方向的夹板,夹板与壳体滑动连接,夹块后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板,壳体...
李琪张新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预防对策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关节功能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Harris评分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关节脱位发生,对照组关节脱位2例,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3,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术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关节脱位发生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邓倩倩张新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护理
危机管理模式对手外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影响
2021年
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对手外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手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则在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危机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5%(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8%,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危机管理引入手外科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新星
关键词:手外科危机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2012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患者平均年龄大于60岁,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内科疾病,骨折往往因为骨质疏松而呈粉碎性,以往多采用卧床牵引或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
张新星赵赛鹏王自力邓倩倩程国芳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护理
便携式上肢体位调整架
便携式上肢体位调整架,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调节患者上肢的角度促进恢复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且U形的底板,底板前侧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侧设有前后方向且U形的安置板,底板上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倒凸形的辅助槽,辅助槽内滑动...
邵璠瑜张新星白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