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irenomelia综合征
- 2023年
- Sirenomelia美人鱼综合征又称人鱼序列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极低,病因不甚明确,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结果。典型的特征是下肢不同程度的融合,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和胃肠道异常,临床表观为多发畸形不同组合。超声是其主要诊断手段,亦可产后外观辨识明确。该病为致死性疾病,妊娠结局不良。应提高对其认知度,重视定期产前检查,加强产前超声排畸检查,一经确诊,尽快终止妊娠。
- 张丽丽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联合NIHSS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急性脑梗死,是全世界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静脉溶栓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预后较好的方法,但仍有一半的患者存在预后不佳[2-3]。早期确定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结果进行分层,并积极地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最近几年炎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也日益得到关注。研究证实,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4]。
- 朱浩冯红选董晓峰王媚瑕王锋周华丁志良周凡杰张丽丽
- 关键词:静脉溶栓NIHSS评分
-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87
- 2016年
- 目的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超声漏误诊原因。方法应用经腹部联合经会阴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拟诊为PPP的51例孕妇行系统超声检查,与产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51例PPP患者产前超声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39例,不完全性前置胎盘12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40例(78.4%,40/51),未合并胎盘植入7例(13.7%,7/51)。产后临床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51例PPP患者合并胎盘植入42例(82.4%,42/51),未合并胎盘植入9例(17.6%,9/51);因超声图像不典型产前超声漏诊2例(3.9%,2/51),误诊2例(3.9%,2/51,将膀胱静脉曲张误认为血管横跨胎盘与膀胱间)。51例PPP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胎盘增厚、弥漫性或局灶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25例,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变薄(≤2 mm)44例,子宫肌层弓状动脉排列紊乱34例,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处血管丰富紊乱18例;经会阴部超声显示子宫下段膨隆、胎盘增厚25例,宫颈膨大、胎盘局部向宫颈内伸入6例,子宫下段及宫颈管胎盘覆盖处血流丰富8例。结论孕妇凶险型前置胎盘有特征性超声表现,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而减少误漏诊。
- 李琴邓学东王中阳陆冰张丽丽申建秋卞敏
- 关键词:前置胎盘
-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被引量:6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腹部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PPP的51例患者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及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做出超声诊断;与产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对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胎盘植入产前检出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产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合并胎盘植入42例(82.4%),未合并胎盘植入9例(17.6%)。与产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及临床随诊结果对照显示: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正确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29例(55.8%),未合并胎盘植入7例(13.7%),漏诊13例(25.5%),误诊2例(3.9%)。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40例(78.4%),未合并胎盘植入7例(13.7%),漏诊2例(3.9%),误诊2例(3.9%)。单纯经腹部超声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69.1%、77.8%、70.6%、93.5%、35.0%、22.2%、30.9%;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5.2%、77.8%、92.2%、95.2%、77.8%、22.2%、4.8%。经ROC曲线检验,单纯经腹部超声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为0.568~0.924;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的AUC为0.865、95%CI为0.699~1.000。结论联合应用经腹部与经会阴超声检查对诊断PPP合并胎盘植入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李琴邓学东王中阳陆冰张丽丽申建秋卞敏
- 关键词:超声检查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 基于病理特征评价术前超声造影与高分率磁共振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 通过术后斑块病理检查结果验证术前超声造影(CEUS)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中度、重度颈动脉狭窄并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32例患者,将手术所得的颈动脉斑块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CD34抗体染色,分析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稳定性。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术前CEUS与HR-MRI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评估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及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CEUS增强强度与每斑块面积的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 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易损斑块25个,稳定斑块7个。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EUS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92.0%(23/25),特异度为57.1%(4/7),准确度为84.4%(27/32),阳性预测值为88.5%(23/26),阴性预测值为66.7%(4/6)。HR-MRI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92.0%(23/25),特异度为71.4%(5/7),准确度为87.5%(28/32),阳性预测值为92.0%(23/25),阴性预测值为71.4%(5/7)。CEUS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一致性中等,HR-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518和0.634(P<0.01)。CEUS与HR-MRI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518(P<0.01)。CEUS分级的增加与每斑块面积的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 CEUS和HR-MRI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效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EUS可有效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识别潜在的脑卒中风险,可以成为颈动脉斑块初步筛选评估有价值的临床工具。
- 张丽丽曾宇琪王佑玲陈科岐周大勇张逸莎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超声造影斑块内新生血管
-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79例高血压患者和156例健康体检老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IMT和斑块发生情况。
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IMT明显增厚,斑块检...
