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3篇蛋白
  • 3篇散居
  • 3篇散居儿童
  • 3篇螺杆菌
  • 3篇抗原
  • 3篇患儿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手足口病患儿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细胞因子检测
  • 2篇小儿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病患

机构

  • 9篇无锡市儿童医...
  • 2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无锡市第五人...

作者

  • 9篇张健
  • 3篇唐国荣
  • 3篇梅柏如
  • 2篇吴国荣
  • 1篇杨小娟
  • 1篇张健
  • 1篇钱俊
  • 1篇陈文
  • 1篇项红霞
  • 1篇李羚
  • 1篇谢国强
  • 1篇王琼
  • 1篇潘珍珍
  • 1篇华颖
  • 1篇曹烨
  • 1篇徐燕

传媒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9例,其中普通手足口病组48例,重症手足口病组21例,选择同期健康查体儿童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3组研究对象血清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干扰素( IFN-γ)和IL-2、IL-10、IL-13。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血清IgG、IgA分别为(12.33±8.58)、(0.78±0.55) g/L,与健康对照组[(7.09±6.36)、(0.61±0.36) g/L]、普通手足口病组[(7.41±5.07)、(0.57±0.41)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普通手足口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组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重症手足口病组IFN-γ、IL-2、IL-13分别为(0.95±0.67)、(1.07±0.64)、(1.25±0.46) ng/L,与普通手足口病组[(2.72±1.15)、(2.07±1.53)、(2.31±1.35) ng/L]、健康对照组[(1.83±1.12)、(1.61±1.37)、(1.99±0.75)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普通手足口病组IL-10为(2.69±1.33) ng/L,与重症手足口病组[(1.54±1.23) ng/L]、健康对照组[(1.35±1.12)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检测能侧面反映手足口病患儿的基因状态,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为临床提早干预提供可靠指标。
杨小娟嵇丽君王琼张健华颖陈文吴国荣
关键词:手足口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
无锡地区散居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探讨影响H.pylori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126例0~12岁健康儿童及其父母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并对每位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平时有无消化道症状、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本地区儿童平均H.pylori感染率为19.1%,其中男性为19.6%,女性为1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有症状组阳性率为26.9%,无症状组为10.6%。城区儿童H.pylori感染率为12.5%,城郊结合部儿童为19.3%,郊区、农村儿童为24.9%。结论无锡地区儿童中H.pylori感染率较高,有随年龄递增的趋势。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引起无锡地区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原因。
梅柏如钱俊唐国荣张健谢国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原流行病学幽门螺杆菌感染
无锡地区散居儿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 ,探讨影响Hp感染的因素。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112 6例 0~ 12岁儿童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 (HpSA)。结果 该地区儿童HpSA平均阳性率为 19.0 9% ,且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趋势。其中男性为 19.6 2 % ,女性为 18.5 2 %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有症状组HpSA阳性率为 2 6 .94 % ,高于无症状组 10 .6 0 % (P <0 .0 1)。城区儿童HpSA阳性率为 12 .4 7% ,城郊结合部儿童为 19.30 % ,郊区、农村儿童为 2 4 .94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小儿的HpSA阳性率为90 .77%。结论 该地区儿童人群中Hp感染率较高 ,是引起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原因。
唐国荣梅柏如张健
关键词:螺杆菌抗原儿童流行病学研究
无锡地区散居儿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自1983年由澳大利亚Warren[1]和Marshai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u,H pylori)以来,成人和儿童的大量研究证实H.pylori已成为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之一,与许多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
唐国荣梅柏如张健
关键词:散居儿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哮喘小鼠气道内黏蛋白5AC表达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体内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活性对气道内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重要性。方法复制哮喘小鼠模型,行外周血常规分析,肺泡灌洗液常规瑞氏染色并计数,肺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MUC5AC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AT、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活性、MUC5AC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小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较曲古抑菌素A(TSA)治疗组、对照组均升高(P<0.05);哮喘组肺泡灌洗液总细胞计数及EOS均较TSA治疗组、对照组升高(P<0.05);TSA治疗组与哮喘组比较,可同时降低小鼠体内HAT、HDAC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HAT为主;TSA治疗组MUC5AC水平较哮喘组降低(P<0.05);肺组织HE染色可见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细胞增多,而TSA治疗后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TSA治疗组较哮喘组能明显减少MUC5AC蛋白含量(P<0.05)。结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潘珍珍徐诗尧张健王倩项红霞李羚
