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林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堆肥
  • 2篇蔬菜地
  • 2篇土壤磷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2篇污泥
  • 2篇磷素
  • 2篇绿化
  • 2篇环境绿化
  • 2篇菜地
  • 1篇稻草
  • 1篇盐渍化
  • 1篇生物可利用磷
  • 1篇水田
  • 1篇土壤磷素
  • 1篇土壤特性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 1篇农田生态系统

机构

  • 6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张国林
  • 6篇林兰稳
  • 6篇钟继洪
  • 4篇谭军
  • 3篇骆伯胜
  • 2篇蓝佩玲
  • 2篇余炜敏
  • 1篇郑煜基
  • 1篇曾芳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广州市污水污泥堆肥在环境绿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6年
将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生污泥与粉煤灰、稻草按质量比例4∶1.2∶1混合堆制而成的污泥堆肥,堆肥总养分含量高于农家肥中的鸡粪,无论单独施用或与化肥结合使用应用于草坪等园林绿地,均有明显效果。污泥堆肥在草坪土壤应用的肥效试验表明,污泥堆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效果较好,能缩短草坪草出苗和成坪时间,显著提高建植初期草坪草的生物量,但每公顷施用纯污泥堆肥30t与60t比较两者草坪草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污泥堆肥施用污染风险初步分析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渗滤液中的NO3--N和全P含量随着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考虑到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雨量丰富且暴雨多,土壤呈酸性的特点,在园林绿地等相对封闭的体系中施用本项目堆制的污泥堆肥,只要将年施用量控制在30t/hm2以下,是基本安全的。
林兰稳钟继洪张国林谭军
关键词:污泥堆肥环境绿化
蔬菜地土壤磷提取及模拟径流中磷素潜在流失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蔬菜地磷素流失是一种典型农业非点源污染类型。通过观测地表径流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可以监测土壤磷素流失程度。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两个指标比较难于获取,而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可以通过常规分析手段获取。本文选取27个典型蔬菜样地,分析测定各样地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四个磷提取变量,采用了经典方法计算土壤磷流失潜能指标——磷吸持饱和度(DPS)。同时采用模拟径流实验得出典型蔬菜样地地表径流样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结果表明:M-1P、Pw与DP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5和0.74(p<0.01);而M-1P、Pw与DRP浓度相关系数(r2=0.843和0.786,p<0.01)大于TP、OP与DRP浓度的相关系数(r2=0.554和0.722,p<0.01)。结论认为,通过测定M-1P、Pw和计算DPS能比较准确、便捷地预测土壤径流磷素流失风险程度。
张国林钟继洪蓝佩玲林兰稳
关键词:蔬菜地
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质量演化及其机制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对代表性区域的调查研究,探讨了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质量演化的趋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1980)比较,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稳中有降,土壤速效氮(NO3--N)、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已达丰富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但仍偏低,土壤有效镁、硼、钼仍严重缺乏,部分土壤有效硅、锰缺乏;伴随大量水田改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而产生的耕作制度变化、利用强度增加以及相应的化学氮、磷肥料过量投入、蔬菜地施用石灰等管理措施等,是导致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和产生新的养分非均衡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钟继洪余炜敏骆伯胜林兰稳谭军张国林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以附近水田落干土样为对照,选取29个蔬菜地表层土壤样品;通过对比由室内模拟径流实验测得的溶解态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和不同浸提剂提取的土壤有效磷水平以及等温实验得到的相关参数,探讨了特定条件下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与附近水田落干土样相比,蔬菜地土壤中溶解态磷DRP含量是水田的2.5倍,生物可利用磷BAP含量是水田的3.6倍,蔬菜地表层土壤磷素流失风险比水田落干后明显增加;影响水土界面磷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磷素水平,室内模拟径流实验测定的生物可利用磷BAP的变化量与Olsen-P、M1-P、M3-P、Pw、DPS和EPC0的变化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采用Mehlich3法提取的有效磷水平(M3-P)和土壤吸持饱和度(DPS)比其他指标更能准确地预测磷素流失潜能(R2=0.7345、0.7122,P<0.01)。
张国林钟继洪曾芳蓝佩玲林兰稳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磷素水平生物可利用磷
珠江三角洲水改旱蔬菜地土壤特性演变被引量:9
2009年
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选取52个由水稻田改为蔬菜种植的蔬菜地土壤样品,并以每个蔬菜地附近相同土壤类型的水稻田土壤样品为对照,研究了水稻田改为蔬菜地后土壤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稻田改为蔬菜地后,土壤pH值有所提高,有机质、全氮呈下降趋势;土壤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增加,尤其是有效磷负荷累积明显,平均达到了98.02 mg/kg,土壤有效Cu含量下降,有效B和Mo含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平均含量均低于全国临界值,有效Mn和Zn含量虽有所升高且平均值高于临界值,但仍有32.69%和26.93%的样品含量低于临界值,有效Fe的含量下降较为明显。部分蔬菜地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壤盐分、硝态氮累积明显。土壤全盐与土壤硝态氮,土壤硝态氮与蔬菜硝酸盐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合理施肥和长期高强度连作是造成露天蔬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科学的平衡施肥制度和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是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林兰稳余炜敏钟继洪骆伯胜谭军张国林
关键词:次生盐渍化珠江三角洲
城市污泥与稻草、粉煤灰混合堆肥及其在环境绿化中的应用示范
林兰稳钟继洪郑煜基谭军张国林骆伯胜
城市污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剧增,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的产出量迅速增加,污泥的处理处置面临占地和有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巨大压力,已成为全球...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污泥污泥处理稻草粉煤灰混合堆肥
水田改为蔬菜地土壤特性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水稻田改为蔬菜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可能引发相关环境问题。本论文以惠州市博罗县水稻田和由水稻田改为的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研究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土地利用...
张国林
关键词:土壤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