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 作品数:26 被引量:16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血液相关标志物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AP患者214例,将其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49例,中重度组(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35例、重度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30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及病例组三个亚组间入院24h NLR、RDW、CRP的差异;分析病例组NLR、RDW、CRP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估NLR、RDW、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NLR、RDW、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NLR、RDW、CRP显著高于MSAP组、且MSAP组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NLR、RDW、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3、0.594、0.702,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NLR、RDW、CRP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07和0.872;敏感性分别为87.5%、81.3%和82.5%;特异性分别为79.5%、76.2%和86.1%。NLR、RDW、CRP三者联合检测预测SAP的AUC值为0.916,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86.2%。结论AP患者发病早期NLR、RDW、CRP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均是预测SAP的理想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SAP方面诊断价值更高。 谢文秀 张春燕 常艳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C-反应蛋白 那曲肝素钙致肝功能异常2例 被引量:6 2010年 2例男性患者(年龄52、79岁),分别因脑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那曲肝素钙6000IU,1次/12h皮下注射。例1于第6天检查肝功能示ALT169U/L;例2于第3天实验室检查示ALT246U/L,γ-GT521U/L,TBil28.5μmol/L,DBil8.9μmol/L。停用那曲肝素钙,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随后肝功能逐渐好转。 王玉柱 常艳 王庆 路聪哲 于晓红关键词:肝功能异常 大肠息肉9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老年人(≥60岁)及30例中年人(45~59岁)大肠息肉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类型,并加以比较。结果:中年组与老年组大肠息肉在大小、个数、病理类型以及发生部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癌变机会大,老年人应尽量行结肠镜下全结肠检查,早期发现息肉,及早治疗,减少癌变的机会。 常艳 于晓红 路聪哲关键词:肠息肉 腺瘤性息肉 结肠镜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肌酐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2012年 已有研究表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1],笔者也曾经观察到RDW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2],近来有研究报道肾功能损害与血脂异常及心肌梗死的远期预后有关[3-4],而关于RDW与肾功能的关系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RDW与血肌酐浓度的观察,以探讨RDW与肾功能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二者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杨文 常艳 于晓红 张春燕 王玉柱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肾功能损害 颈动脉粥样硬化 RDW 远期预后 2型糖尿病合并空泡蝶鞍1例 2009年 患者男,67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低钠2年入院。2年前由于恶心、呕吐住院治疗,有低钠血症,血钠当时最低为107mmol/L,曾出现淡漠昏迷。经制酸补液、补充浓氯化钠后好转自动出院。 路聪哲 常艳 于晓红关键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寿比山 蝶鞍 蝶骨 植物状态并发急性心肌梗死4例分析 2011年 现将近3 a来在我科住院的植物状态并发急性心肌梗死4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89岁。2004年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呈植物状态,一直在我科维持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服用降压、降糖药物。无冠心病史,未服用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2009-12-17出现少尿、四肢水肿、呼吸急促,心率升至110次/min左右。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mV,化验心肌酶升高,考虑前壁心肌梗死, 常艳 杨文 李燕玲 王玉柱关键词:持续植物人状态 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研究探讨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加重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急性加重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氨溴索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84例。空白对照组给予给予COPD基础治疗,氨溴索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氨溴索组基础上加用倍氯米松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77/84),高于氨溴索组为80.95%(68/84),且高于空白对照组为72.62%(61/8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均高于氨溴索组,且高于空白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O2)、氧合指数(OI)水平高于氨溴索组,而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氨溴索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氨溴索组患者,且低于空白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氨溴索组、空白对照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0%(11/84)、8.33%(7/84)、5.95%(5/8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路聪哲 陈洪 常艳 伏婷婷 任冰稳 翟鑫 王吉 张宝和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倍氯米松 氨溴索 肺功能 血气指标 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T2DM患者和58例健康对照(NC)的血清visfatin水平,同时测定血压、血脂、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FPG、FIns水平,计算腰臀比(WHR)、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且分析以上各指标与visfatin的关系。结果Visfatin水平在T2DM组显著高于NC组(P<0.01),其水平与WHR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BMI在T2DM组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在NC组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BP-4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sfatin的表达可能在T2DM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马学斌 马骢 姚合斌 张雅芳 刘敏 常艳关键词:2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素 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胆碱能神经细胞 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 4 (BMP4 )在体外对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 (NSCs)的胆碱能诱导分化效应。将从两月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域分离的细胞 ,培养于含EGF和bFGF的DMEM/F12培养液中 ,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 ,并行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 4h后 ,一半细胞改换成含有BMP4的培养液培养作为实验组 ,另一半细胞继续用原培养液培养作为对照组。在培养第 8天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观察培养细胞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实验组呈ChAT阳性的细胞较多 ,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具有神经元的形态特征 ;对照组呈ChAT阳性的细胞较少 ,发出的荧光较弱。另外行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 ,检测NSCs的分化、结果表明实验组有 16 %的细胞呈ChAT阳性 ,而对照组只有约 7%。由此认为BMP4具有诱导NSCs分化成具有胆碱能特性的细胞的功能。 常艳 薛毅珑 潘静坤 田磊 高宇红 郭水龙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 神经干细胞 胆碱能 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体内外诱导成年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细胞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是否具有诱导成年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s)向胆碱能细胞分化的效应。方法将从两月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域分离的细胞培养于含EGF、bFGF的DMEM/F12培养液中,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并行Nestin细胞化学染色,24h后换成含有BMP4的培养液,培养8d时,行ChAT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行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NSCs分化。以脑立体定位术给成年大鼠右侧海马齿状回内注射BMP4或生理盐水0.5μL;14d后取大鼠脑组织切片,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图像分析仪测量ChAT阳性细胞总面积。结果分离出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的细胞约48%为Nestin阳性的NSCs。培养8d时,光镜下见加BMP4组约34%的细胞呈神经元形态特征;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见呈较强绿色荧光的ChAT阳性细胞较多;FITC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到16%的细胞呈ChAT阳性。而未加BMP4组呈ChAT阳性的细胞约7%,明显少于加BMP4组,且荧光较弱。给大鼠海马齿状回区脑组织中注射BMP4后14d时,可见该区细胞出现较高的胆碱能表达。结论 BMP4可在体外培养及体内注射条件下诱导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细胞分化。 常艳 杨文 于晓红 潘静坤 田磊 薛毅珑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 神经干细胞 胆碱能