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向红

作品数:19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地震
  • 3篇断层
  • 3篇断裂带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裂带
  • 3篇值模拟
  • 2篇地震破裂
  • 2篇隐伏
  • 2篇有限元
  • 2篇活动断裂带
  • 2篇大地震
  • 1篇档案
  • 1篇地壳
  • 1篇地壳深部
  • 1篇地脉动
  • 1篇地震参数
  • 1篇地震档案
  • 1篇地震地面运动
  • 1篇地震工程
  • 1篇地震活动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兰...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9篇张向红
  • 9篇郭安宁
  • 6篇王爱国
  • 6篇吴建华
  • 5篇赵乘程
  • 5篇杨斌
  • 4篇任栋
  • 3篇周俊喜
  • 3篇马巍
  • 2篇柳煜
  • 2篇郭增建
  • 2篇张炜超
  • 1篇姚增
  • 1篇张昱
  • 1篇高曙德
  • 1篇吕林涛
  • 1篇曹玲玲
  • 1篇王兰民
  • 1篇温增平
  • 1篇袁道阳

传媒

  • 8篇地震工程学报
  • 7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山西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伏断层电性特征及浅层电法探测被引量:44
2006年
探讨了不同类型隐伏断层的电性特征及其在浅层电法测试中可能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阐述了浅层电法探测隐伏断层的步骤及异常识别方法。研究表明浅层电法对某些类型的隐伏断层的探测是有效的,但先验知识非常重要,对于隐伏断层的探测效果与解译起关键作用。
王爱国马巍张向红柳煜
关键词:隐伏断层联合剖面
从Byerlee摩擦定律讨论地壳深部岩性与地震破裂的联系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了莫霍面起伏与大地震的孕育关系,认为两者之间相关性不好。其主要原因由Byerlee摩擦定律所述系数有关。即在深部条件下摩擦系数与物性无关。
郭安宁彭立顺张向红
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历史事件的研究与讨论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对某些历史事实进行了订实,对其预报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并对”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一文的某些观点和史实进行了讨论。
郭安宁吴建华任栋张纬超张向红赵乘程季婉婧
关键词:海城地震
带调谐液体阻尼器结构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调频液体阻尼器(TLD)作为一种被动耗能减震装置,由于涉及到两种形态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真实准确地掌握调谐液体阻尼器的减震特性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建立更加精确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而探讨带调谐液体阻尼器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利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其流-固耦合分析模块,对此耦合模型进行瞬态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简化模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调谐液体阻尼器流场的变化特性,并结合流场特性考查了频率比、地震动、质量比这三个因素对带调频液体阻尼器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频率比对TLD的减振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给出了TLD的设计建议。
吕晖张炜超张向红吕林涛温增平
关键词:调谐液体阻尼器流固耦合流场特性抗震性能
兰州中川民用机场扩建工程场地隐伏活断层探测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通过地质地貌、物探、槽探及钻探等综合探测研究 ,发现秦王川盆地西缘发育有一条NNW向隐伏断层 ,且从中川机场扩建工程区通过 .详细研究了断层的规模、几何分段和活动年代等有关问题 ,对该断层对工程场地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
张向红杨斌周俊喜王爱国
关键词:工程地质隐伏活断层
《西北地震学报》发展回顾及学术评价指标简述被引量:1
2013年
《西北地震学报》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公开出版的地震专业学术刊物。本文简要回顾了《西北地震学报》从1979年创刊到2012年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办刊经历和在我国地球科学类学术期刊中的地位,阐述了其在地震科学研究和中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统计给出了《西北地震学报》1998年至2012年主要学术期刊评价指标数据。
吴建华张向红赵乘程
关键词:评价指标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土壤气定点监测与初步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根据前人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上历史地震及古地震复发周期和离逝时间等的综合研究,得出该断裂存在发生强震的较大潜在风险,因此加强对该断裂现今构造活动的定点监测和地震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根据断裂逸出气体测项剖面浓度分布(变化)特征,在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天水段)上新建3个断层土壤气连续观测站,开展断层气(H_(2)、CO_(2)、R_(n)、CH_(4))浓度观测,分析断裂带不同段深部气体特征的空间差异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监测甘东南地区应力调整与地震活动。初步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其背景值比较稳定,且同一测项在不同测点变化形态具有相似性、同步性,说明观测资料真实可靠,并具有可比性。各测点出现测项同步异常变化时,可能反映了区域应力调整及变化状态,对震情跟踪和地震预测提供参考判据。
高曙德赵洁王爱国王爱国曹玲玲张向红曹玲玲张昱杨超
关键词: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活动性
中卫活动断裂带地震破裂危险区演化特征模拟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建立的岩石破裂危险度KR及断层滑动危险系数KF2个判别指标,对中卫-同心活动断裂带进行粘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该断裂带在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大震后的应力演变及地震破裂危险区长度、范围、峰值、衰减规律等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大震后应力场的调整主要产生于震后300~400年间,震后地震破裂危险区转移到断裂带的中西段,并逐渐向东迁移,范围越来越集中,最终转移到断裂带的弧形顶点部位(红谷梁附近)。
王爱国杨斌马巍张向红
关键词:有限元数值模拟
纪念古浪8级大震九十周年——暨对特大地震的研究讨论被引量:7
2017年
置甘肃古浪8级地震发生90周年之际,本文用几种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特大地震的预测问题。分别用块体交界带指标、高山峰指标探讨了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发生的位置,并以这两个指标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发生的位置。从国内某些大震25年周期的相关性和太阳活动峰年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的发生年份。这些回顾性的指标研究对今后地震动、地震风险区划和预测大地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增建郭安宁张向红白雪见
关键词:太阳活动
震兆共迁法对金县水准异常与海城和唐山地震的关联性讨论被引量:2
2017年
0引言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前发生在金县水准异常是可靠的,但是否可联系预测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有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是金县距两个震中的距离较远。本文用"震兆共迁法"讨论了可用于海城和唐山地震的预测的相关联系问题。
郭安宁郭增建张向红白雪见任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