关键词:哮喘黏蛋白5AC
血清25(OH)D水平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25(OH)D水平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诊小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25(OH)D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为依据,其中血清25(OH)D水平降低者为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每组40例,统计两组骨密度及肾功能(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分析血清25(OH)D水平变化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骨代谢与转化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碱性磷酸酶(53.1±10.2)U/L及骨降钙素水平(5.1±1.2)g/cm2低于对照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17.9±9.1)μ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为(0.18±0.01)g/cm^(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99,P<0.05),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变化呈负相关(r=-0.752、-0.856、-0.713,P<0.05),与骨密度和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r=0.696、0.813,P<0.05),与骨降钙素水平变化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者如存在明显的血清25(OH)D水平降低,则其可能合并更为明显的骨代谢障碍,及骨密度和肾功能的降低。
许传先张健
关键词:血清25(OH)D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小儿骨代谢
无锡地区皮肤病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皮肤病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结果:共纳入891例患者,其中湿疹364例,荨麻疹161例,特应性皮炎167例和过敏性紫癜199例;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为72.8%,其中以特应性皮炎最高为80.2%,其他依次为荨麻疹(76.4%)、湿疹(72.3%)和过敏性紫癜(64.8%);食物特异性IgG阳性以鸡蛋(55.0%)、牛奶(34.1%)和小麦(7.7%)最多见,其他依次为大米(1.9%)和大豆(1.5%),余下9种食物均未发现阳性者。结论:在皮肤科就诊患儿中,血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高,建议对皮肤疾病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查找引起血清IgG升高的食物,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张健吴国荣孙果吴中嘉殷洪明崔玉宝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皮肤病特异性IGG
血清C反应蛋白、正五聚蛋白-3对小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正五聚蛋白-3(PTX-3)在小儿肺动脉高压(PA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PAH患儿及32例健康小儿,检测和比较其血清CRP、PTX-3水平,分析血清CRP、PTX-3水平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于PAH的诊断价值。结果:PAH组血清CRP水平(29.63±15.82 mg/L)、PTX-3水平(1.20±1.03 ng/m L)与对照组[CRP水平(3.38±1.74 mg/L)、PTX-3水平(0.64±0.43 ng/m L)]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CRP与PTX-3的相关系数r为0.356(P<0.05)。血清CRP诊断PAH的ROC曲线AUC为0.983,临界点为6.6 mg/L;PTX-3诊断PAH的ROC曲线AUC为0.669,临界点为0.95ng/m L;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86,临界点为1.01。结论:PAH患儿血清PTX-3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CRP大于PTX对PAH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更大。
陈雨华殷洪明曹烨陈艳张健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肺动脉高压
细胞因子检测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2022年
通过收集无锡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就诊的肠道病毒71亚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儿者血清标本,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分析患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免疫因子检测在肠道病毒71亚型(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人肠道病毒71亚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流式细胞仪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结果 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A比较:重症组及轻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免疫球蛋白M均无显著性差异。重症组IFN-γ、IL-2水平低于轻症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肠道病毒71亚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儿血清细胞因子与患者的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可为临床提早干预提供可靠指标。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的水平对EV71感染患儿疾病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外周血中各类淋巴细胞水平、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可以为临床评估手足口病病程发展提供有效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徐苗徐燕张健
关键词:手足口病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