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海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大豆蛋白
  • 4篇淀粉
  • 4篇感官
  • 4篇感官评价
  • 3篇食品
  • 3篇模压
  • 3篇课程
  • 2篇乙酰
  • 2篇乙酰化
  • 2篇塑料
  • 2篇磷酸盐类
  • 2篇模压成型
  • 2篇木薯
  • 2篇木薯淀粉
  • 2篇内聚性
  • 2篇冷冻
  • 2篇绞肉
  • 2篇高职
  • 2篇饼干
  • 1篇调味

机构

  • 21篇北海职业学院
  • 11篇鹤山市东古调...
  • 8篇暨南大学
  • 5篇贺州学院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美味源香...
  • 1篇香港阿波罗(...
  • 1篇广东嘉士利食...

作者

  • 21篇张小芳
  • 20篇邹文中
  • 3篇温其标
  • 3篇温静娴
  • 2篇张伟雄
  • 2篇杨晓泉
  • 1篇劳俊元
  • 1篇梁小明
  • 1篇杨小泉

传媒

  • 3篇技术与市场
  • 2篇价值工程
  • 2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塑料科技
  • 1篇广西科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科技信息
  • 1篇轻工科技
  • 1篇食品界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0
  • 14篇2014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丙基乙酰化木薯淀粉/大豆蛋白塑料性能和结构被引量:2
2014年
以羟丙基乙酰化木薯淀粉和大豆蛋白为原料,经模压成型制成羟丙基乙酰化木薯淀粉/大豆蛋白塑料,并研究了该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水性、热稳定性、加工性、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添加羟丙基乙酰化木薯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R值提高,而2 h和24 h吸水率下降,表明该材料的强度、柔顺性、韧性和抗水性得到改善;当羟丙基乙酰化木薯淀粉与大豆蛋白质量比为10∶90时,塑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加工性得到改善;羟丙基乙酰化木薯淀粉/大豆蛋白塑料中仅存在一个损耗峰,大豆蛋白的酰胺I峰偏移至低波数,且塑料断面平整,未出现颗粒和裂纹,表明羟丙基乙酰化淀粉与大豆蛋白之间相容性良好。
邹文中邹艾一张小芳潘志民李雨茵
关键词:木薯淀粉大豆蛋白羟丙基化乙酰化塑料
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被引量:4
2014年
分析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依据制定的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原则,构建模块式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衔接课程体系,为推进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提供理论参考。
邹文中张小芳李荣生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大豆蛋白/谷朊粉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大豆蛋白(SP)/谷朊粉(WG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微观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显示复合材料中大豆蛋白与谷朊粉之间发生氢键作用;扫描电镜和动态力学分析证实,当谷朊粉含量低于28%时,大豆蛋白/谷朊粉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均匀,未出现新的损耗峰,表明谷朊粉与大豆蛋白发生共塑化、形成均相体系,且相容性良好;当谷朊粉含量为3.5%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并且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能分别比非复合材料增大0.33 MPa、31.21%和0.37 kJ/m2,表明复合材料的强度、延伸性、韧性改善;复合材料的2 h吸水率和24 h吸水率均减小,表明谷朊粉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该材料的抗水性。
邹文中温其标杨晓泉温静娴潘志民张小芳邹艾一
关键词:大豆蛋白谷朊粉复合材料模压成型
HACCP在豆豉风干鲮鱼罐头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确保豆豉风干鲮鱼罐头的安全,对豆豉风干鲮鱼罐头产品进行危害分析,通过确定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等建立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工作表,对改善和提高豆豉风干鲮鱼罐头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小芳邹文中潘志民
关键词:罐头HACCP
