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凯
- 作品数:14 被引量:27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被引量:51
- 2000年
- 对不同临床致病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在耐药性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综述。革兰氏阳性菌中,PBP的改变对其β-内酰胺耐药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革兰氏阴性菌PBP对耐药性的贡献不如革兰氏阳性菌那么明显,但对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中的意义研究得比较清楚。高分子量PBP的改变是细菌在PBP机制中耐药的主要因素,但在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低分子量PBP可能对细菌耐药性也具有作用。
- 张凤凯金少鸿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青霉素结合蛋白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状及变迁被引量:105
- 1997年
- 调查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现状及变迁情况。方法将北京地区12家医院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菌抑菌圈直径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1994年发表的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5年共分离临床致病菌10305株,耐药率如下:(1)大肠杆菌:阿米卡星8%、头孢他啶15%、其它三代头孢菌素约30%;(2)克雷佰菌属:氧氟沙星0%、头孢他啶7%、阿米卡星9%;(3)绿脓杆菌:阿米卡星16%、头孢他啶15%、环丙沙星17%、诺氟沙星15%、氧氟沙星5%;(4)金黄色葡萄球菌:去甲万古霉素0%;(5)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9%;(6)肠球菌:去甲万古霉素7%。1990~1995年的连续6年监测中,发现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上升显著,但绿脓杆菌对除喹诺酮类以外药物的耐药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特别注意。
- 张凤凯金少鸿吴铨张力
- 关键词:细菌感染抗生素抗药性
- 蜡样芽孢杆菌CMCC(B)63301产生青霉素酶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研究蜡样芽孢杆菌CMCC(B)63301发酵青霉素酶的方法及其酶学特点。方法:采用中国药典95版的方法进行发酵,并对其诱导方法进行调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酶水解青霉素G的活性和水解谱,考察不同条件下此酶的活性变化。结果:经青霉素诱导,再按药典方法发酵得PG酶活性高;活性测定在pH4~7环境下稳定,随温度的升高活性增加,55℃时达最高;此酶不论是以固体方式保存,还是以液体方式保存,都至少有半年以上的稳定性;此酶对大多数青霉素类抗生素都有酶解能力。结论:本株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活性非常稳定,紫外分光光度动力学法测定酶活性简便、快速。
- 张凤凯张枫
-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Β-内酰胺酶青霉素G酶活性测定
- 北京地区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采用药敏纸法对北京地区11家医院近五年分离的细菌进行敏感性测定。根据NCCLS颁布的标准,对药敏结果通过"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去甲万古霉素是对MRSA最为有效的抗生素。在结构相似的抗生素中存在交叉耐药性。通过对近年耐药性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部分细菌对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性逐年显著上升,提示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
- 金少鸿张凤凯吴铨
- 关键词:耐药性抗生素滥用
- 拉氧头孢对临床分离的1143株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1994年
- 本文对拉氧头孢的体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活性作比较。结果显示拉氧头孢具广谱抗菌活性且对β—内酰胺酶稳定。拉氧头孢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对许多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当浓度为0.125~4mg/L时,能抑制大多数肠杆菌细菌90%的菌株,和头孢他啶相似,对淋病奈瑟氏球菌和流感嗜血菌有强活性;对假单胞菌的活性逊于头孢他啶,对厌氧菌(如脆弱杆菌)的活性一般强于其它头孢菌素。拉氧头孢对大多数敏感菌的MBC等于MIC或2MIC。对大多数试验菌而言,当接种量增加直到106CFU/ml时,对MIC的影响小。一般在pH7.5时对试验菌显示最大抑菌活性。对11种β—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均为0。
- 张凤凯李家泰潘石郝凤兰陈杨
- 关键词:拉氧头孢体外抗菌活性致病菌
- Azithromycin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8
- 1997年
- 研究了国产azithromycin及红霉素等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521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azithromycin对敏感的金葡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粪链球菌及脆弱拟杆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50<0.016~0.5mg/L)。对敏感的金葡球菌MIC50与MIC90分别为0.016与0.031mg/L,对脆弱拟杆菌MIC50与MIC90分别为0.016与0.125mg/L。azithromycin对所测试的多数致病菌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或稍强,本品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 王琪张凤凯张永龙李家泰
- 关键词:AZITHROMYCIN红霉素体外抗菌
- 高脂血症家兔血浆及红细胞膜脂类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浆胆固醇达600mg/100ml以上后,血浆和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通过~3H-胆固醇交换实验,证明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比的增高是由于血浆胆固醇上升所致,推测高胆固醇血症时,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比的改变会引起红细胞膜流动性等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微循环不畅等机体损害。
- 张凤凯葛韵琴程时
- 关键词:高脂血病红细胞膜胆固醇冠心病
- 国产Augmentin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 1992年
- 本文主要研究了国产Augmentin对547株临床分离产酶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克拉维酸的抑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产Augmentin的体外抗菌效果与进口Augmentin相似。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沙门氏菌的MIC_(50)、MIC_(90)比羟氨苄青霉素强8~30倍以上;对阴沟肠杆菌MIC_(50)、MIC_(90)强2倍以上;对痢疾杆菌的MIC_(90)强8倍以上;对金葡球菌MIC_(60)强4倍。抑酶实验表明:克拉维酸不仅对质粒介导的广谱酶有效,对染色体介导的超广谱酶亦有较强的作用。
- 李寨李家泰王彤刘健张凤凯王骊山李曼宁
- 关键词:AUGMENTINΒ-内酰胺酶体外抗菌作用
- 我国部分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流行学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北京和武汉地区细菌耐药性情况的监测,分析我们国家这些地区的细菌耐药流行学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等提供参考。本课题系同WHO合作,组织北京和武汉地区数家大医院参加监测工作;按美国NCCLS分布的标准操作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药敏测定;采用WHO/EMC提供的WHONET4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本文包括北京地区1994~1997连续4年和武汉地区1996年的监测结果。(1)北京地区1997年7557株菌中,绿脓杆菌占16.86%,大肠杆菌占13.6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94%,表皮葡萄球菌占8.11%。(2)北京地区1997年分离的菌株中,痰标本占44.2%。
- 张凤凯胡昌勤金少鸿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环丙沙星耐药率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
- 全文增补中
- 国产罗红霉素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目的:研究国产罗红霉素体外抗菌作用,并同大环内酯类其它抗生素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影响因素的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平皿菌落计数法绘制杀菌曲线。结果:国产罗红霉素与红霉素具有交叉耐药性,红霉素的MIC多等于国产罗红霉素MIC的1/2或1/4。国产罗红霉素对于所采用实验菌株的MBC要大于MIC的4~16倍。106CFU·ml-1以下的细菌接种量几乎不影响国产罗红霉素的MIC。随着pH的增高,细菌对国产罗红霉素的敏感性增大。人血清可使国产罗红霉素MIC升高。结论:国产罗红霉素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体外抗菌活性略弱于红霉素或相近,但优于交沙霉素、麦迪霉素和柱晶白霉素,为一抑菌药。
- 张凤凯王琪魏敏吉赵秀丽赵秀丽
- 关键词:罗红霉素抗菌活性体外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