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召才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军事

主题

  • 5篇心肌
  • 3篇细胞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损伤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医院科技
  • 2篇应激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人类遗传资源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氯吡格雷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肌损伤
  • 2篇冠心病
  • 2篇非酒精性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城市...
  • 2篇浙江医院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建德市第一人...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张召才
  • 3篇胡新央
  • 2篇戴一扬
  • 2篇张彩伢
  • 2篇田宝平
  • 2篇杨俊
  • 2篇张颖
  • 2篇徐银川
  • 1篇闫章才
  • 1篇何煜舟
  • 1篇钱正明
  • 1篇彭俊
  • 1篇王丽竹
  • 1篇蒋旭宏
  • 1篇陈鹏
  • 1篇黄建振
  • 1篇凌峰
  • 1篇张华青
  • 1篇陈会强
  • 1篇王晓樱

传媒

  • 3篇生物医学转化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科研...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7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伤患者应激激素和内源性大麻素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2024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发伤患者日益增多,常见病因包括高处坠落、车祸、械斗等等。尽管针对多发伤的治疗技术日趋成熟,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创伤记忆是影响患者心理精神问题的主要原因,患者临床表现多元化,轻则表现为失眠、抑郁、焦虑,重者出现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症候群,部分患者可能终生不愈,因而需要引起高度关注[1]。创伤患者往往需要在重症监护室(ICU)进行较长时间治疗,机械通气、睡眠剥夺、镇静镇痛药物、环境噪声以及其他医源性因素均可能促进或加重ASD 和(或)PTSD。
杜建成陈建新郑曙光包秋丽项彦斌李君颖周燕张召才
关键词:急性应激障碍医源性因素应激激素内源性大麻素多发伤常见病因
新型生化标志物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21年
脓毒症心肌损伤(SIMD)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对其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B型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等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对SIMD诊断缺乏特异性,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介绍了新型生化标志物包括微小RNAs(miRNAs)、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组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起源,及其在SIMD中的释放机制,并总结了上述新型生化标志物对SIMD的诊断价值,发现miRNAs不仅对SIM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同时也可能用于改善SIMD;H-FABP、PAPPA、组蛋白、HMGB-1、sTREM-1、NGAL等新型生化标志物对SIMD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多种标志物组合能够提高对SIMD的诊断能力。鉴于目前多数SIMD相关临床研究患者纳入时采用脓毒症1.0或2.0诊断标准,采用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研究偏少,在脓毒症3.0诊断时代,上述生化标志物对SIMD的临床诊断价值将受到挑战,多种标志物组合预测SIMD的价值也需要结合新的临床评估手段重新进行评价。
陈发超徐银川张召才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灵敏度特异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23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应用动物模型开展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相关的临床前研究,有助于揭示ALI/ARDS的发病机制、形成新的诊治策略、研发新的药物。本文总结传统的ALI/ARDS动物模型的优势、不足和物种差异,并重点介绍改良型ALI/ARDS动物模型和新的建模技术,为合理、有效开展ALI/ARDS临床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许晓芳徐绘康张召才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适用于气切患者的俯卧位翻身辅助与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气切患者的俯卧位翻身辅助与保护装置,包括俯卧位头枕和颈部后固定板,所述俯卧位头枕内设有对应眼鼻口部及颈部气切部位的中空部位,所述中空部位允许鼻饲营养管及气切套管通过,所述中空...
宣南霞陈城洋张召才田宝平张根生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政策解读与新时期的管理策略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解读《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为各机构在新时期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建议。方法梳理《细则》实施对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讨论新时期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策略。结果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在生物样本安全、数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项目过程管理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结论新时期各机构应加速生物样本平台和科研数据平台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优化项目过程管理,做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
魏锣沛宋润泽程周楠孔双蕾浦佳丽旷苗张召才
关键词:过程管理
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再次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系统评价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医文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使用RevMan 4.2软件对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氯吡格雷单用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且再次心血管不良事件或再次住院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文献,包括51 191例患者,其中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PI+Clopidogrel组)有18 618例,单用氯吡格雷治疗(Clopidogrel alone组)有32 5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lopidogrel +PPI组再次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lopidogrel alone组(OR=1.55,95%CI:1.47~1.64,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研究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可增加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再次入院的风险.临床医生应谨慎选择联合用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杨俊戴一扬张召才张彩伢
关键词:氯吡格雷质子泵抑制剂心血管不良事件META分析
伴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叶酸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184例,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试验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联合叶酸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记录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经上述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5.4%和7.6%,试验组稍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可以有效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值得在临床中长期推广应用。
方中华张召才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厄贝沙坦叶酸
2010-2016年烧伤整形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自2009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委员会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NSFC在医学科学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在推动医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医学科研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烧伤整形领域的NSFC项目,
张召才窦豆王晓樱谢登辉闫章才
关键词:烧伤外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激活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迁移至梗死心肌,改善心功能
徐银川胡新央蒋智王力涵张召才陈会强王建安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
彭俊魏文娟钱正明黄建振高世龙张召才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间质干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