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冷阴极
  • 6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4篇碳纳米管
  • 4篇场致发射
  • 1篇电子器件
  • 1篇电子枪
  • 1篇真空电子
  • 1篇真空电子器件
  • 1篇小型化
  • 1篇脉冲
  • 1篇回旋管
  • 1篇仿真
  • 1篇仿真模型
  • 1篇THZ

机构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6篇张宇
  • 5篇鄢扬
  • 4篇袁学松
  • 4篇黎晓云
  • 4篇孙利民
  • 3篇杨欢
  • 2篇邓少芝
  • 1篇许宁生
  • 1篇冯进军
  • 1篇申承民
  • 1篇张耿民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微波学报
  • 1篇科技纵览
  • 1篇2012毫米...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冷阴极Pierce电子枪被引量:1
2013年
为发展场致发射冷阴极毫米波电真空辐射源器件,对利用大面积碳纳米管冷阴极产生大电流、高电流密度电子注的电子光学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在Pierce电子枪阴极表面引入栅网结构,解决了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所需的强电场和电子聚束问题.在碳纳米管冷阴极实验测试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粒子模拟软件对上述电子光学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了栅网对注电流、注腰半径和电子注散射的影响,分析了阳极电压和外加轴向磁场对电子注的聚束作用.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阴极发射面为3.03 cm2时,该电子光学系统能够产生210 mA、60 kV,电流密度为6.7 A/cm2,最大注半径为1mm的电子注.
孙利民袁学松张宇黎晓云杨欢鄢扬
关键词: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
0.22THz纳米管冷阴极回旋管
纳米材料作为优异的场致发射冷阴极材料在真空电子器件上有着广阔地应用前景,是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报道了中山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0.22THz纳米冷阴极回旋管。该器件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冷阴极材料,其工...
袁学松张宇鄢扬吴坚强许宁生邓少芝
关键词:回旋管冷阴极纳米管THZ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冷阴极脉冲发射特性及仿真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冷阴极在微波、毫米波电真空辐射源器件中的应用需求,采用2μs,20 kV的脉冲高压对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冷阴极的脉冲发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阴阳极间距,对碳纳米管冷阴极发射电流特性及发生脉冲高压打火后的碳纳米管冷阴极发射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在直径为4 mm的圆形平面碳纳米管冷阴极上获得最大发射电流16 mA,电流密度为127 mA/cm^2.以实验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粒子模拟软件建立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仿真模型,给出了该仿真模型的相关参数,为下一步设计研制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及相关辐射源器件奠定基础.
袁学松张宇孙利民黎晓云邓少芝许宁生鄢扬
关键词: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仿真模型
栅网结构碳纳米管冷阴极仿真研究
2012年
碳纳米管(CNT)具有优良的场致发射特性,是场致发射器件的理想阴极材料。文中基于实验测试结果,采用三维粒子模拟软件CST对大面积碳纳米管冷阴极在阴阳极间距0.5mm、0.75mm下的场致发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栅网结构尺寸对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栅网结构下冷阴极表面电场分布及场致发射电子注的通过率,为下一步研究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电真空器件奠定了基础。
杨欢袁学松张宇孙利民黎晓云鄢扬
关键词: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
栅网结构碳纳米管冷阴极仿真研究
碳纳米管(CNT)具有优良的场致发射特性,是场致发射器件的理想阴极材料.文中基于实验测试结果,采用三维粒子模拟软件CST对大面积碳纳米管冷阴极在阴阳极间距0.5MM、0.75MM下的场致发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栅网...
杨欢袁学松张宇孙利民黎晓云鄢扬
关键词:碳纳米管冷阴极场致发射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纳米冷阴极:实现新一代真空电子器件快速、高效、小型化
2017年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基于纳米冷阴极的新型真空微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研究”,主要基于纳米冷阴极研制微波和太赫兹波真空电子器件,面向解决新一代真空电子器件技术。项目由中山大学负责,其他参加单位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
邓少芝张宇鄢扬冯进军张耿民申承民
关键词:真空电子器件冷阴极纳米小型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