- 张丽丽邓学东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老年患者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 文献传递
- Joubert综合征13型1例胎儿的TCTN1基因变异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1例Joubert综合征(JS)胎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6日于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孕妇夫妇及引产胎儿进行基因变异筛查,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胎儿父亲的cDNA分析和姐姐的RNA转录组测序结果进一步探讨变异的致病机制。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引产胎儿携带TCTN1基因c.624G>A和c.96dupA(p.Glu33Argfs*49)复合杂合变异,该2个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Sanger测序验证2个变异分别遗传自胎儿的父亲与母亲,胎儿的姐姐也携带父源c.624G>A杂合变异。胎儿父亲的cDNA分析和姐姐的RNA转录组测序均未检出包含c.624G>A的转录本。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2个变异均评级为可能致病性(PVS1+PM2_Supporting)。结论TCTN1基因c.624G>A和c.96dupA(p.Glu33Argfs*49)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上述JS胎儿的遗传学病因,进一步丰富了TCTN1基因的变异谱。
- 向菁菁张丽丽丁杨王挺
- 关键词:JOUBERT综合征
- 胎儿后颅窝异常疑难病例分析
- 邓学东张丽丽梁泓殷林亮杨忠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治经验总结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病情发展以及诊疗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无黄疸和皮肤瘙痒,首发症状上腹痛、便秘腹泻交替半月、恶心呕吐一周.因胎心监护异常,入院24小时内行急诊剖宫产术.术中见自发血肿,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复合物.术后1天患者PLT72×109/L、T3.67mmol/L,PT14.4s、TT24.9s、APTT57.8s、Fib0.89g/L、D-D6830μg/L、ALB23.3g/L、K+4.56mmol/L,出现血小板减少、低血糖、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术后第4天Hb53g/L、尿量450-300mL、粪潜血+,次日PO252.7mmHg、SaO288.2%、HCO3-17.4mmol/L、pH7.4,超声示:大量胸腔积液,右侧胸腔液性暗区最深79mm、左侧胸腔液性暗区最大径112mm,实施人工肝治疗,母婴结局良好.结论妊娠35周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警惕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尽早识别和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是关键.产后加强监护,对症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予以血浆置换和成分输血并严密控制液体量.如果病情进展,尽早转诊ICU;若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及时实施人工肝治疗.
- 张丽丽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血浆置换人工肝
- 孕11~13^+6周超声检测胎儿鼻骨和颈项透明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孕早期(11~13+6周)超声检测胎儿鼻骨缺失和颈项透明层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建卡的孕早期(11~13+6周)单胎孕妇4200例,采用常规经腹部超声对胎儿鼻骨(NB)和颈项透明层(NT)进行检测,观察有无鼻骨缺失,有无颈项透明层增厚(>3.0mm为增厚),超声检查与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结果及引产或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出胎儿鼻骨和颈项透明层3492例(83.1%,3492/4200),其中鼻骨和颈项透明层检测正常3139例(89.9%,3139/3492)。因体位等原因未检出胎儿鼻骨或颈项透明层708例(16.9%,708/4200)。检出鼻骨和颈项透明层的3492例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1)鼻骨缺失3例(0.09%,3/3492),合并颈项透明层增厚1例,染色体检查证实为21-三体2例(66.7%,2/3,)。(2)颈项透明层增厚(>3.0mm)351例(10.1%,351/3492),合并鼻骨缺失1例,染色体检查证实为21-三体4例(1.14%,4/351),18-三体1例;Turner综合征1例,染色体正常胎儿中6例(1.71%,6/351)结构异常。(3)3139例鼻骨和颈项透明层检测正常的胎儿中8例染色体或结构异常。结论鼻骨缺失及颈项透明层增厚是孕早期筛查21-三体的重要指标,颈项透明层增厚与其他染色体异常及结构畸形有一定相关性。
- 张丽丽梁青邓学东姜小力殷林亮陆冰
- 关键词:鼻骨颈项透明层唐氏综合征先天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