冷冻牡蛎加工工艺研究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优化冷冻牡蛎加工工艺。[方法]以牡蛎为主要原料制成冷冻牡蛎,研究了臭氧水浓度、三聚磷酸钠浓度、食盐和茉莉花茶复配物浓度和壳聚糖浓度对冷冻牡蛎感官质量、干耗和汁液损失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冷冻牡蛎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表明,选用臭氧水消毒、三聚磷酸钠漂洗、食盐和茉莉花茶复配物去腥和壳聚糖溶液进行镀冰衣处理,冷冻牡蛎的模糊综合评价总分均高于未处理的冷冻牡蛎,而干耗和汁液流失率均低于后者;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的冷冻牡蛎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食盐和茉莉花茶复配物浓度3.0%、三聚磷酸钠浓度3.0 g/kg、壳聚糖浓度3.0%、臭氧水浓度2.0 mg/L。[结论]研究可为冷冻牡蛎工业化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邹文中张小芳潘志民张志鹏邹艾一
关键词:感官评价
漂洗条件对冷冻罗非鱼和金鲳鱼复合鱼糜性能的影响研究
2020年
以罗非鱼和金鲳鱼混合鱼肉为原料,制备出冷冻罗非鱼和金鲳鱼复合鱼糜,研究了漂洗时间和漂洗次数对复合鱼糜感官特性、凝胶强度和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漂洗时间延长,冷冻罗非鱼和金鲳鱼复合鱼糜的感官综合评分均高于未漂洗复合鱼糜;经过1~3次漂洗后,冷冻罗非鱼和金鲳鱼复合鱼糜的感官综合得分均高于未漂洗冷冻复合鱼糜;当漂洗时间为10 min,复合鱼糜的失水率达到最小值,表明复合鱼糜的持水性得到改善;漂洗1次时,冷冻罗非鱼和金鲳鱼复合鱼糜的凝胶强度最大,失水率最低,分别为574 g·cm和16.118%。
张小芳邹文中张智英朱双
关键词:罗非鱼金鲳鱼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产品检验课程开发
2014年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建立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定位水产品检验课程,设计和构建学习情境,描述、组织实施学习情境及考核学习情境实施情况,并通过该课程改革前后知识体系对比及学生的毕业反馈证实了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邹文中张小芳李荣生
关键词:课程
低分子量壳聚糖与茶多酚复配物的抗氧化性被引量:7
2014年
将低分子量壳聚糖与茶多酚复配,制成壳聚糖与茶多酚复配物,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该复配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茶多酚复配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DPPH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单独壳聚糖,并且随着复配物中茶多酚含量增加清除率增大,表明复配物的抗氧化性高于壳聚糖;当V(壳聚糖):V(茶多酚)为6:4~2:8时,复配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高于单独壳聚糖或茶多酚,在V(壳聚糖):V(茶多酚)为2:8时复配物DPPH清除率比茶多酚提高0.70%、比壳聚糖提高6.67%,表明壳聚糖与荼多酚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邹文中邹艾一潘志民张小芳梁小明
关键词:壳聚糖茶多酚抗氧化性复配
同时测定鸡汁中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建立了同时测定鸡汁中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的紫外光谱法。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原理,通过联立方程求解,测定鸡汁中的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I+G)含量。测定的鸡汁中谷氨酸钠平均含量分别为11.99%、13.69%和14.3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0%、4.57%和3.79%,加标回收率在94.15%~105.27%之间,平均值为99.59%,回收率RSD为3.79%。呈味核苷酸(I+G)平均含量分别为0.94%、1.19%和1.33%,RSD分别为1.02%、0.98%、1.27%,加标回收率在94.12%~104.16%之间,平均值为100.71%;回收率RSD为3.21%。UV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能够测定鸡汁中的谷氨酸钠和I+G的含量。
张小芳邹文中潘志民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鸡汁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在海鲜汁研究的应用
2022年
以低值海产品为原料,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海鲜汁调味料的加工配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并使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获得海鲜汁调味料的最佳加工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琥珀酸二钠1.4kg、海鲜膏(食品用香精)1.5kg、煮制温度96℃、鲍鱼汁1kg、白砂糖4kg、煮制时间40min,并通过选取体态、色泽、风味、滋味因素为评价指标,建立海鲜汁感官综合评分体系。
潘志民张小芳邹文中陈建旭
关键词:感官评价鲍鱼汁调味料评分体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